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涮油装置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1936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件涮油装置结构,包括涮油平台,涮油平台中部设有一油盆;以及涮油转盘,所述涮油转盘中心位置的转轴转动装配,涮油转盘的底部位于所述油盆内,涮油转盘的边缘用于固定机加工件并通过转动将机加工件经过所述油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机加工件涮油时避免了通过工人完全手工涮油造成的低效率低质量的产生,通过工件涮油装置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了企业用人成本,提高了生产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涮油装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工件涮油装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有很多的机械设计制造加工行业,都设计到某些工件以及装配零件在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工件进行涮油工作,多数情况下是防锈,有的是技术要求,而目前很多的机械加工厂家常见的方法是靠工人手工将工件放入油桶中进行涮油,其速度较慢而且质量也不高,并且工人劳动强度较高,制约了公司产能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涮油装置结构,用于实现了工件涮油的效率以及质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件涮油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涮油平台,涮油平台中部设有一油盆;以及涮油转盘,所述涮油转盘中心位置的转轴转动装配,涮油转盘的底部位于所述油盆内,涮油转盘的边缘用于固定机加工件并通过转动将机加工件经过所述油盆。所述涮油转盘的前侧边缘设有若干径向均匀分布的固定杆,固定杆用于固定机加工件设置。所述涮油转盘的转轴与一立柱转动连接,且立柱底端与所述涮油平台连接固定。所述立柱上设有一竖向分布的长条状安装孔,且长条状安装孔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涮油平台边缘还设有与其连接固定的挡板。所述涮油转盘整体为上部朝向后侧、下部朝向前侧的倾斜分布状态,所述涮油平台后侧设有与其连接并平行于所述涮油转盘设置的背板,背板的顶端位于涮油转盘的顶端正下方外侧。所述背板两侧边缘还设有与其连接固定的挡板。所述涮油平台的底部还设有与其连接固定的支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机加工件涮油时避免了通过工人完全手工涮油造成的低效率低质量的产生,通过工件涮油装置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了企业用人成本,提高了生产速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轴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00涮油平台、101油盆、102挡板、103支架、104背板、200涮油转盘、201固定杆、300立柱、301长条状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根据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工件涮油装置结构,包括相互配合作业的涮油平台100和涮油转盘200,其中:所述涮油平台100为一水平分布的平面面板结构,涮油平台100中部设有一油盆101,油盆101整体位于涮油平台100的下部,油盆101的顶部为敞口且其边缘与涮油平台100上对应的开口边缘连接固定,涮油平台100的底部还设有与其连接固定的支架103,支架103为一焊接制成的框架结构,用于在涮油平台100底部对其进行支撑固定使用;所述涮油转盘200为一圆盘,涮油转盘200中心位置的转轴与一立柱300转动连接,且立柱300底端与所述涮油平台100连接固定,使得涮油转盘200整体悬空设置在涮油平台100上部,可以自由转动,涮油转盘200的底部位于所述油盆101内,涮油转盘200的前侧边缘设有若干径向均匀分布的固定杆201,固定杆201垂直于涮油转盘200表面设置,固定杆201外部表面用于固定机加工件,机加工件可以悬挂在固定杆201上,通过转动涮油转盘200可以将机加工件经过所述油盆101完成涮油动作;进一步地,所述立柱300上设有一竖向分布的长条状安装孔301,且长条状安装孔301与所述转轴连接,通过该长条状安装孔301可以将转轴固定在不同的高度上,使得涮油转盘200的装配高度可以进行调整,根据机加工件的大小调节涮油转盘200与油盆101的相对位置,从而保障机加工件可以正常涮油;在上述结构中,机加工件涮油结束后,必然会滴落多余的油液,为了防止油液滴落在底面造成污染,以及防止油液浪费,所述涮油平台100边缘还设有与其连接固定的挡板102,挡板102高于涮油平台100设置,可以形成限位效果;进一步地,为了保障油液滴落后不会落在其它的机加工件上,所述涮油转盘200整体为上部朝向后侧、下部朝向前侧的倾斜分布状态,机加工件之间的竖向位置错开分布,使得机加工件表面的油液滴落后会落在涮油平台100和涮油转盘200表面,同时,所述涮油平台100后侧设有与其连接并平行于所述涮油转盘200设置的背板104,背板104代替了涮油平台100后侧边缘的挡板102,背板104的顶端位于涮油转盘200的顶端正下方外侧,使其整体覆盖了涮油转盘200下部的所有位置,当油液滴落后,会沿背板104向下流动进入油盆101。更进一步地,所述背板104两侧边缘还设有与其连接固定的挡板102,防止油液在背板104两侧滴落在底面上。上述的工件涮油装置结构在使用时,将机加工件根据要求正反面贴平后,放置在固定杆201上,然后转动涮油转盘200,使机加工件全部进入油中,根据工件的具体要求计算其在油中的时间,也可通过转动涮油转盘200观察机加工件的涮油情况,如果涮油均匀且全部覆盖然后将机加工件取下,如果涮油不均匀或者有个别地方涮油不均匀,可重新转动涮油转盘200,使工件再次进入油盆101,使其全部浸入在油液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件涮油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涮油平台,涮油平台中部设有一油盆;以及/n涮油转盘,所述涮油转盘中心位置的转轴转动装配,涮油转盘的底部位于所述油盆内,涮油转盘的边缘用于固定机加工件并通过转动将机加工件经过所述油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涮油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涮油平台,涮油平台中部设有一油盆;以及
涮油转盘,所述涮油转盘中心位置的转轴转动装配,涮油转盘的底部位于所述油盆内,涮油转盘的边缘用于固定机加工件并通过转动将机加工件经过所述油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涮油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涮油转盘的前侧边缘设有若干径向均匀分布的固定杆,固定杆用于固定机加工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涮油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涮油转盘的转轴与一立柱转动连接,且立柱底端与所述涮油平台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涮油装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有一竖向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虎赵建新李辉张文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阿诺达汽车零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