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走机构及换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360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行走机构及换电设备,其中,行走机构包括:主框体;主框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行走驱动轮和至少一个从动轮,行走驱动轮和从动轮均位于相应侧壁的外侧,且从动轮形成为单边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行走机构在主框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行走驱动轮和从动轮,且从动轮形成为单边轮,每一个从动轮可对行走机构在行走轨道上的行走进行单边限位,使得两侧的从动轮的组合与行走轨道之间形成为套与被套的关系,限制行走机构在垂直于行走轨道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移,保证行走机构沿行走轨道行走时不跑偏,同时避免过度定位导致行走机构卡在行走轨道上,保证行走机构沿行走轨道的顺畅行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走机构及换电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换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走机构及换电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持有量越来越多,如何更加便捷的使用电动汽车成为大众的关注点之一。由于电动汽车的固有属性,动力电池需要通过充电桩充电,尽管当前电动汽车的快充技术愈加先进,充电速度也越来越快,但相对于燃油汽车的加油时间来说,仍然需要大量时间。因此通过动力电池快换技术进行能源补给成为当前电动汽车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为实现动力电池的快换,需要换电设备在换电车辆以及动力电池存储区域来回移动,因此如何搭配换电车辆的行走机构成为一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要达到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行走机构及换电设备,用以实现动力电池在换电车辆与动力电池存储区域之间的转移。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走机构,包括:主框体;主框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行走驱动轮和至少一个从动轮,行走驱动轮和从动轮均位于相应侧壁的外侧,且从动轮形成为单边轮。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行走机构,从动轮包括:均形成为圆柱体的轮毂部和限位部,其中,轮毂部和限位部同轴心线设置,限位部的直径大于轮毂部的直径,且限位部设置于轮毂部面向或背向相应侧壁的一侧。具体地,如上所述的行走机构,每一个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从动轮。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行走机构,还包括:与侧壁转动连接的支撑轮,支撑轮设置于行走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或者,支撑轮设置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从动轮之间。具体地,如上所述的行走机构,主框体中设置有一隔板,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侧壁,主框体在隔板的两侧分别形成为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内的行走驱动电机、行走驱动减速器以及行走驱动轴;其中,行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行走驱动减速器连接;行走驱动轴穿过行走驱动减速器以及相对的两个侧壁,与行走驱动轮连接。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换电设备,包括:换电机构、举升机构以及如上所述的行走机构;其中,行走机构的主框体套设于举升机构外侧,且与举升机构连接;换电机构设置于举升机构上,通过举升机构,换电机构可相对于行走机构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优选地,如上所述的换电设备,举升机构包括:底盘、设置于侧壁上的偏心盘以及设置于偏心盘的突出端的支撑滚子;其中,偏心盘通过第一转轴与侧壁转动连接,支撑滚子通过第二转轴与偏心盘转动连接;底盘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支撑滚子对应的升降滑轨,通过支撑滚子设置于升降滑轨内,偏心盘与底盘的外侧壁转动连接。具体地,如上所述的换电设备,举升机构还包括:设置于侧壁上的举升驱动轮和举升传动轮以及设置于主框体内的举升驱动电机、举升驱动减速器和举升驱动轴;其中,第一转轴穿出侧壁与一举升传动轮连接;举升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举升驱动减速器连接;举升驱动轴穿过举升驱动减速器和两个侧壁,与举升驱动轮连接;举升驱动轮通过链条或皮带与举升传动轮连接,且举升传动轮与偏心盘同轴设置。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换电设备,主框体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一导向结构,底盘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导向结构相配合的第二导向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走机构及换电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行走机构在主框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行走驱动轮和从动轮,且从动轮形成为单边轮,每一个从动轮可对行走机构在行走轨道上的行走进行单边限位,使得两侧的从动轮的组合与行走轨道之间形成为套与被套的关系,限制行走机构在垂直于行走轨道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移,保证行走机构沿行走轨道行走时不跑偏,同时避免过度定位导致行走机构卡在行走轨道上,保证行走机构沿行走轨道的顺畅行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从动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换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的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换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6为本技术的换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7为本技术的换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图8为本技术的换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五;图9为本技术的换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六;图10为本技术的换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七。【附图标记说明】100、行走机构;1、主框体;101、隔板;2、行走驱动轮;3、从动轮;301、轮毂部;302、限位部;401、行走驱动电机;402、行走驱动减速器;403、行走驱动轴;200、举升机构;501、底盘;502、偏心盘;503、支撑滚子;504、升降滑轨;505、举升驱动轮;506、举升传动轮;507、举升驱动电机;508、举升驱动减速器;509、举升驱动轴;510、第一导向结构;511、第二导向结构;300、换电机构;601、螺母;602、横移驱动丝杠;603、滑块;604、导向滑轨;605、横移板;606、支撑板;607、传动限位块;608、解锁叉;609、电池包定位U型叉;610、弹性结构;611、调整板;612、调整驱动丝杠;613、开口;614、举升叉;615、举升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参见图1,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走机构100,包括:主框体1;主框体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框体(1);/n所述主框体(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行走驱动轮(2)和至少一个从动轮(3),所述行走驱动轮(2)和所述从动轮(3)均位于相应所述侧壁的外侧,且所述从动轮(3)形成为单边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框体(1);
所述主框体(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行走驱动轮(2)和至少一个从动轮(3),所述行走驱动轮(2)和所述从动轮(3)均位于相应所述侧壁的外侧,且所述从动轮(3)形成为单边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3)包括:均形成为圆柱体的轮毂部(301)和限位部(302),其中,所述轮毂部(301)和所述限位部(302)同轴心线设置,所述限位部(302)的直径大于所述轮毂部(301)的直径,且所述限位部(302)设置于所述轮毂部(301)面向或背向相应所述侧壁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从动轮(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侧壁转动连接的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设置于所述行走驱动轮(2)和所述从动轮(3)之间,或者,所述支撑轮设置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从动轮(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体(1)中设置有一隔板(101),所述隔板(10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侧壁,所述主框体(1)在所述隔板(101)的两侧分别形成为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的行走驱动电机(401)、行走驱动减速器(402)以及行走驱动轴(403);
其中,所述行走驱动电机(401)的输出端与所述行走驱动减速器(402)连接;
所述行走驱动轴(403)穿过所述行走驱动减速器(402)以及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与所述行走驱动轮(2)连接。


7.一种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电机构(300)、举升机构(200)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行走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光
申请(专利权)人: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