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罐电磁阀管路的降噪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57068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25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罐电磁阀管路的降噪装置及汽车,降噪装置包括隔振管夹,隔振管夹包括管夹支架和隔振橡胶块,管夹支架为一体成型件,包括依次并列排布的橡胶块容置架、车身连接架和制动管连接架;隔振橡胶块上设有脱附管孔和油管孔,脱附管孔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合缝和第二开合缝,橡胶块容置架呈框状,包覆在隔振橡胶块外,橡胶块容置架靠近第二开合缝的一侧由第一勾板和第二勾板扣接而成,并通过第一勾板和第二勾板扣接卡紧隔振橡胶块;车身连接架用于连接车身螺柱;制动管连接架用于卡接制动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减振降噪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碳罐电磁阀工作时产生的气体脉动传递到车身,提高汽车的NVH性能,提升乘客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罐电磁阀管路的降噪装置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碳罐电磁阀管路的降噪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尾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国内外对汽车排放的控制日趋严格,各大车企争相开发“国Ⅵ”排放项目。随着排放物限值要求的提高,为了满足“国Ⅵ”蒸发排放的要求,汽车必需增大燃油系统碳罐脱附量,因此,碳罐电磁阀需要在怠速工况下长时间开启,而碳罐电磁阀长时间的工作会带来长时间的噪声振动,由此引起较大的舒适性(NVH)问题。因此,如何减轻怠速工况下碳罐电磁阀的异响,提高整车舒适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碳罐电磁阀管路的降噪装置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怠速工况下碳罐电磁阀引起的异响,带来整车舒适性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碳罐电磁阀管路的降噪装置,包括隔振管夹,所述隔振管夹包括管夹支架和隔振橡胶块,所述管夹支架为一体成型件,包括依次并列排布的橡胶块容置架、车身连接架和制动管连接架;所述隔振橡胶块上设有脱附管孔和油管孔,所述脱附管孔用于卡接碳罐脱附管,所述油管孔用于卡接油管,所述脱附管孔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合缝和第二开合缝,通过所述第一开合缝连通所述油管孔,通过所述第二开合缝将一侧开口;所述橡胶块容置架呈框状,包覆在所述隔振橡胶块外,所述橡胶块容置架靠近所述第二开合缝的一侧由第一勾板和第二勾板扣接而成,并通过所述第一勾板和所述第二勾板扣接卡紧所述隔振橡胶块;所述车身连接架用于连接车身螺柱;所述制动管连接架用于卡接制动管。根据本技术提出的碳罐电磁阀管路的降噪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简单,减振降噪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碳罐电磁阀工作时产生的气体脉动传递到车身,提高汽车的NVH性能,提升乘客的舒适度,所述管夹支架能够用于连接所述脱碳罐脱附管、所述油管、车身及制动管,其中,通过所述隔振橡胶块与所述橡胶块容置架连接所述脱碳罐脱附管和所述油管,对所述脱碳罐脱附管进行有效减振;(2)所述隔振橡胶块上第一开合缝和第二开合缝的设置,能够非常方便地将所述油管和所述脱碳罐脱附管依次装入所述油管孔和所述脱附管孔内,再通过所述橡胶块容置架将所述隔振橡胶块箍紧,所述橡胶块容置架一侧的第一勾板和第二勾板的扣接设置,便于拆装且能防止脱落,既能通过所述橡胶块容置架一侧的松开,方便置入所述隔振橡胶块,又能通过所述橡胶块容置架的合拢卡紧,将所述隔振橡胶块箍紧在所述橡胶块容置架,并通过挤压作用,增大所述隔振橡胶块与所述脱碳罐脱附管和所述油管的摩擦力,不仅便于所述脱碳罐脱附管和所述油管的卡紧,还能加强对所述脱碳罐脱附管的吸振效果。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碳罐电磁阀管路的降噪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地,所述降噪装置还包括扩张腔消声器,所述扩张腔消声器安装在所述碳罐脱附管上,所述扩张腔消声器两端分别设有一脱附管连接部,并通过所述脱附管连接部连接卡紧在所述碳罐脱附管上,所述脱附管连接部内部设有斜角凸台。进一步地,所述管夹支架为塑料材质。进一步地,所述隔振橡胶块采用EPDM材料,硬度为40。进一步地,所述车身连接架呈矩形框状,一侧设有一螺柱通孔,框内两侧间隔设有若干斜板,所述斜板均斜向所述车身连接架背离所述螺柱通孔的一侧,所述车身螺柱插入所述螺柱通孔,并卡接在所述车身连接架内部两侧所述斜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制动管连接架为弹性支架,所述制动管连接架上设有两对称的制动管孔,两所述制动管孔之间设有一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呈个字形,两所述制动管孔旁侧对称设有一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呈倒勾状,所述制动管挤压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并扣入所述制动管孔内。进一步地,所述隔振橡胶块为矩形块,四角处呈圆弧状。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块容置架为矩形框状,四角处呈圆弧状,内部一侧设有一T形卡凸,所述隔振橡胶块一侧上设有T形卡槽,所述T形卡凸卡接在所述T形卡槽内。进一步地,所述脱附管孔和所述油管孔内侧均间隔设有凸齿。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安装有上述的碳罐电磁阀管路的降噪装置。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隔振管夹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隔振管夹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管夹支架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扩张腔消声器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扩张腔消声器的主视图。附图标记:10、隔振管夹;11、管夹支架;111、橡胶块容置架;1111、第一勾板;1112、第二勾板;1113、T形卡凸;112、车身连接架;1121、螺柱通孔;1122、斜板;113、制动管连接架;1131、制动管孔;1132、第一限位板;1133、第二限位板;12、隔振橡胶块;121、脱附管孔;122、油管孔;123、第一开合缝;124、第二开合缝;20、扩张腔消声器;21、脱附管连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参考图1至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碳罐电磁阀管路的降噪装置,包括隔振管夹10,所述隔振管夹10包括管夹支架11和隔振橡胶块12,所述管夹支架11为一体成型件,包括依次并列排布的橡胶块容置架111、车身连接架112和制动管连接架113;所述隔振橡胶块12上设有脱附管孔121和油管孔122,所述脱附管孔121用于卡接碳罐脱附管,所述油管孔122用于卡接油管,所述脱附管孔121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合缝123和第二开合缝124,通过所述第一开合缝123连通所述油管孔122,通过所述第二开合缝124将一侧开口;所述橡胶块容置架111呈框状,包覆在所述隔振橡胶块12外,所述橡胶块容置架111靠近所述第二开合缝124的一侧由第一勾板1111和第二勾板1112扣接而成,并通过所述第一勾板1111和所述第二勾板1112扣接卡紧所述隔振橡胶块12;所述车身连接架112用于连接车身螺柱;所述制动管连接架113用于卡接制动管。所述降噪装置还包括扩张腔消声器20,所述扩张腔消声器20安装在所述碳罐脱附管上,所述扩张腔消声器20两端分别设有一脱附管连接部21,并通过所述脱附管连接部21连接卡紧在所述碳罐脱附管上,所述脱附管连接部21内部设有斜角凸台。所述碳罐脱附管上所述扩张腔消声器20的设置,能够在所述隔振管夹10的减振基础上,达到双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罐电磁阀管路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振管夹,所述隔振管夹包括管夹支架和隔振橡胶块,所述管夹支架为一体成型件,包括依次并列排布的橡胶块容置架、车身连接架和制动管连接架;/n所述隔振橡胶块上设有脱附管孔和油管孔,所述脱附管孔用于卡接碳罐脱附管,所述油管孔用于卡接油管,所述脱附管孔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合缝和第二开合缝,通过所述第一开合缝连通所述油管孔,通过所述第二开合缝将一侧开口;/n所述橡胶块容置架呈框状,包覆在所述隔振橡胶块外,所述橡胶块容置架靠近所述第二开合缝的一侧由第一勾板和第二勾板扣接而成,并通过所述第一勾板和所述第二勾板扣接卡紧所述隔振橡胶块;/n所述车身连接架用于连接车身螺柱;/n所述制动管连接架用于卡接制动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罐电磁阀管路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隔振管夹,所述隔振管夹包括管夹支架和隔振橡胶块,所述管夹支架为一体成型件,包括依次并列排布的橡胶块容置架、车身连接架和制动管连接架;
所述隔振橡胶块上设有脱附管孔和油管孔,所述脱附管孔用于卡接碳罐脱附管,所述油管孔用于卡接油管,所述脱附管孔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开合缝和第二开合缝,通过所述第一开合缝连通所述油管孔,通过所述第二开合缝将一侧开口;
所述橡胶块容置架呈框状,包覆在所述隔振橡胶块外,所述橡胶块容置架靠近所述第二开合缝的一侧由第一勾板和第二勾板扣接而成,并通过所述第一勾板和所述第二勾板扣接卡紧所述隔振橡胶块;
所述车身连接架用于连接车身螺柱;
所述制动管连接架用于卡接制动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罐电磁阀管路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装置还包括扩张腔消声器,所述扩张腔消声器安装在所述碳罐脱附管上,所述扩张腔消声器两端分别设有一脱附管连接部,并通过所述脱附管连接部连接卡紧在所述碳罐脱附管上,所述脱附管连接部内部设有斜角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罐电磁阀管路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支架为塑料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罐电磁阀管路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橡胶块采用EPDM材料,硬度为4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胜钟秤平段龙杨陈清爽黄超勇艾鸿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