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传动箱集成技术及总体布置方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278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传动箱集成技术及总体布置方案,包括综合传动装置箱体前传动机构、变速机构与转向机构,综合传动装置箱体的前端与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综合传动装置箱体的动力通过两侧输出,综合传动装置箱体的内部传动由前传动机构、变速机构和转向机构三部分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一体化传动箱集成技术及总体布置方案,采用双泵双马达驱动控制技术,实现了转向的连续可调和小半径转向功率循环控制,同时布置方案更先进,集成化程度提高,吨功率可上升至280kW/t,传递功率360kW,综合传动重量1285kg,同时基于双泵双马达驱动的多泵源的复杂液压系统,进行了流量平衡与传动润滑的重新分配,集成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传动箱集成技术及总体布置方案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箱集成技术,特别涉及一体化传动箱集成技术及总体布置方案,属于传动箱总体布置

技术介绍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军用工程机械现己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结构体系,在型号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较大的提高,目前形成了以野战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和保障机械三大门类为主的几十种工程机械装备,品种、规格基本齐全。然而我国目前军用工程机械在机动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自动化程度、信息处理能力、防护能力、可靠性等多个方而,距发达国家军用工程机械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对多用装甲战斗工程车的开发和研制力度不够,外国军队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多用装甲战斗工程车的研究,到20世纪末,主要军事强国都已经形成了系列化装备,能够完成各种条件下的工程保养任务并且将防护能力、综合作业能力、突击能力和伴随保障能力融于一身。而我国多用装甲战斗工程车发展较晚,军用工程机械在很大程度上借用现役履带装甲车辆的底盘,总体来说,目前还没有专门为工程机械研制专用的新型传动装置;(2)军用工程机械的机动和伴随保障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目前现役装配的工程机械与外国军队军用工程机械相比,机动速度普遍较慢,已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在传动系统方面,目前国内大部履带工程车辆都采用机械变速机构辅以二级行星转向机构,传动系统复杂,可靠性相对较差;(3)工程机械的稳定性较差,我国有相当多的工程机械都是由国外引进的工程机械或民用工程机械改装而成,与外国军队军用工程机械相比稳定性相对较差,比如无故障间隔时间短、部分零部件容易损坏、工作性能不稳定等。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在战时尤为凸显,严重制约军队工程保障任务的按时完成,甚至可能贻误战机,造成整个战斗的失利;针对工程机械面临的上述问题,目前我国已开发一种综合传动装置总体变速机构“Ch300”,并形成了系列化的产品,该产品在多种工况下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已定型并大量列装。该传动装置大致可分为前传动、变速机构和转向机构三部分,前传动链由发动机轴输入动力,经液力变矩器与锥齿轮等进入变速机构,前传动可以实现动力传动装置的综合匹配,便于实现自动变速等功能,变速机构主要为三轴定轴式传动,换挡操纵机构采用换挡离合器,控制油压进行换挡,变速动力输出端连接两侧传动机构,由二级行星变速机构进行输出侧挡位的变换从而进行转向操纵。现有技术集成化程度不高,功率密度和吨功率较低,且未实现双泵双马达驱动控制技术及一档低速小半径转向功率循环控制问题,采用传统的二级行星转向装置,一方面加大系统的复杂程度,增加重量与体积,不便于高度集成,另一方面其转向半径无法连续可调,导致车辆转向动力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传动箱集成技术及总体布置方案,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集成化程度不高,功率密度和吨功率较低,且未实现双泵双马达驱动控制技术及一档低速小半径转向功率循环控制问题,采用传统的二级行星转向装置,一方面加大系统的复杂程度,增加重量与体积,不便于高度集成,另一方面其转向半径无法连续可调,导致车辆转向动力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化传动箱集成技术及总体布置方案,包括综合传动装置箱体前传动机构、变速机构与转向机构,所述综合传动装置箱体的前端与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综合传动装置箱体的动力通过两侧输出,所述综合传动装置箱体的内部传动由前传动机构、变速机构和转向机构三部分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传动机构、变速机构和转向机构三部分每一部分都进行相应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布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传动机构总成的外侧布置有安全阀、风扇驱动系统、拖车启动电机和电驱动拖车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变速机构的外侧布置液压泵,通过液压泵实现换挡操纵,所述转向机构的外侧布置双泵马达机构与汇流排,所述双泵马达机构由左转向泵和右转向泵组成,每个液压机构均布置有精滤或粗滤,并由电控盒实现控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综合传动装置箱体的外部分为前箱盖总成、前箱体总成和后箱体总成,所述安全阀与动力输入端布置在前箱盖总成上,动力输入前传动系统后分三部分输出,其中一部分进入变速机构,其中另一部分进入风扇驱动系统,其中另一部分进入液压泵负责操纵、润滑与冷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扇驱动系统与液压泵连接在前箱体右侧,所述拖车启动电机分布在前箱体左侧,液压泵将进口的低压油转化为高压油后,操纵变速机构中的换挡装置实现换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后箱体总成上分布有双侧液压泵马达,在双侧行星汇流排汇流后实现转向半径的连续可调,所述后箱体总成上分布还布置有电控盒,负责对整个液压系统进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体化传动箱集成技术及总体布置方案,采用双泵双马达驱动控制技术,实现了转向的连续可调和小半径转向功率循环控制,同时布置方案更先进,集成化程度提高,吨功率可上升至280kW/t,传递功率360kW,综合传动重量1285kg,同时基于双泵双马达驱动的多泵源的复杂液压系统,进行了流量平衡与传动润滑的重新分配,集成化程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变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双泵马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汇流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综合传动装置箱体;2、双泵马达机构;3、变速机构;4、转向机构;5、前箱盖总成;6、前箱体总成;7、后箱体总成;8、风扇驱动系统;9、汇流排;10、电控盒;11、安全阀;12、左转向泵;13、右转向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体化传动箱集成技术及总体布置方案的技术方案:一体化传动箱集成技术及总体布置方案,包括综合传动装置箱体1前传动机构、变速机构3与转向机构4,综合传动装置箱体1的前端与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综合传动装置箱体1的动力通过两侧输出,综合传动装置箱体1的内部传动由前传动机构、变速机构3和转向机构4三部分组成。前传动机构、变速机构3和转向机构4三部分每一部分都进行相应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布置,前传动机构总成的外侧布置有安全阀11、风扇驱动系统8、拖车启动电机和电驱动拖车泵,变速机构3的外侧布置液压泵,通过液压泵实现换挡操纵,转向机构4的外侧布置双泵马达机构2与汇流排9,双泵马达机构2由左转向泵12和右转向泵13组成,每个液压机构均布置有精滤或粗滤,并由电控盒10实现控制,综合传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传动箱集成技术及总体布置方案,包括综合传动装置箱体(1)前传动机构、变速机构(3)与转向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传动装置箱体(1)的前端与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综合传动装置箱体(1)的动力通过两侧输出,所述综合传动装置箱体(1)的内部传动由前传动机构、变速机构(3)和转向机构(4)三部分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传动箱集成技术及总体布置方案,包括综合传动装置箱体(1)前传动机构、变速机构(3)与转向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传动装置箱体(1)的前端与发动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综合传动装置箱体(1)的动力通过两侧输出,所述综合传动装置箱体(1)的内部传动由前传动机构、变速机构(3)和转向机构(4)三部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传动箱集成技术及总体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动机构、变速机构(3)和转向机构(4)三部分每一部分都进行相应的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传动箱集成技术及总体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动机构总成的外侧布置有安全阀(11)、风扇驱动系统(8)、拖车启动电机和电驱动拖车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传动箱集成技术及总体布置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3)的外侧布置液压泵,通过液压泵实现换挡操纵,所述转向机构(4)的外侧布置双泵马达机构(2)与汇流排(9),所述双泵马达机构(2)由左转向泵(12)和右转向泵(13)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彪郑长松欧阳湘军何春平魏福华魏成思文孟权杜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