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安全岛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250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1 23:1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道路安全岛,包括基础部和防护部,基础部为环形框架结构,包括多个支承件、至少一个支撑件和多个连接件,连接件上开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孔,支撑件和连接件分别与支承件可拆卸连接,防护部包括至少一个防护岛头和多个防护柱,防护岛头可拆卸套接于支撑件的上端部,防护柱的下端部可拆卸插接于第一安装孔内;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道路安全岛施工方法。本申请提供的道路安全岛及其施工方法由于支承件、支撑件、连接件、防护岛头和防护柱可以在工厂完成预制,施工现场实现快速组装,施工时只需在道路上挖出与基础部的形状尺寸相匹配的凹坑即可,从而解决了现有的道路安全岛施工效率低下及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过多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路安全岛及其施工方法
本申请属于被动安全防护装置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道路安全岛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车辆保有量不断提高,城市道路遭遇巨大挑战,为了提高车辆的通行效率,城市道路上大量使用安全岛。道路安全岛是一种设置在往返车行道之间,供行人横穿道路时临时停留的地方,道路安全岛一般分为渠化岛和二次过街岛。在道路安全岛区域设置防护装置,可以保护岛内行人的安全。目前,现有的道路安全岛主要分为围栏式、立柱式、石墩式、组合式、大型墩式和标线式等等,其共同点是:具有隔离功能、警示功能,采用刚性止挡的方式来防止肇事车辆冲入安全岛内,但是,同样存在着刚性止挡容易造成肇事车辆的司乘人员人身伤害、施工效率低下阻碍交通、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过多阻碍行人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安全岛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解决现有的道路安全岛施工效率低下及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过多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道路安全岛,包括:基础部,为环形框架结构,所述基础部包括多个支承件、至少一个支撑件和多个连接件,所述支承件水平设置,所述支撑件竖直设置,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撑件和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支承件可拆卸连接;以及防护部,所述防护部包括至少一个防护岛头和多个防护柱,所述防护岛头可拆卸套接于所述支撑件的上端部,所述防护柱的下端部可拆卸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道路安全岛完成安装后,所述支承件、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部和所述连接件埋藏于道路地平线以下,所述防护岛头和所述防护柱的上端部露出于道路地平线以上。可选地,所述支承件的两个端壁、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部和所述连接件的至少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螺栓穿设的通孔。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孔;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及四个侧板,沿周向设置,所述侧板的相对两端分别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侧板上开设有所述通孔。可选地,所述基础部包括:多个第一支承件,用于连接所述支撑件和所述连接件或者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件;以及多个第二支承件,用于与所述支撑件和/或所述第一支承件和/或另外的所述第二支承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承件的两个端壁、所述第二支承件的本体和所述第二支承件的两个端壁上分别开设有所述通孔。可选地,靠近所述支撑件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件的间距小于远离所述支撑件一侧的相邻两个所述连接件的间距。可选地,所述防护岛头包括:吸能元件,为多胞吸能材料件或多孔固体材料件,所述吸能元件的中部开设有供所述支撑件插接的第二安装孔。可选地,所述防护岛头还包括:第一弹性体,为筒状结构,套设于所述吸能元件的外侧;和/或第一蒙皮,包裹于所述吸能元件的外侧。可选地,所述防护柱包括:柱体,为中空的圆管件,所述柱体内部填充有混凝土;第二弹性体,为筒状结构,所述第二弹性体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柱体的上端部;以及盖体,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柱体的顶端,用于限止所述第二弹性体脱离所述柱体。可选地,所述防护柱还包括:定位件,套设于所述柱体的中部,用于限定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安装高度;和/或第二蒙皮,包裹于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外侧。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道路安全岛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支承件、支撑件和连接件组装成基础部;S2、将防护岛头套接于所述支撑件的上端部和将防护柱插接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安装孔内;S3、在道路的往返车行道之间挖掘出水平投影形状与所述基础部的水平投影形状相匹配、深度大于所述连接件的高度的凹坑;S4、将所述基础部放入所述凹坑内;S5、将步骤S3挖掘出来的泥土回填到所述凹坑内,并夯实路面。本申请提供的道路安全岛及其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支承件、支撑件、连接件、防护岛头和防护柱可以在工厂完成预制,然后在施工现场实现快速组装,施工时只需在道路上挖出与基础部的形状尺寸相匹配的凹坑即可,无需根据防护岛头和防护柱的设计在多个位置挖出多种尺寸和多个数量的凹坑来,并且从道路上挖出的泥土最后用于回填凹坑,无需现场浇筑混凝土,有效地减少了施工工程中辅助设施的数量,从而解决了现有的道路安全岛施工效率低下及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过多的技术问题,有利于降低道路安全岛的工程成本、提升道路安全岛的工程效率;并且由于支承件、支撑件、连接件、防护岛头和防护柱采用标准模块化结构形式,全部为预制结构,无需施工养护期,发生碰撞事故造成道路安全岛损坏后,只需更换已损坏的部件即可,维修周期短,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道路安全岛的维修对交通通行的阻碍;而且由于基础部采用了整体环形框架结构形式,在安装防护岛头和防护柱的位置预留安装接口,使得防护岛头、防护柱与基础部可以有效地连接为整体,从而共同提供冲击抗力,可以解决独立基础设计的岛头或防撞柱容易倾覆至岛内危及行人安全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道路安全岛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道路安全岛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的道路安全岛的主视示意图;图4为图2的道路安全岛的主视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道路安全岛的局部分解示意图;图6为图1的道路安全岛的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护岛头的纵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护岛头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柱的纵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道路安全岛施工方法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道路安全岛施工方法的工作流程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道路安全岛、2—道路、10—基础部、20—防护部、30—混凝土、11—支承件、12—支撑件、13—连接件、14—加强件、21—防护岛头、22—防护柱、100—通孔、111—第一支承件、112—第二支承件、130—第一安装孔、131—顶板、132—底板、133—侧板、200—凹坑、210—第二安装孔、211—吸能元件、212—第一蒙皮、213—第一弹性体、221—柱体、222—第二弹性体、223—盖体、224—第二蒙皮、225—定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安全岛,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础部,为环形框架结构,所述基础部包括多个支承件、至少一个支撑件和多个连接件,所述支承件水平设置,所述支撑件竖直设置,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撑件和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支承件可拆卸连接;以及/n防护部,所述防护部包括至少一个防护岛头和多个防护柱,所述防护岛头可拆卸套接于所述支撑件的上端部,所述防护柱的下端部可拆卸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n所述道路安全岛完成安装后,所述支承件、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部和所述连接件埋藏于道路地平线以下,所述防护岛头和所述防护柱的上端部露出于道路地平线以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安全岛,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础部,为环形框架结构,所述基础部包括多个支承件、至少一个支撑件和多个连接件,所述支承件水平设置,所述支撑件竖直设置,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撑件和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支承件可拆卸连接;以及
防护部,所述防护部包括至少一个防护岛头和多个防护柱,所述防护岛头可拆卸套接于所述支撑件的上端部,所述防护柱的下端部可拆卸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
所述道路安全岛完成安装后,所述支承件、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部和所述连接件埋藏于道路地平线以下,所述防护岛头和所述防护柱的上端部露出于道路地平线以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安全岛,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件的两个端壁、所述支撑件的下端部和所述连接件的至少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供螺栓穿设的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安全岛,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所述第一安装孔;
底板,与所述顶板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及
四个侧板,沿周向设置,所述侧板的相对两端分别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侧板上开设有所述通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安全岛,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部包括:
多个第一支承件,用于连接所述支撑件和所述连接件或者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件;以及
多个第二支承件,用于与所述支撑件和/或所述第一支承件和/或另外的所述第二支承件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支承件的两个端壁、所述第二支承件的本体和所述第二支承件的两个端壁上分别开设有所述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安全岛,其特征在于: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支旭东王永辉范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