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532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立柱,包括柱身和底座,所述柱身上部安装有行车框架,所述柱身、底座以及行车框架构成组合式结构;所述行车框架为上窄下宽的左右对称结构,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横梁Ⅰ、横梁Ⅱ以及设于横梁Ⅰ与横梁Ⅱ之间的连接梁,所述横梁Ⅰ的两端分别通过对称设置的连接梁与横梁Ⅱ连接;所述横梁Ⅰ下部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板Ⅰ与轨道梁连接,所述横梁Ⅱ下部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设有连接板Ⅰ,所述连接板Ⅰ与柱身顶部的连接板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立柱上的行走框架采用对称结构,会减少受侧向弯矩的影响,减少立柱、轨道梁的变形,保证列车运行平稳性;同时减少立柱、基础的制作材料用量,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立柱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悬挂式单轨交通因其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大、节能、环保、减震、可实现全自动运行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系统为高架结构,轨道系统一般由钢结构的轨道梁、立柱、道岔及连接件等组成。立柱安装在基础上,用以支承轨道梁,列车倒挂运行在轨道梁的下方,道岔用于列车的变道行驶。悬挂式单轨交通的线路分为双线和单线。,立柱和轨道梁之间一般采用销轴或者支座连接,悬臂结构的尺寸应满足车辆宽度限界要求;柱身用于形成高架结构;底座用于和基础之间连接安装;立柱的高度尺寸应满足车辆高度限界要求;悬臂结构、柱身及底座之间通常采用焊接连接;现行的倒L形立柱结构有以下缺点:1、倒L形立柱为悬臂梁结构,在轨道梁载荷、列车载荷等作用下,立柱会承受较大的侧向弯矩,引起立柱较大的变形,导致轨道梁的几何形位发生较大的变化,影响列车运行的平稳性、乘客乘坐的舒适性。2、悬臂结构受力较差,在相同的载荷作用下,立柱、基础的截面相对较大,导致立柱、基础的建设成本相对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立柱,包括柱身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身上部安装有行车框架,所述柱身、底座以及行车框架构成组合式结构;所述行车框架为上窄下宽的左右对称结构,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横梁Ⅰ、横梁Ⅱ以及设于横梁Ⅰ与横梁Ⅱ之间的连接梁,所述横梁Ⅰ的两端分别通过对称设置的连接梁与横梁Ⅱ连接;所述横梁Ⅰ下部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板Ⅰ与轨道梁连接,所述横梁Ⅱ下部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设有连接板Ⅰ,所述连接板Ⅰ与柱身顶部的连接板Ⅱ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用立柱,包括柱身和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身上部安装有行车框架,所述柱身、底座以及行车框架构成组合式结构;所述行车框架为上窄下宽的左右对称结构,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横梁Ⅰ、横梁Ⅱ以及设于横梁Ⅰ与横梁Ⅱ之间的连接梁,所述横梁Ⅰ的两端分别通过对称设置的连接梁与横梁Ⅱ连接;所述横梁Ⅰ下部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安装板Ⅰ与轨道梁连接,所述横梁Ⅱ下部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设有连接板Ⅰ,所述连接板Ⅰ与柱身顶部的连接板Ⅱ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单轨交通用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包括斜梁和竖梁,所述斜梁一端与横梁Ⅰ连接,另一端与竖梁连接,所述竖梁背离斜梁的一端与横梁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单轨交通用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身底部设有连接板Ⅲ,所述连接板Ⅲ与底座顶部的连接板Ⅳ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序勤杨令卢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羿鹏轨道交通开发上海有限公司无锡市轨道建设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