一种可调的灌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77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的灌装机,包括灌装平台、星轮盘、升降架、水平导轨、升降气缸、喷头、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所述灌装平台顶面转动连接所述星轮盘,所述灌装平台上设置有限位架用于包围所述星轮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架、升降导轨、水平导轨与升降气缸,如此可调节喷头与升降气缸的水平位置与高度位置,从而使喷头可精确对准灌装工位对应的中转槽,以精准向中转槽内的溶液瓶进行灌装,同时还能适应不同规格的溶液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的灌装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的灌装机。
技术介绍
在化学用品的生产中,需要将药剂进行灌装、上阀、压盖等才可出厂,其中在进行灌装时,由于药剂自己结构、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喷头总会出现堵塞现象,如此会使溶液瓶无法灌装,从而导致空载的溶液瓶进入后续的上阀、压盖工序,影响后续的加工;同时由于喷头位置、行程固定,使喷头只能加工一个或最多数个规格的溶液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性强的可调的灌装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方案为:一种可调的灌装机,包括灌装平台、星轮盘、升降架、水平导轨、升降气缸、喷头、第一输送带与第二输送带,所述灌装平台顶面转动连接所述星轮盘,所述灌装平台上设置有限位架用于包围所述星轮盘,且所述限位架与星轮盘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星轮盘外侧边开有多个中转槽以供溶液瓶放置,多个所述中转槽环形等间隔分布;所述灌装平台上设置有环形依次分布的上料工位、灌装工位、检测工位与出料工位,其中所述上料工位、灌装工位、检测工位与出料工位分别与部分所述中转槽一一对应,所述上料工位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所述灌装工位正上方设置所述喷头,所述喷头向上连接所述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架竖向设置于所述限位架一侧,同时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升降导轨,所述升降导轨上滑动连接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上设置所述水平导轨,所述水平导轨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水平导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设置所述升降气缸;所述出料工位上设置有推出气缸,所述推出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以限制出料工位对应的中转槽内的溶液瓶进入第二输送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可调,适应性强,本技术通过设置升降架、升降导轨、水平导轨与升降气缸,如此可调节喷头与升降气缸的水平位置与高度位置,从而使喷头可精确对准灌装工位对应的中转槽,以精准向中转槽内的溶液瓶进行灌装,同时还能适应不同规格的溶液瓶;还有,通过设置检测工位与推出气缸,可在检测工位检测出其对应的中转槽内的溶液瓶没有灌装溶剂时,则通过推出气缸防止空载的溶液瓶进入第二输送带,以便于该溶液瓶通过星轮盘的转动,重新移动至灌装工位进行灌装。进一步地,所述星轮盘底面设置有竖向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向下连接有步进电机。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步进电机与转轴,以步进电机带动转轴与星轮盘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星轮盘上设置有转动手轮。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转动手轮,使工作人员通过拧动转动手轮,使星轮盘的中转槽可以在初始位置时恰好对准上料工位、灌装工位、检测工位与出料工位。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架上设置有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竖向延伸,所述升降座与升降螺杆螺纹连接,且所述升降螺杆端部套装有第一手轮。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拧动第一手轮以带动升降座升降。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座上述设置有水平螺杆,所述滑动座与所述水平螺杆螺纹连接,且所述水平螺杆端部套装有第二手轮。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拧动第二手轮,以带动滑动座于水平方向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带的出料端延伸至上料工位内。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将溶液瓶快速准确地输送至上料工位对应的中转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工位上设置有视觉检测头用于检测溶液瓶是否装有溶剂。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送带的进料端延伸至出料工位内。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将出料工位对应的中转槽内的溶液瓶输出至第二输送带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侧视图(未显示限位架)。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其中,1为灌装平台,11为星轮盘,111为中转槽,112为转轴,113为转动手轮,121为升降架,122为升降导轨,123为升降螺杆,124为第一手轮,131为升降座,132为水平导轨,133为水平螺杆,134为第二手轮,141为滑动座,142为升降气缸,143为喷头,15为限位架,16为步进电机,21为上料工位,22为灌装工位,23为检测工位,231为视觉检测头,24为出料工位,241为推出气缸,31为第一输送带,32为第二输送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可调的灌装机,包括灌装平台1、星轮盘11、升降架121、水平导轨132、升降气缸142、喷头143、第一输送带31与第二输送带32,灌装平台1顶面转动连接星轮盘11,灌装平台1上设置有限位架15用于包围星轮盘11,且限位架15与星轮盘11之间留有间隙,星轮盘11外侧边开有多个中转槽111以供溶液瓶放置,多个中转槽111环形等间隔分布;灌装平台1上设置有环形依次分布的上料工位21、灌装工位22、检测工位23与出料工位24,其中上料工位21、灌装工位22、检测工位23与出料工位24分别与部分中转槽111一一对应,上料工位21连接第一输送带31,灌装工位22正上方设置喷头143,喷头143向上连接升降气缸142,升降架121竖向设置于限位架15一侧,同时升降架121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升降导轨122,升降导轨122上滑动连接有升降座131,升降座131上设置水平导轨132,水平导轨132水平方向延伸,且水平导轨13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141,滑动座141上设置升降气缸142;星轮盘11底面设置有竖向延伸的转轴112,转轴112向下连接有步进电机16,星轮盘11上设置有转动手轮113。出料工位24上设置有推出气缸241,推出气缸241的活塞杆伸出以限制出料工位24对应的中转槽111内的溶液瓶进入第二输送带32;第一输送带31的出料端延伸至上料工位21内,检测工位23上设置有视觉检测头231用于检测溶液瓶是否装有溶剂,第二输送带32的进料端延伸至出料工位24内。其中,升降架121上设置有升降螺杆123,升降螺杆123竖向延伸,升降座131与升降螺杆123螺纹连接,且升降螺杆123端部套装有第一手轮124;升降座131上述设置有水平螺杆133,滑动座141与水平螺杆133螺纹连接,且水平螺杆133端部套装有第二手轮134。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工作过程为:首先根据溶液瓶的规格,调节喷头的高度与水平位置,其中,分别拧动第一手轮124与第二手轮134,以带动升降座131、滑动座141升降至设定位置,以及带动滑动座141沿水平方向移动至设定位置,使喷头143与升降气缸142移动至设定位置,此时可启动第一输送带31与第二输送带32,第一输送带31向星轮盘11逐个输送空载的溶液瓶,当单个溶液瓶进入上料工位21对应的中转槽111内后,启动步进电机16,步进电机16带动星轮盘11顺时针转动,直至上料工位21对应的中转槽111移动至灌装工位22,然后启动升降气缸142,升降气缸142带动喷头143下降直至进入溶液瓶内,并对溶液瓶进行灌装。灌装完成后,再次启动步进电机16,使灌装后的溶液瓶移动至检测工位23,检测工位23的视觉检测头231检测溶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的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平台(1)、星轮盘(11)、升降架(121)、水平导轨(132)、升降气缸(142)、喷头(143)、第一输送带(31)与第二输送带(32),所述灌装平台(1)顶面转动连接所述星轮盘(11),所述灌装平台(1)上设置有限位架(15)用于包围所述星轮盘(11),且所述限位架(15)与星轮盘(1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星轮盘(11)外侧边开有多个中转槽(111)以供溶液瓶放置,多个所述中转槽(111)环形等间隔分布;所述灌装平台(1)上设置有环形依次分布的上料工位(21)、灌装工位(22)、检测工位(23)与出料工位(24),其中所述上料工位(21)、灌装工位(22)、检测工位(23)与出料工位(24)分别与部分所述中转槽(111)一一对应,所述上料工位(21)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31),所述灌装工位(22)正上方设置所述喷头(143),所述喷头(143)向上连接所述升降气缸(142),所述升降架(121)竖向设置于所述限位架(15)一侧,同时所述升降架(121)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升降导轨(122),所述升降导轨(122)上滑动连接有升降座(131),所述升降座(131)上设置所述水平导轨(132),所述水平导轨(132)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水平导轨(13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141),所述滑动座(141)上设置所述升降气缸(142);/n所述出料工位(24)上设置有推出气缸(241),所述推出气缸(241)的活塞杆伸出以限制出料工位(24)对应的中转槽(111)内的溶液瓶进入第二输送带(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的灌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灌装平台(1)、星轮盘(11)、升降架(121)、水平导轨(132)、升降气缸(142)、喷头(143)、第一输送带(31)与第二输送带(32),所述灌装平台(1)顶面转动连接所述星轮盘(11),所述灌装平台(1)上设置有限位架(15)用于包围所述星轮盘(11),且所述限位架(15)与星轮盘(1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星轮盘(11)外侧边开有多个中转槽(111)以供溶液瓶放置,多个所述中转槽(111)环形等间隔分布;所述灌装平台(1)上设置有环形依次分布的上料工位(21)、灌装工位(22)、检测工位(23)与出料工位(24),其中所述上料工位(21)、灌装工位(22)、检测工位(23)与出料工位(24)分别与部分所述中转槽(111)一一对应,所述上料工位(21)连接所述第一输送带(31),所述灌装工位(22)正上方设置所述喷头(143),所述喷头(143)向上连接所述升降气缸(142),所述升降架(121)竖向设置于所述限位架(15)一侧,同时所述升降架(121)上设置有竖向延伸的升降导轨(122),所述升降导轨(122)上滑动连接有升降座(131),所述升降座(131)上设置所述水平导轨(132),所述水平导轨(132)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水平导轨(13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座(141),所述滑动座(141)上设置所述升降气缸(142);
所述出料工位(24)上设置有推出气缸(241),所述推出气缸(241)的活塞杆伸出以限制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国清赖永清余月贵王莉莉胡彩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优贝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