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作用叶片式真空泵定转子间隙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326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作用叶片式真空泵定转子间隙控制机构,包括基座、叶片泵总成以及下压机构,基座配置为固定叶片泵总成,叶片泵总成包括定子、转子以及定子盖,定子具有一圆形的内腔,转子偏心设置在内腔中并与定子之间存在径向的间隙;下压机构配置为工作时将未用螺栓安装的定子盖压紧在定子上并在不同情况下给定子盖施加相应大小的压力以进行间隙调节,间隙调节完成后,定子盖通过螺丝安装在定子上;相比现有技术而言,使用该机构调整定转子间隙,当测试的产品不合格时,无需拆除螺栓垫片,节省了工时,提供了效率;在保证功能的情况下,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设置位移传感器等仪器,或其他复杂的定位结构;且操作简单、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作用叶片式真空泵定转子间隙控制机构
本技术涉及真空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作用叶片式真空泵定转子间隙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车用单作用叶片式真空泵工作原理为电机轴带动传动套高速转动,并将转速传递至转子,转子转动时甩出叶片,与定子,定子座,定子盖组合成一个吸气、排气循环的工作腔,从而达到抽真空功能。之前该叶片式真空泵定子与转子的间隙控制方法较为简单,基本为手动装配,当装配时如果转子发生径向偏移,将会导致真空泵抽速下降,或者噪音偏高,降低产品合格率,且测试不合格产品需拆除螺栓垫片,浪费工时。CN201920060676.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真空泵间隙调整装置,其在线进行转子和腔体环壁的间隙调整,之后将转子所在的底板、腔体所在的盖板进行固接,其精准实现产品间隙值的调整,提高调整良率,确保产品的稳定生产,且生产效率高。产品输送线上设置有产品托盘,所述产品输送线上设置有间隙调整工位,所述间隙调整工位的对应于所述产品输送线的位置下方设置有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的正上方设置有预压机构、调整机构,所述预压机构、调整机构均集成于立式安装架上,所述立式安装架包括有上板、下板,所述下板上设置有预压机构,所述预压机构包括一组底板预压杆、一组盖板预压杆,所述底板预压杆贯穿所述下板布置后顶部止挡连接有底板预压弹簧的下端;该调整装置结构复杂且成本高,如需要设置高精度的位移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作用叶片式真空泵定转子间隙控制机构,包括基座、叶片泵总成以及下压机构,基座配置为固定叶片泵总成,叶片泵总成包括定子、转子以及定子盖,定子具有一圆形的内腔,转子偏心设置在内腔中并与定子之间存在径向的间隙;下压机构配置为工作时将未用螺栓安装的定子盖压紧在定子上并在不同情况下给定子盖施加相应大小的压力以进行间隙调节,间隙调节完成后,定子盖通过螺丝安装在定子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作用叶片式真空泵定转子间隙控制机构,包括:基座,配置为固定叶片泵总成;叶片泵总成,包括定子、转子以及定子盖,定子具有一圆形的内腔,转子偏心设置在内腔中并与定子之间存在径向的间隙;下压机构,配置为工作时将未用螺栓安装的定子盖压紧在定子上并在不同情况下给定子盖施加相应大小的压力以进行间隙调节,下压机构包括压头,压头沿竖直方向靠近并压紧定子盖,远离定子盖时松开定子盖;间隙调节完成后,定子盖通过螺栓安装在定子上。不同情况分别是预调阶段与测试阶段,它们分别对应压力A与压力B,且压力A<压力B,因为在预调阶段中,下压机构只需保持定子盖与定子能暂时固定不动,使转子转动自调时能稳定工作;而在测试阶段时,下压机构以更大的压力B压住定子盖,此时定子、定子盖等各组件受力状态等同于螺栓将定子盖拧紧与定子上的状态以进行测试。作为优选,所述的下压机构还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的压头与移动组件保持相对固定并且同步移动,移动组件配置为驱动压头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定子盖上方,并驱动压头向下压紧定子盖。移动组件实现了安装叶片泵总成至支撑杆上时不会造成阻碍,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工作时又能驱动压头压紧定子盖。作为优选,所述的移动组件包括伸缩套管以及连接杆,伸缩套管包括可移动的内管以及用于起主体支撑作用的外管,内管滑动设置在外管中;所述的压头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内管的上端转动连接,外管的下端与基座连接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的基座包括配置为主体支撑的支撑母板以及设置在支撑母板上的支撑杆,所述的伸缩套管位于支撑杆旁侧且所述的外管固定设置在支撑母板上。作为优选,所述的叶片泵总成还包括位于转子下方的电机,支撑杆用于固定电机;所述的定、转子布置在电机上方。使用支撑杆支撑并固定叶片泵总成,无需大量的定位或锁定部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操作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机上设有片状的固定座,固定座左右对称开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的支撑杆有两个且两者间距与两个安装孔的间距相同,支撑杆与安装孔插接配合。作为优选,支撑杆包括插接部与支撑部,插接部与所述的安装孔插接配合且支撑部直径大于插接部直径。插接部与安装孔插接配合后,由支撑部对固定座进行支撑。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头由橡胶材料制成。选用橡胶材料制作压头以将对定子盖的损伤减至最小,而且能达到其他刚性材料压紧定子盖时的效果,成本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作用叶片式真空泵定转子间隙控制机构,相比现有技术而言:1、使用该机构进行定转子的间隙调整,当测试的产品不合格时,无需拆除螺栓垫片,节省了工时,提供了效率;在保证功能的情况下,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设置位移传感器等仪器,或其他复杂的定位、固定结构。2、操作简单,预调阶段步骤少,时间短,节省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3、置换性、适用性强,若支撑杆与支撑母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的话,当调整不同规格的叶片泵总成时,只需改变支撑杆间距或更换不同直径的支撑杆以及调整预设的压力A和压力B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该机构工作初始状态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该机构工作初始状态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拿去定子盖时叶片泵总成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下压机构的前视图;图5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下压机构压紧定子盖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下压机构压紧定子盖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在实施例中用螺栓安装定子盖时的剖视图。各附图标记为:基座1;叶片泵总成2;下压机构3;定子4;转子5;定子盖6;内腔7;间隙8;螺栓9;压头10;叶片11;腔室12;电机13;电机轴14;固定座15;安装孔16;支撑母板17;支撑杆18;插接部19;支撑部20;移动组件21;连接杆22;内管24;外管25;竖短杆26;夹紧按钮27;测试开关2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作用叶片式真空泵定转子间隙控制机构,包括基座1、叶片泵总成2以及下压机构3,基座1配置为固定叶片泵总成2,叶片泵总成2包括定子4、转子5以及定子盖6,定子4具有一圆形的内腔7,转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作用叶片式真空泵定转子间隙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配置为固定叶片泵总成;/n叶片泵总成,包括定子、转子以及定子盖,定子具有一圆形的内腔,转子偏心设置在内腔中并与定子之间存在径向的间隙;/n下压机构,配置为工作时将未用螺栓安装的定子盖压紧在定子上并在不同情况下给定子盖施加相应大小的压力以进行间隙调节,下压机构包括压头,压头沿竖直方向靠近并压紧定子盖,远离定子盖时松开定子盖;间隙调节完成后,定子盖通过螺栓安装在定子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作用叶片式真空泵定转子间隙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配置为固定叶片泵总成;
叶片泵总成,包括定子、转子以及定子盖,定子具有一圆形的内腔,转子偏心设置在内腔中并与定子之间存在径向的间隙;
下压机构,配置为工作时将未用螺栓安装的定子盖压紧在定子上并在不同情况下给定子盖施加相应大小的压力以进行间隙调节,下压机构包括压头,压头沿竖直方向靠近并压紧定子盖,远离定子盖时松开定子盖;间隙调节完成后,定子盖通过螺栓安装在定子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作用叶片式真空泵定转子间隙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压机构还包括移动组件,所述的压头与移动组件保持相对固定并且同步移动,移动组件配置为驱动压头从初始位置移动至定子盖上方,并驱动压头向下压紧定子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作用叶片式真空泵定转子间隙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组件包括伸缩套管以及连接杆,伸缩套管包括可移动的内管以及用于起主体支撑作用的外管,内管滑动设置在外管中;所述的压头与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固定,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内管的上端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忠林郦浩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光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