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电机壳体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4086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电机壳体压铸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其包括:上模仁;下模组件,其与所述上模组件相对设置,且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仁;第一滑块抽芯组件,其设于所述上模组件及所述下模组件之间;以及第二滑块抽芯组件,其设于所述上模组件及所述下模组件之间。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其通过在上圆柱成型部的正上方设置上冷却运水,通过在下圆柱成型部的正下方设置下冷却运水,进而通过上冷却运水加强所述上圆柱成型部处的冷却效果,通过下冷却运水加强所述下圆柱成型部处的冷却效果,进而使得局部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从而防止缩孔或疏松的产生,增加工件的合格率。增加工件的合格率。增加工件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量化电机壳体压铸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轻量化电机壳体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模具
中,采用不同结构形式的压铸模具来实现产品的成型是众所周知的。在研究和实现产品的成型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压铸模具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3]首先,由于产品局部壁厚较厚,现有的压铸模具没有设置局部运水,导致产品成型时极易发生疏松及缩孔,使得不合格产品增多,产品不合格利率较高;其次,现有的分离结构其滑块抽芯在抽芯时,由于抽芯产生的抱紧力较大,容易导致产品产生微裂纹,从而导致产品不合格,进一步降低产品的合格率;最后,现有的滑块抽芯由于其壁厚较厚,同时现有的滑块抽芯内部没有设置冷却运水,导致产品成型时极易发生疏松及缩孔,使得不合格产品增多,再次降低产品的合格率,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0004]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轻量化电机壳体压铸模具,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轻量化电机壳体压铸模具,其通过在上圆柱成型部的正上方设置上冷却运水,通过在下圆柱成型部的正下方设置下冷却运水,进而通过上冷却运水加强所述上圆柱成型部处的冷却效果,通过下冷却运水加强所述下圆柱成型部处的冷却效果,进而使得局部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从而防止缩孔或疏松的产生,增加工件的合格率。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轻量化电机壳体压铸模具,其通过部分第一上流道及部分第一下流道均包覆于第一滑块抽芯组件的外周,使得模具开模时第一上流道及第一下流道与所述第一滑块抽芯组件之间形成分型面,与产品共同承担第一滑块抽芯组件抽芯时的抱紧力,从而降低了产品所承受的抱紧力,从而降低了所述第一滑块抽芯组件抽芯时抱紧力对产品产生的撕扯作用,避免产品表面产生微裂纹而形成不合格产品,增大了产品的合格率。
[000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轻量化电机壳体压铸模具,其通过第一抽芯内部开设第一运水通道,设置第一运水模组与所述第一运水通道相连通,以对第一抽芯进行冷却,使得第一抽芯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进而防止产品产生疏松及缩孔,增大产品的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布局合理。
[0008]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轻量化电机壳体压铸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其包括:上模仁;
[0009]下模组件,其与所述上模组件相对设置,且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仁;
[0010]第一滑块抽芯组件,其设于所述上模组件及所述下模组件之间;以及
[0011]第二滑块抽芯组件,其设于所述上模组件及所述下模组件之间;
[0012]其中,所述上模仁的表面开设有上成型槽,所述上成型槽包含上圆柱成型部,所述上模仁内部开设有上冷却运水,所述上冷却运水位于上圆柱成型部的正上方;
[0013]所述下模仁的表面开设有下成型槽,所述下成型槽包含下圆柱成型部,所述下模仁的内部开设有下冷却运水,所述下冷却运水位于所述下圆柱成型部的正下方。
[0014]优选的是,所述上冷却运水包括:第一进水管路,其开设于所述上模仁的内部;
[0015]圆柱型安装腔体,其开设于所述上模仁的表面,且所述圆柱型安装腔体位于所述上圆柱成型部的正上方;以及
[0016]第一出水管路,其开设于所述上模仁的内部;
[0017]其中,所述圆柱型安装腔体的内部设有圆柱,所述圆柱的外壁与所述圆柱型安装腔体的侧壁之间限定出环形冷却管路,所述第一进水管路及所述第一出水管路分别与所述环形冷却管路相连通。
[0018]优选的是,所述下冷却运水包括:第二进水管路,其开设于所述下模仁的内部;
[0019]至少两条往复式冷却管路,两所述往复式冷却管路相互连通,且两所述往复式冷却管路设于所述下圆柱成型部的正下方;以及
[0020]第二出水管路,其开设于所述下模仁的内部;
[0021]其中,所述第一进水管路及所述第二出水管路分别与相应一条所述往复式冷却管路相连通。
[0022]优选的是,所述上模仁的表面还开设有第一上流道及第一上抽芯槽,所述下模仁的表面还开设有第一下流道及第一下抽芯槽;
[0023]所述上成型槽与所述第一上抽芯槽相连通,所述第一上流道流经所述第一上抽芯槽与所述上成型槽相连通,所述下成型槽与所述第一下抽芯槽相连通,所述第一下流道流经所述第一下抽芯槽与所述下成型槽相连通,所述第一滑块抽芯组件设于所述第一上抽芯槽及所述第一下抽芯槽内部,以使得部分所述第一上流道及部分所述第一下流道均包覆于所述第一滑块抽芯组件的外周。
[0024]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滑块抽芯组件包括:第一抽芯驱动器;
[0025]滑块模组,其包括:第一滑块座及固接于所述第一滑块座侧端的第一滑块,且所述第一滑块座与所述第一抽芯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以及
[0026]第一抽芯,其设于所述第一滑块的内部,且第一抽芯的贯穿所述第一滑块;
[0027]其中,所述第一滑块设于所述第一上抽芯槽及所述第一下抽芯槽内部,部分所述第一上流道及部分所述第一下流道均包覆于所述第一滑块的外周。
[0028]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上抽芯槽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一成型槽,所述第一成型槽与所述上成型槽相连通;
[0029]所述下抽芯槽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第二成型槽,所述第二成型槽与所述下成型槽相连通;
[0030]当所述上模仁及所述下模仁合模时,所述第一成型槽与所述第二成型槽之间限定出一成型腔体,所述成型腔体内部成型出一杂包,所述杂包包覆于所述第一滑块的外周。
[0031]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滑块抽芯组件包括:
[0032]第二抽芯驱动器;
[0033]第二滑块座,其与所述第二抽芯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0034]第二滑块,其固接于所述第二滑块座的侧端;以及
[0035]至少两个第三抽芯,每个所述第三抽芯均设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内部,且延伸出所述第二滑块;
[0036]其中,所述第二抽芯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滑块及每个所述第三抽芯沿前后方向往复运动,以控制所述第二滑块及每个所述第三抽芯与所述第一抽芯接触连接。
[0037]优选的是,所述上模仁的表面还开设有第二上抽芯槽及第二上流道,所述下模仁的表面开设有第二下抽芯槽及第二下流道;
[0038]所述第二上抽芯槽及所述第二上流道与所述上成型槽相连通,所述第二下抽芯槽及所述第二下流道与所述下成型槽相连通,所述第二上流道设于所述第二上抽芯槽的表面,所述第二下流道设于所述第二下抽芯槽的表面,
[0039]所述第二滑块设于所述第二上抽芯槽及第二下抽芯槽内部,以使得所述第二上流道及所述第二下流道包覆于所述第二滑块的外周。
[0040]优选的是,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上模框,其中心区域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上模仁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以及
[0041]上进液嘴,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电机壳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1),其包括:上模仁(12);下模组件(2),其与所述上模组件(1)相对设置,且所述下模组件(2)包括:下模仁(22);第一滑块抽芯组件(3),其设于所述上模组件(1)及所述下模组件(2)之间;以及第二滑块抽芯组件(4),其设于所述上模组件(1)及所述下模组件(2)之间;其中,所述上模仁(12)的表面开设有上成型槽(121),所述上成型槽(121)包含上圆柱成型部(1211),所述上模仁(12)内部开设有上冷却运水(127),所述上冷却运水(127)位于上圆柱成型部(1211)的正上方;所述下模仁(22)的表面开设有下成型槽(221),所述下成型槽(221)包含下圆柱成型部(2211),所述下模仁(22)的内部开设有下冷却运水(228),所述下冷却运水(228)位于所述下圆柱成型部(2211)的正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电机壳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却运水(127)包括:第一进水管路(1271),其开设于所述上模仁(12)的内部;圆柱型安装腔体(1272),其开设于所述上模仁(12)的表面,且所述圆柱型安装腔体(1272)位于所述上圆柱成型部(1211)的正上方;以及第一出水管路(1273),其开设于所述上模仁(12)的内部;其中,所述圆柱型安装腔体(1272)的内部设有圆柱(1274),所述圆柱(1274)的外壁与所述圆柱型安装腔体(1272)的侧壁之间限定出环形冷却管路(1275),所述第一进水管路(1271)及所述第一出水管路(1273)分别与所述环形冷却管路(1275)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电机壳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冷却运水(228)包括:第二进水管路(2281),其开设于所述下模仁(22)的内部;至少两条往复式冷却管路(2282),两所述往复式冷却管路(2282)相互连通,且两所述往复式冷却管路(2282)设于所述下圆柱成型部(2211)的正下方;以及第二出水管路(2283),其开设于所述下模仁(22)的内部;其中,所述第一进水管路(2281)及所述第二出水管路(2283)分别与相应一条所述往复式冷却管路(2282)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电机壳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仁(12)的表面还开设有第一上流道(122)及第一上抽芯槽(123),所述下模仁(22)的表面还开设有第一下流道(222)及第一下抽芯槽(223);所述上成型槽(121)与所述第一上抽芯槽(123)相连通,所述第一上流道(122)流经所述第一上抽芯槽(123)与所述上成型槽(121)相连通,所述下成型槽(221)与所述第一下抽芯槽(223)相连通,所述第一下流道(222)流经所述第一下抽芯槽(223)与所述下成型槽(221)相连通,所述第一滑块抽芯组件(3)设于所述第一上抽芯槽(123)及所述第一下抽芯槽(223)内部,以使得部分所述第一上流道(122)及部分所述第一下流道(222)均包覆于所述第一滑块抽芯组件(3)的外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量化电机壳体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抽芯组件(3)包括:第一抽芯驱动器(31);滑块模组(33),其包括:第一滑块座(331)及固接于所述第一滑块座(331)侧端的第一滑块(332),且所述第一滑块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广兴刘桂平奚道伟焦亚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广型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