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化液自动灌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2722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化液自动灌装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自动灌装技术领域。通过一体输送灌封装置、下料转运装置均安装在机座上,来料传输装置包括重力输送滑道、平移输送滑块、平移导向轨板和灌装位校正机构,来料装置传输焊接完成后的空湿化瓶,同时实现灌装位校正,一体输送灌封装置包括滑块翻转台、移动式灌装机和侧顶盖压紧机构,一体式输送灌封装置实现湿化液的灌装和封口,下料转运装置包括下料工位瓶身托举机构和下料工位抓取转运机构,解决了湿化液传统灌装用肉眼识别灌装液体量,对湿化液的量控制不准确,人工操作体力强度大,且人员接触对于产品的无菌可能产生影响,从而给临床患者带来感染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化液自动灌装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自动灌装
,具体为一种湿化液自动灌装设备。
技术介绍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脑力和体力消耗增大,尤其是脑力劳动者,由于大脑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极易造成大脑缺氧,细胞缺乏内源氧,出现头昏胸闷、疲惫嗜睡、反应迟钝、精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吸氧用于纠正缺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的水平,促进代谢,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临床缺氧症状不明显者,也可能存在着氧债,也可能微循环代谢异常,因而可能需要吸氧。如某些外科手术前后病人、大出血休克病人、胎心音不良或分娩时产程过长等病人等。高纯度的氧气吸入人体前需要一定的湿化,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湿化液也有了相应的卫生标准,在医疗器械领域出现了配湿化瓶的一体式吸氧装置。湿化液传统灌装用肉眼识别灌装液体量,对湿化液的量控制不准确,人工操作体力强度大,且人员接触对于产品的无菌可能产生影响,从而给临床患者带来感染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湿化液自动灌装设备,解决了湿化液传统灌装用肉眼识别灌装液体量,对湿化液的量控制不准确,人工操作体力强度大,且人员接触对于产品的无菌可能产生影响,从而给临床患者带来感染风险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湿化液自动灌装设备,包括机座、来料传输装置、一体输送灌封装置和下料转运装置,所述来料传输装置、一体输送灌封装置、下料转运装置均安装在机座上。优选的,所述来料传输装置包括重力输送滑道、平移输送滑块、平移导向轨板和灌装位校正机构。优选的,所述一体输送灌封装置包括滑块翻转台、移动式灌装机和侧顶盖压紧机构。优选的,所述下料转运装置包括下料工位瓶身托举机构和下料工位抓取转运机构。优选的,所述滑块翻转台包括滑块和瓶身固定装置。优选的,整体设备从重力输送滑道的一侧从左往右依次布置为重力输送滑道、灌装位校正机构、滑块翻转台、侧顶盖压紧机构和下料工位抓取转运机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湿化液自动灌装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一种湿化液自动灌装设备,通过来料传输装置、一体输送灌封装置、下料转运装置均安装在机座上,来料传输装置包括重力输送滑道、平移输送滑块、平移导向轨板和灌装位校正机构,来料装置传输焊接完成后的空湿化瓶,同时实现灌装位校正,一体输送灌封装置包括滑块翻转台、移动式灌装机和侧顶盖压紧机构,一体式输送灌封装置实现湿化液的灌装和封口,下料转运装置包括下料工位瓶身托举机构和下料工位抓取转运机构,滑块翻转台包括滑块和瓶身固定装置,解决了湿化液传统灌装用肉眼识别灌装液体量,对湿化液的量控制不准确,人工操作体力强度大,且人员接触对于产品的无菌可能产生影响,从而给临床患者带来感染风险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上侧结构示意图。图中:1、重力输送滑道;2、平移输送滑块;3、平移导向轨板;4、灌装位校正机构;5、滑块翻转台;6、移动式灌装机;7、侧顶盖压紧机构;8、下料工位瓶身托举机构;9、下料工位抓取转运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湿化液自动灌装设备,包括机座、来料传输装置、一体输送灌封装置和下料转运装置,来料传输装置、一体输送灌封装置、下料转运装置均安装在机座上,来料传输装置包括重力输送滑道1、平移输送滑块2、平移导向轨板3和灌装位校正机构4,来料装置传输焊接完成后的空湿化瓶,同时实现灌装位校正,一体输送灌封装置包括滑块翻转台5、移动式灌装机6和侧顶盖压紧机构7,一体式输送灌封装置实现湿化液的灌装和封口,下料转运装置包括下料工位瓶身托举机构8和下料工位抓取转运机构9,滑块翻转台5包括滑块和瓶身固定装置,整体设备从1的一侧从左往右依次布置为重力输送滑道1、灌装位校正机构4、滑块翻转台5、侧顶盖压紧机构7和下料工位抓取转运机构9。在本实施例中,重力输送滑道1:空瓶落入滑块内腔后,经后方滑块推挤,每个滑块依次向前进行间歇移动(间歇移动距离为1/2单滑块长度);灌装位校正机构4:平移滑块经步进间歇运动,经过两侧固定拨杆,将瓶身侧面灌装口拨动旋转至平行于移动方向;经过国定拨杆的初步位置调整,在经过调整转杆的进一步旋转拨动,将所有空瓶侧面灌装口调整至预定位置;当4组滑块(8个预备灌装空瓶)全都经过校正机构调整之后,将此4组滑块由推杆机构一并推入至(B-5)滑块翻转台,进入灌装工序;移动式灌装机6:4组滑块(8个预备灌装空瓶)进入滑块翻转台5,上部两组瓶身固定装置下压,分别压紧固定4个空瓶;翻转滑台带着4组滑块一起旋转,将被固定的湿化瓶上的侧面灌装口转动至指定灌装位停止;灌装机灌注机构前移对湿化瓶进行灌装,灌装机通过程序设定灌装液体积;滑块翻转台5和侧顶盖压紧机构7:灌装完成,滑块翻转台反向旋转回正;另一侧放置的侧盖密封装置开始对前2组滑块(4个湿化瓶)进行侧盖密封;瓶身固定装置上移复位,4组滑块(8个已灌装湿化瓶)继续推进前移2组滑块距离后停止;瓶身固定装置下压固定后2组滑块上的瓶身,侧盖密封装置继续对后2组滑块(4个湿化瓶)进行侧盖密封;下料工位瓶身托举机构8和下料工位抓取转运机构9:顶盖密封完成后,4组滑块继续前移到下料工位停止,导向轨板下部设置的瓶身托举机构运行,将此灌装封盖完成的8个湿化瓶一起上推至抓取下料位置停止,湿化瓶经非标专制夹具及机械手进行下料转运。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化液自动灌装设备,包括机座、来料传输装置、一体输送灌封装置和下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料传输装置、一体输送灌封装置、下料转运装置均安装在机座上;/n整体设备从重力输送滑道(1)的一侧从左往右依次布置为重力输送滑道(1)、灌装位校正机构(4)、滑块翻转台(5)、侧顶盖压紧机构(7)和下料工位抓取转运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化液自动灌装设备,包括机座、来料传输装置、一体输送灌封装置和下料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料传输装置、一体输送灌封装置、下料转运装置均安装在机座上;
整体设备从重力输送滑道(1)的一侧从左往右依次布置为重力输送滑道(1)、灌装位校正机构(4)、滑块翻转台(5)、侧顶盖压紧机构(7)和下料工位抓取转运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化液自动灌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来料传输装置包括重力输送滑道(1)、平移输送滑块(2)、平移导向轨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其玉夏南卫培阮婷倪达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智迅创源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