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借助水可提取的颗粒状物质制作饮料的分体式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530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建议一种使用颗粒状的、借助于水可提取的物质(KP)来制作一种饮料、最好是用于制作浓咖啡(Espressokaffee)的分体式容器。在这里,在容器底(7)和物质(KP)之间以及在容器盖(4)与物质(KP)之间布置一设置有大量孔(8,14)的、用于水或者饮料的分配元件或收集元件(2,3)。收集元件(2)和分配元件(3)设置至少一个指向该容器内部的凹槽(10,15),而刺破件(20,21)可以在穿透容器底(7)或者容器盖(4)之后在凹槽(10,15)中延伸。(*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如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一种用借助水可提取的颗粒状物质来制作饮料的分体式容器。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分体式容器已知有多种变型,其中尤其已知用于容纳已磨碎的咖啡的、用于制作浓咖啡的分体式容器。这种分体式容器的根本优点在于,它是不透气的、并且使所容纳的咖啡粉长时间地保持新鲜。为了沏泡容纳在该分体式容器中的咖啡粉,现在主要应用半自动的浓咖啡机,其中该容器用封闭盖向下安装在一容器座中。该容器座随后手动地固定在该咖啡机上,其中该咖啡机在分体式容器座的固定部位上具有一个沸腾销(Bruehdorn),它设置有用于贯穿地引导沸水的径向排出孔,并且在将该容器座固定到咖啡机上时该沸腾销贯穿该容器的底部。该容器座自身在底部设置有大量的布置在一漏水筛条上的凸起。只要沸水导入到该筛网座中并且该容器通过液压超压被压向这些凸起,这些凸起就透入该容器盖中并将其分开。在随后的沏泡过程中沸水经过该沸腾销导入到该容器中,这样沸水在超压的作用下可以贯穿地流过容纳在其中的咖啡粉,并且可以经过在容器盖中的孔排出。新沏泡好的咖啡饮料可以通过该漏水筛条排出,并且在筛网座的下侧经过开口排出。例如由EP0 512470中已知一个带有这样一种装置的咖啡机,用于提取容纳在一容器中的咖啡粉。设置有径向孔的沸腾销的缺点是,与沸水排出有关的沸腾销的横截面由于污染会较快地堵塞。例如咖啡脂肪、咖啡颗粒以及沸水中的钙会成为堵塞的原因。随着沸腾销污染的增加,所沏泡的咖啡饮料的质量也因此下降。从液压的角度看这种沸腾销存在另一个问题是在该容器的内部出现死容积(Totvoluminas),这样部分咖啡粉不能或者仅仅不足量的咖啡粉被沸水提取。所述沸腾销的另一缺点是,该沸腾销留下一较大的刺破孔,尤其是在拔出该沸腾销后提取的咖啡粉会经过该刺破孔排出,该咖啡粉最终会污染咖啡机。当该容器如此装入咖啡机中待穿透的容器后部件垂直地向下延伸,以至于提取出的咖啡粉在拔出沸腾销之后会由于重力向下从该容器中掉落出来,这样尤其会出现咖啡粉污染咖啡机的这个问题。由EP 0 521 188已知另一种用于提取容纳在一容器中的咖啡粉的装置。在这种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设置包括一用于将沸水导入该容器中的沸腾销在内的一水分配网栅,该网栅在其下侧具有用于将容器上侧面打孔的突出的元件。沸水通过该水分配网栅分配到该容器的上侧,并且可以通过在该突出的元件与该容器盖之间的缝隙渗入到该容器的内部。另外由EP0 512 468中已知另一种结构的分体包装,它也适合于容纳已经磨碎的咖啡。这种由一连接材料形成的分体式包装没有过滤器也没有薄弱部位,其中对此确定仅仅在提取液的压力起作用的情况下使提取过程开始后,包装底或者包装盖才张开。这种已知的分体式包装的根本缺点是咖啡机工作需特别费劲,以便使容纳在该分体式包装中的咖啡粉被沸水尽可能均匀地贯穿流过,并且进行全部提取。除此之外,这个仅仅在提取液的压力起作用的情况下使提取过程开始后才张开的分体式包装存在如下危险该容器不是在所有的所希望的位置上张开——也就是穿孔——这样咖啡粉也仅仅被不足量地提取。在这里可以看出另一个缺点穿孔一部分比希望的大,这对于贯穿地流过的沸水并不理想,因为仅仅有一较小的水流阻力来阻碍沸水;除此之外并且存在这样的危险咖啡粉经过一个过大的开口会从该分体式包装中排出,这会污染咖啡机。由EP 1 101 403得出一种饮料过滤容器系统,它设置有一分级的分体式容器。该容器具有多个用于支承一过滤元件或者一透气的薄膜的台阶。饮料粉容纳在该过滤元件和薄膜之间。不但在容器盖和该过滤元件之间、而且在容器底和该薄膜之间保留一空隙,它用于侧面地引入一流入管和一流出管。最后由文献US 2 778 739已知一多部分的分体式容器。这种容器由一个盘形的容器壳体组成,一由金属制成的部件装入到该容器壳体中的下侧面上。其上侧面用一被焊接上去的盖所封闭。该所述部件具有一圆形的外部凹槽和一连接在内侧面上的中央凹槽。该中央凹槽比外部凹槽深,并且可以容纳一刺破件,通过该刺破件可以穿透该容器的底部。该刺破件同时用于引导沸水。该部件具有多个孔,沸水通过它们可以流入该容器的内部。为了穿透该容器盖设置穿透定位销。
技术实现思路
从所述
技术介绍
出发,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改进在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分体式容器,使得容纳在其中的、可提取的物质被水均匀地贯穿流过,并且尽可能好地提取。这个任务用一分体式容器来解决,该容器具有在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提出的特征。通过设置至少一个所述类型的元件,可以确保不依赖于穿透开口的数量和大小而在该分体式容器的每一侧对于用于提取该物质所导入的水进行均匀分配。该分体式容器的其它优选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2至13中限定。最好在该物质的两侧,也就是在容器底和物质之间以及在容器盖与物质之间布置一用于水的分配元件或一收集元件。这除了可均匀地分配水还有以下优点该物质被如此封闭在这两个元件之间,以至于即使该刺破口较大时,该物质也不会经过它们而排出。在容器盖和物质之间装入一元件还有另外的优点,在装入该分配元件后几乎不再有该物质的颗粒从容器中排出,这在焊接容器盖时可以明显地起到正面作用,因为容器边缘很少被颗粒“污染”。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个元件分别设置朝向容器底或者容器盖的压花,这样在每个元件和容器底或者容器盖之间保留用于形成液体通道的自由空间。这种结构特别适于如此布置或设计的分配元件或者收集元件的组合,即一个或者多个刺破件通过容器底或者容器盖可以被引导,而在这里不刺破分配元件或者收集元件。在这样设计的容器中,沸水可以从外部经过制造的刺破口导入到该容器中。如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要求的那样,通过每个元件分别平面地支承在容器底或者容器盖上,还可保证在容器盖和分配元件之间的液体通道保持从外部作用到该容器上的压力。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附图中示出图1分体式容器在一分解示意图中的细节;图2通过一分体式容器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纵截面;图3通过一分体式容器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纵截面;图4通过一分体式容器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纵截面;图5通过一分体式容器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纵截面;图6通过一分体式容器的第五种实施例的纵截面;图7通过该分体式容器沿着图6中的线H-H的横截面;具体实施方式借助于按图1的分解图对该分体式容器的基本构造作进一步地说明。尽管可以在这种类型的分体式容器中容纳根本不同的、借助于水可提取的、用于制作饮料的物质,但下面仅涉及设置咖啡粉以制作普通咖啡或者浓咖啡的分体式容器。从下向上看,该分体式容器由一桶1、一下部的收集元件2、一上部的分配元件3以及一盖4所组成。待容纳在桶1中收集元件2和分配元件3之间的咖啡粉在附图中不可见。不但桶1而且盖4都由一不透气的多层连接薄膜所组成。收集元件2和分配元件3基本上设计为盘形并且最好通过深拉伸而进行制造。向上锥形地稍微扩展的桶1在上部设置有一圈凸缘5,它在桶内侧面上形成一用于支承上部分配元件3的圆环形台阶5a。该桶在上侧具有一圈边缘6,盖4固定在边缘6上。例如可以借助于粘接或者焊接来实现盖4的固定。收集元件2具有大量圆环段结构的压花9,它们以凸出的形式突出于收集元件2的下侧面。当收集元件2安装在桶1中时,压花9立于筒1的底部之上,这样在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使用颗粒状的、借助于水可提取的物质(KP)来制作一种饮料的分体式容器,其中在容器底(7)和物质(KP)之间和/或在容器盖(4)与物质(KP)之间布置一个设置有大量孔(8,14)的元件(2,3),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元件(2、3)分别设计为收集元件或者分配元件,并且它们中的一个和/或两个设置用于形成液体通道(17,18)的压花(9,13),而这些液体通道设计用作分配水或者用作收集饮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E 2002-3-14 10211327.01.使用颗粒状的、借助于水可提取的物质(KP)来制作一种饮料的分体式容器,其中在容器底(7)和物质(KP)之间和/或在容器盖(4)与物质(KP)之间布置一个设置有大量孔(8,14)的元件(2,3),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元件(2、3)分别设计为收集元件或者分配元件,并且它们中的一个和/或两个设置用于形成液体通道(17,18)的压花(9,13),而这些液体通道设计用作分配水或者用作收集饮料。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分体式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元件(2,3)分别设置指向容器底(7)或者容器盖(4)的压花(9,13),这样在每个元件(2,3)与容器底(7)或者容器盖(4)之间留下用于形成液体通道(17,18)的自由空间(17a,18a)。3.根据权利要求2的分体式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流体通道(17,18)的部位上设置用于贯穿地引导流体的孔(8,14)。4.根据前述的任一项权利要求的分体式容器,其特征在于,压花(9,13)这样分布,以致于每个元件(2,3)分别平面地支承在容器底(7)或者容器盖(4)上。5.根据前述的任一项权利要求的分体式容器,其特征在于,流体管路(17、18)从对称轴线出发、径向向外地并环绕对称轴线地延伸。6.根据前述的任一项权利要求的分体式容器,其特征在于,分配元件或者收集元件(2,3)如此布置或者如此设计刺破件(20,2 1)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可以被引导通过容器底(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伦尼希弗里尔
申请(专利权)人:伦尼希弗里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