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384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5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包括吊运车和控制机构,吊运车包括车架、推手、安装板和行走轮,车架上竖直设置有多个呈多行多列布设的连接杆,车架四周固定安装有吊耳,控制机构包括微控制器、供电模块和驱动电机,微控制器接有参数输入模块、手动开关、确认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接有客户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用于控制吊运车行走的控制机构,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定向轮正反转,从而实现了吊运车的自行走功能,避免了箍筋组需要被多次搬运才能送至吊运点;地面工作人员通过确认模块向高处操作人员发送确认信号,使得高处操作人员可以清晰明白地确认是否可以开始起吊,避免盲猜或者准备另外的通信工具,沟通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
技术介绍
在建筑作业过程中,箍筋主要采用传统料斗进行吊运,将箍筋放置在料斗上,然后通过吊运设备进行吊送。而由于现有的料斗均设置为一底板,需要进行现场加工,如利用绳索将箍筋扎紧在料斗上,而当箍筋吊送至目的地后,还需拆解绳索方能将箍筋卸下来,从而造成装卸箍筋的效率较低,远不能满足工业需求;且在料斗制作时存在场地受限制,加工材料为钢筋及模板,制作起较麻烦,浪费人力,物力,增加了成本。由于现行建筑工地中塔吊安全管理规定,在建筑工地内必须设置箍筋吊装箱,以提高安全系数。实际施工过程箍筋吊装运输过程中存在多种吊法,1、采用吊运箱吊运,存在好装难取,箍筋型号打乱。2、箍筋穿钢丝绳吊运,箍筋容易变形。3、箍筋整捆绑扎吊运,存在安全风险高。而且箍筋自加工车间完成,人工再次倒运至吊装箱,吊至楼层工作面,人工取出再次搬运到工作点,导致施工劳动力的增大。再有吊运过程中,高处操作人员与地面工作人员沟通困难,常常存在吊运箱与吊车并未完全连接已经开始起吊,或吊运箱连接完成迟迟不起吊,造成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用于控制吊运车行走的控制机构,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定向轮正反转,从而实现了吊运车的自行走功能,避免了箍筋组需要被多次搬运才能送至吊运点;地面工作人员通过确认模块向高处操作人员发送确认信号,使得高处操作人员可以清晰明白地确认是否可以开始起吊,避免盲猜或者准备另外的通信工具,沟通效果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运车和用于控制所述吊运车行走的控制机构,所述吊运车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一端的推手、设置在车架底部的安装板和设置在车架底部的行走轮,所述车架上竖直设置有多个连接杆,多个连接杆呈多行多列布设,所述车架四周固定安装有吊耳,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微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供电模块和驱动电机,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入端接有参数输入模块、手动开关、确认模块和用于检测所述供电模块电量的电能计量芯片,所述微控制器的输出端接有电量报警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驱动电机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接有客户端。上述的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杆形成矩形阵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不全相等,列与列之间的距离不全相等。上述的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开设有用于连接连接杆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杆和连接槽可拆卸连接。上述的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伸缩杆。上述的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包括万向轮和与所述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定向轮。上述的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轮具有车轮锁死单元。上述的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模块为按钮、数字键、压力传感器或声控开关。上述的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底部设置有防坠网连接件。上述的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计量芯片为芯片ATT7022B。上述的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为芯片P89V51RD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及使用操作方便。2、本技术具有用于控制吊运车行走的控制机构,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定向轮正反转,从而实现了吊运车的自行走功能,使得箍筋组能被快速便捷的送至吊运点,避免了箍筋组需要被多次搬运才能送至吊运点。3、本技术的控制机构具有确认模块,起吊前,地面工作人员将吊钩与吊耳连接完成,通过确认模块向微控制器发送确认信号,微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确认信号发送给高处操作人员持有的客户端,从而使得高处操作人员可以清晰明白地确认是否可以开始起吊,避免盲猜或者准备另外的通信工具,沟通效果好。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具有用于控制吊运车行走的控制机构,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定向轮正反转,从而实现了吊运车的自行走功能,避免了箍筋组需要被多次搬运才能送至吊运点;地面工作人员通过确认模块向高处操作人员发送确认信号,使得高处操作人员可以清晰明白地确认是否可以开始起吊,避免盲猜或者准备另外的通信工具,沟通效果好。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2—连接杆;3—吊耳;4—供电模块;5—驱动电机;6—手动开关;7—推手;8—万向轮;9—定向轮;10—传动单元;11—微控制器;12—电能计量芯片;13—参数输入模块;14—确认模块;15—电量报警模块;16—无线通信模块;17—客户端;1-1—连接槽;1-2—防坠网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运车和用于控制所述吊运车行走的控制机构,所述吊运车包括车架(1)、设置在车架(1)一端的推手(7)、设置在车架(1)底部的安装板和设置在车架(1)底部的行走轮,所述车架(1)上竖直设置有多个连接杆(2),多个连接杆(2)呈多行多列布设,所述车架(1)四周固定安装有吊耳(3),/n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微控制器(1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供电模块(4)和驱动电机(5),所述微控制器(11)的输入端接有参数输入模块(13)、手动开关(6)、确认模块(14)和用于检测所述供电模块(4)电量的电能计量芯片(12),所述微控制器(11)的输出端接有电量报警模块(15)和无线通信模块(16),所述驱动电机(5)与微控制器(11)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6)接有客户端(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吊运车和用于控制所述吊运车行走的控制机构,所述吊运车包括车架(1)、设置在车架(1)一端的推手(7)、设置在车架(1)底部的安装板和设置在车架(1)底部的行走轮,所述车架(1)上竖直设置有多个连接杆(2),多个连接杆(2)呈多行多列布设,所述车架(1)四周固定安装有吊耳(3),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微控制器(1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供电模块(4)和驱动电机(5),所述微控制器(11)的输入端接有参数输入模块(13)、手动开关(6)、确认模块(14)和用于检测所述供电模块(4)电量的电能计量芯片(12),所述微控制器(11)的输出端接有电量报警模块(15)和无线通信模块(16),所述驱动电机(5)与微控制器(11)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16)接有客户端(1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杆(2)形成矩形阵列,行与行之间的距离不全相等,列与列之间的距离不全相等。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箍筋吊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永志董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