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前大灯系统、车辆及车辆前大灯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3232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9 11: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辆前大灯系统,应用于车辆,包括:第一光传感器、第二光传感器、前大灯和控制器;第一光传感器,设置于车辆的内后视镜前端,用于采集第一光照区域的第一光线强度;第二光传感器,设置于车辆的仪表板前端,用于采集第二光照区域的第二光线强度,其中,第一光照区域和第二光照区域部分重叠,第一光照区域与第二光照区域组合形成的光照区域至少覆盖车辆的前机舱盖与车顶之间的区域;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光传感器、第二光传感器和前大灯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光线强度和第二光线强度,控制前大灯的开启或关闭。本申请采用两个光传感器增大了采光面积,对于复杂工况的光线变化判断的准确性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验。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前大灯系统、车辆及车辆前大灯控制方法


[0001]本申请属于车辆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前大灯系统、车辆及车辆前大灯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大多数中高配的车辆配置有自动光线感应式前大灯,当控制自动光线感应式前大灯的开关位于自动“AUTO”档的位置,自动光线感应式前大灯可以随外界环境光线的强弱自动开启和关闭。
[0003]然而,自动感应式前大灯采集外界环境光线的范围较小,对复杂工况的光线变化判断准确性低,导致自动光线感应式前大灯开启的时长较长,用户的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前大灯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感应式前大灯对复杂工况的光线变化判断准确性低,导致自动光线感应式前大灯开启的时长较长,用户的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前大灯系统,应用于车辆,所述车辆前大灯系统包括:第一光传感器、第二光传感器、前大灯和控制器;
[0007]所述第一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内后视镜前端,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光照区域的第一光线强度;
[0008]所述第二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车辆的仪表板前端,用于采集所述第二光照区域的第二光线强度,其中,所述第一光照区域和所述第二光照区域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光照区域与所述第二光照区域组合形成的光照区域至少覆盖所述车辆的前机舱盖与车顶之间的区域;
[0009]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光传感器、所述第二光传感器和所述前大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和所述第二光线强度,控制所述前大灯的开启或关闭。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传感器为雨量光传感器;
[0011]所述雨量光传感器包括第一采光通道和第二采光通道,所述第一采光通道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子光照区域的光线强度,所述第二采集通道用于采集所述第二子光照区域的光线强度;
[0012]所述第一子光照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光照区域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子光照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光照区域组合形成的光照区域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光照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光照区域为所述车辆的前机舱盖与所述车顶之间的部分区域。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光传感器为阳光传感器。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包括比较单元和控制单元;
[0015]所述第一光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比较单元电连接,所述比较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前大灯电连接;
[0016]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和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分别与预设光线强度进行比较;
[0017]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和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均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光线强度时,控制所述前大灯开启,或者,在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和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均大于所述预设光线强度时,控制所述前大灯关闭。
[0018]进一步的,所述车辆前大灯系统还包括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9]所述控制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和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均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光线强度时,向所述计数器发送第一开启计时信号,在接收到所述计数器发送的第一结束计时信号后,控制所述前大灯开启,或者,在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和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均大于所述预设光线强度时,向所述计数器发送第二开启计时信号,在接收到所述计数器发送的第二结束计时信号后,控制所述前大灯关闭。
[0020]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大灯系统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车辆的内后视镜前端安装第一光传感器,在车辆的仪表板前端安装第二光传感器,第一光传感器可以采集第一光照区域的第一光线强度,第二光传感器可以采集第二光照区域的第二光线强度,其中,第一光照区域和第二光照区域部分重叠,第一光照区域与第二光照区域组合形成的光照区域至少覆盖车辆的前机舱盖与车顶之间的区域,通过将第一光传感器、第二光传感器和前大灯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这样,控制器可以根据第一光线强度和第二光线强度,控制前大灯的开启或关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两个光传感器增大了采光面积,对于复杂工况的光线变化判断的准确性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22]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具体包括上述车辆前大灯系统。
[0023]进一步的,所述车辆前大灯系统的第一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内后视镜前端;
[0024]所述车辆前大灯系统的第二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车辆的仪表板前端。
[002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光传感器为雨量光传感器,所述第二光传感器为阳光传感器。
[0026]本申请实施例所述车辆的与上述车辆前大灯系统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27]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前大灯控制方法,所述车辆前大灯控制方法包括:
[0028]接收第一光传感器采集的第一光照区域的第一光线强度,以及,第二光传感器采集的第二光照区域的第二光线强度,其中,所述第一光照区域和所述第二光照区域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光照区域与所述第二光照区域组合形成的光照区域至少覆盖车辆的前机舱盖与车顶之间的区域;
[0029]根据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和所述第二光线强度,控制前大灯的开启或关闭。
[0030]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大灯控制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3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接收第一光传感器采集的第一光照区域的第一光线强度,以及,第二光传感器采集的第二光照区域的第二光线强度,再根据第一光线强度和第二
光线强度,控制前大灯的开启或关闭,其中,第一光照区域和第二光照区域部分重叠,第一光照区域与第二光照区域组合形成的光照区域至少覆盖车辆的前机舱盖与车顶之间的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两个光传感器增加了的采光面积,对于复杂工况的光线变化判断的准确性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大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大灯系统的两个光传感器安装于车辆上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车辆前大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0

第一光传感器,11

第一光照区域,111

第一子光照区域,112

第二子光照区域,20

第二光传感器,21

第二光照区域,30

控制器,31

比较单元,32

控制单元,40

前大灯,50

计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前大灯系统,应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前大灯系统包括:第一光传感器、第二光传感器、前大灯和控制器;所述第一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车辆的内后视镜前端,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光照区域的第一光线强度;所述第二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车辆的仪表板前端,用于采集所述第二光照区域的第二光线强度,其中,所述第一光照区域和所述第二光照区域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光照区域与所述第二光照区域组合形成的光照区域至少覆盖所述车辆的前机舱盖与车顶之间的区域;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光传感器、所述第二光传感器和所述前大灯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和所述第二光线强度,控制所述前大灯的开启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大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传感器为雨量光传感器;所述雨量光传感器包括第一采光通道和第二采光通道,所述第一采光通道用于采集所述第一子光照区域的光线强度,所述第二采集通道用于采集所述第二子光照区域的光线强度;所述第一子光照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光照区域部分重叠,所述第一子光照区域和所述第二子光照区域组合形成的光照区域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光照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光照区域为所述车辆的前机舱盖与所述车顶之间的部分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前大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传感器为阳光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前大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比较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光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比较单元电连接,所述比较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前大灯电连接;所述比较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光线强度和所述第二光线强度分别与预设光线强度进行比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昀洁李武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