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6342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8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印制电路板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参照产品孔分布情况,将密集孔位置的铜使用数控机床控深锣出凹槽;根据孔与铜板的连接情况,对铜板进行预钻实现铜板与金属孔的隔离要求;使用高含胶量半固化片填胶的方式将盲槽和预钻孔填满,将芯板与铜板压合形成背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对于≥1.0mm的铜板,可避免钻小孔时因铜厚太厚无法钻穿、断刀问题,解决≥1.0m铜板与过孔相互连接或隔离的设计及制作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印制电路板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PCB背板,也称为主板,背板的主要任务是携带子板并将功率分配给功能器件,以便实现电气连接和信号传输。其特点为高厚径比、高密度布线、尺寸大、厚度大、含特殊的背钻、埋铜工艺;而部分背板使用的功率较大,运行所产生的热量多且不易散发,从而使得PCB板温升增高、整机性能下降、频率漂移、及噪声增大等可靠性缺陷,特别在大功率及大载流模块中,局部过热致使失效的缺陷尤为明显,因此具备大载流、高散热性能的背板产品逐渐成为刚需。目前行业内有如下几点制作工艺具备大载流,高散热的特点。厚铜背板:在大功率层使用厚铜芯板,采用COER结构和COER结构,COER结构与COER结构之间使用多张半固化片,一次或多次压合成型,如图8所示;埋铜块背板:由于小孔在铜块上难制作的问题,只在大功率器件/线路旁设计半埋/全埋铜块,经一次或多次压合成型,如图9所示。但是,现有厚铜背板在压合时内层铜厚太厚,层与层之间所需的半固化片太多容易出现层间错位,填胶不足空洞等品质问题,且6OZ以上的含铜基板在市场上应用较少,价格昂贵,铜厚越厚越难找到所匹配的材料;局部埋铜的方式工艺流程复杂,局限性大,且造价成本高。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1)现有厚铜背板在压合时内层铜厚太厚,层与层之间所需的半固化片太多容易出现层间错位,填胶不足空洞等品质问题,且6OZ以上的含铜基板在市场上应用较少,价格昂贵,铜厚越厚越难找到所匹配的材料。(2)现有局部埋铜的方式工艺流程复杂,局限性大,且造价成本高。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1)为满足层间的填胶,必须使用更多的半固化片,容易造成层间错位,此类型结构设计无法通过减少半固化片的使用来解决错位的问题。(2)局部满足埋铜方式关键技术在于铜块的买入后溢胶的处理,在铜块边缘的胶难以一次使用机器或者药水处理干净,还需要人工进行检查和修整,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人工修整时容易破坏产品,这是无法避免的。(3)对于≥1.0mm的铜板,无法制作小孔。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避免了铜板与芯板之间填胶不足的风险,免去了使用多张半固化片压合带来的层偏错位问题;同时实现了铜板上制作小孔,避免了局部埋铜设计上余胶难以清除了问题,同时整板嵌铜在散热性能方面更优于局部埋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参照产品孔分布情况,将密集孔位置的铜使用数控机床控深锣出凹槽;步骤二、根据孔与铜板的连接情况,对铜板进行预钻实现铜板与金属孔的隔离要求;步骤三、使用高含胶量半固化片填胶的方式将盲槽和预钻孔填满,将芯板与铜板压合形成背板。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中,残留厚度50-150um,单孔位置采用加大孔控深钻,残留厚度50-150um,控深钻孔比孔径大0.6mm。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中,需要根据图纸要求正常设计芯板线路,采用LDI制作;根据产品图纸,对过孔上的铜板进行预处理。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产品图纸,对过孔上的铜板进行预处理包括:(1)采用芯板涨缩将密集孔位置采用常规控深锣槽方式锣出盲槽,残留厚度50-150um;(2)单孔且与铜板相连的位置采用加大孔控深钻方式钻出,残留厚度50-150um;(3)对于≤0.8mm且不与铜板导通的孔直接使用比过孔孔径大0.6mm的钻刀直接钻穿。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大孔控深钻方式为:先用130°的钻刀分两次钻孔,再用同等大小180°平角刀修整。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二中,预钻孔比孔径大0.6mm。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二中,使用无纺半固化片和FR-4不含铜基板将盲槽和预钻孔经过压合填平。在一个实施例中,实施压合填平的方法包括:(1)将高温PI胶带按照处理后的铜板的盲槽、盲孔、通孔进行开窗处理,开窗大小比铜板上的盲槽、盲孔、通孔单边大0.5mm;(2)将开窗的高温PI胶带贴在铜板两面;(3)将无纺半固化片与铜板进行压合,若盲槽较大,则可使用带玻纤半固化和不含铜FR-4基板压合填充盲槽,然后撕掉PI高温胶带。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三中,使用陶瓷磨板机将表面溢出和残留的树脂磨平,与芯板压合形成多层板,根据涨缩值出钻孔钻带生产。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1、对于≥1.0mm的铜板,可避免钻小孔时因铜厚太厚无法钻穿、断刀等问题。2、解决了≥1.0m铜板与过孔相互连接或隔离的设计及制作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铜板凹槽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控深钻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铜板处理后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铜板上贴高温胶带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盲槽、盲孔、通孔填胶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铜板与芯板压合后钻孔示意图。图8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厚铜背板示意图。图9是现有技术提供的埋铜背板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参照产品孔分布情况,将密集孔位置的铜使用数控机床控深锣出凹槽,残留厚度50-150um,单孔位置则采用加大孔控深钻,残留厚度50-150um,控深钻孔比孔径大0.6mm;根据孔与铜板的连接情况,对铜板进行预钻实现铜板与金属孔的隔离要求,预钻孔比孔径大0.6mm;再使用高含胶量半固化片填胶的方式将镂空位置填满,将芯板与铜板压合形成背板。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参照产品孔分布情况,将密集孔位置的铜使用数控机床控深锣出凹槽;S102、根据孔与铜板的连接情况,对铜板进行预钻实现铜板与金属孔的隔离要求;S103、使用高含胶量半固化片填胶的方式将盲槽和预钻孔填满,将芯板与铜板压合形成背板。根据图纸要求正常设计芯板线路,采用LDI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参照产品孔分布情况,将密集孔位置的铜使用数控机床控深锣出凹槽;/n步骤二、根据孔与铜板的连接情况,对铜板进行预钻实现铜板与金属孔的隔离要求;/n步骤三、使用高含胶量半固化片填胶的方式将盲槽和预钻孔填满,将芯板与铜板压合形成背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参照产品孔分布情况,将密集孔位置的铜使用数控机床控深锣出凹槽;
步骤二、根据孔与铜板的连接情况,对铜板进行预钻实现铜板与金属孔的隔离要求;
步骤三、使用高含胶量半固化片填胶的方式将盲槽和预钻孔填满,将芯板与铜板压合形成背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残留厚度50-150um,单孔位置采用加大孔控深钻,残留厚度50-150um,控深钻孔比孔径大0.6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需要根据图纸要求正常设计芯板线路,采用LDI制作;根据产品图纸,对过孔上的铜板进行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入大铜板背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产品图纸,对过孔上的铜板进行预处理包括:
(1)采用芯板涨缩将密集孔位置采用常规控深锣槽方式锣出盲槽,残留厚度50-150um;
(2)单孔且与铜板相连的位置采用加大孔控深钻方式钻出,残留厚度50-150um;
(3)对于≤0.8mm且不与铜板导通的孔直接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玖吴传亮常玉兵余条龙周建军安国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深联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