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走机构及换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360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行走机构及换电设备,其中,行走机构包括:主框体;主框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行走驱动轮和至少一个从动轮,行走驱动轮和从动轮均位于相应侧壁的外侧,且从动轮形成为单边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行走机构在主框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行走驱动轮和从动轮,且从动轮形成为单边轮,每一个从动轮可对行走机构在行走轨道上的行走进行单边限位,使得两侧的从动轮的组合与行走轨道之间形成为套与被套的关系,限制行走机构在垂直于行走轨道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移,保证行走机构沿行走轨道行走时不跑偏,同时避免过度定位导致行走机构卡在行走轨道上,保证行走机构沿行走轨道的顺畅行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走机构及换电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换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走机构及换电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持有量越来越多,如何更加便捷的使用电动汽车成为大众的关注点之一。由于电动汽车的固有属性,动力电池需要通过充电桩充电,尽管当前电动汽车的快充技术愈加先进,充电速度也越来越快,但相对于燃油汽车的加油时间来说,仍然需要大量时间。因此通过动力电池快换技术进行能源补给成为当前电动汽车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而为实现动力电池的快换,需要换电设备在换电车辆以及动力电池存储区域来回移动,因此如何搭配换电车辆的行走机构成为一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要达到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行走机构及换电设备,用以实现动力电池在换电车辆与动力电池存储区域之间的转移。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走机构,包括:主框体;主框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行走驱动轮和至少一个从动轮,行走驱动轮和从动轮均位于相应侧壁的外侧,且从动轮形成为单边轮。优选地,如上所述的行走机构,从动轮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框体(1);/n所述主框体(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行走驱动轮(2)和至少一个从动轮(3),所述行走驱动轮(2)和所述从动轮(3)均位于相应所述侧壁的外侧,且所述从动轮(3)形成为单边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框体(1);
所述主框体(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行走驱动轮(2)和至少一个从动轮(3),所述行走驱动轮(2)和所述从动轮(3)均位于相应所述侧壁的外侧,且所述从动轮(3)形成为单边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3)包括:均形成为圆柱体的轮毂部(301)和限位部(302),其中,所述轮毂部(301)和所述限位部(302)同轴心线设置,所述限位部(302)的直径大于所述轮毂部(301)的直径,且所述限位部(302)设置于所述轮毂部(301)面向或背向相应所述侧壁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从动轮(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侧壁转动连接的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设置于所述行走驱动轮(2)和所述从动轮(3)之间,或者,所述支撑轮设置于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从动轮(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体(1)中设置有一隔板(101),所述隔板(101)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侧壁,所述主框体(1)在所述隔板(101)的两侧分别形成为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的行走驱动电机(401)、行走驱动减速器(402)以及行走驱动轴(403);
其中,所述行走驱动电机(401)的输出端与所述行走驱动减速器(402)连接;
所述行走驱动轴(403)穿过所述行走驱动减速器(402)以及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壁,与所述行走驱动轮(2)连接。


7.一种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电机构(300)、举升机构(200)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行走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光
申请(专利权)人: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