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用斜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655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14 1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成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用斜顶出机构,包括与产品对应用于将产品顶出的顶针,顶针的后端设置有与其衔接的顶板,且顶针与顶板垂直;顶板通过设置于行进机构上使其沿顶针的走向行进或后退,行进机构包括与顶针走向一致的至少两个导柱,导柱穿过顶板与顶板配合设置用于引导顶板走向;顶板下方设置有推进机构,推进机构包括顶杆和斜顶块,斜顶块具有与顶板接触配合的上顶面,其下顶面与上顶面具有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用斜顶出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模具成型
,特别涉及一种模具用斜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按在注塑机上安装的位置不同,分为动模、定模。当产品完成后,需要出模。当产品动模特征大面积倒扣严重,无法改变其产品的特征和装配要求,导致用传统的动定模上下出模无法实现,因此需要采用整体斜顶出模的结构来实现脱模。因此需要对模具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的产品动模特征大面积倒扣严重、又无法改变其产品的特征和装配要求,导致用传统的动定模上下出模无法实现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这种情况的斜顶结构。以便通过采用该结构可以顺利出模。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用斜顶出机构,包括与产品对应用于将产品顶出的顶针,顶针的后端设置有与其衔接的顶板,且顶针与顶板垂直;顶板通过设置于行进机构上使其沿顶针的走向行进或后退,行进机构包括与顶针走向一致的至少两个导柱,导柱穿过顶板与顶板配合设置用于引导顶板走向;顶板下方设置有推进机构,推进机构包括顶杆和斜顶块,斜顶块具有与顶板接触配合的上顶面,其下顶面与上顶面具有15

30度的夹角,顶杆上端与斜顶块连接,且顶杆与斜顶块的下顶面垂直。
[0005]本申请是利用顶杆沿其行进方向推进,推动斜顶块向上,由于斜顶块具有倾斜的上顶面,因此,顶板会沿着导柱向上行进,其行进方向由导柱确定,顶板的行进带动顶针的运动,从而将产品顶出达到脱模的目的。
[0006]进一步优选的,导柱上部设置有限位结构。
[0007]进一步优选的,限位结构与导柱上下相对位置可调。
[0008]进一步优选的,限位结构包括与导柱螺纹连接的套管,套管上半部内壁具有与导柱相配的螺纹结构,下半部与导柱分离,套管下端具有限位面。
[0009]进一步优选的,顶板与斜顶块的接触面设置有导向块。
[0010]进一步优选的,导向块设置于顶板上,顶板上具有与导向块相配的导向槽;或
[0011]导向块设置于斜顶块上,顶板上设置有相配的导向槽;或
[0012]顶板和斜顶块上均设置有导向槽,导向块上下两部分分别与斜顶块和顶板上的导向槽相配。
[0013]进一步优选的,导向块设置于斜顶块上,顶板上设置有相配的导向槽。
[0014]进一步优选的,顶杆上端嵌入斜顶块中与斜顶块可拆卸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利用顶杆的推进作用,推动斜顶块向上改变顶针的行进方向,从而以与顶杆行进方向具有一定夹角的方向将产品顶出,达到脱模的目的,适用于产品动模特征大面积倒扣严重、又无法改变其产品的特征和装配要求,导致用传统的
动定模上下出模无法实现的情况,最终顺利将产品进行了脱模。
附图说明
[0016]图1给出的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给出的是本技术的导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给出的是本技术的斜顶块与顶板的一种配合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产品,2顶针,3导柱,4顶板,5斜顶块,6导向块,7顶杆,8限位结构,9套管,10螺纹结构,11限位面,12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在将进一步细化基于附图所示的代表性实施方案。 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参考了形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并且在附图中以举例说明的方式示出了根据所述实施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案。
[0021]具体的,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图2和图3给出了一种模具用斜顶出机构,该结构适用于产品动模特征大面积倒扣严重、又无法改变其产品的特征和装配要求,导致用传统的动定模上下出模无法实现的情况,以便能够顺利将产品进行脱模。
[0022]具体的,该结构包括与产品1对应用于将产品1顶出的顶针2,顶针2的后端设置有与其衔接的顶板4,且顶针2与顶板4垂直;顶板4通过设置于行进机构上使其沿顶针2的走向行进或后退,行进机构包括与顶针2走向一致的至少两个导柱3,导柱3穿过顶板4与顶板4配合设置用于引导顶板4走向;顶板4下方设置有推进机构,推进机构包括顶杆7和斜顶块5,斜顶块5具有与顶板4接触配合的上顶面,其下顶面与上顶面具有15

30度的夹角,顶杆7上端与斜顶块5连接,且顶杆7与斜顶块5的下顶面垂直。顶杆7上端嵌入斜顶块5中与斜顶块5可拆卸连接,如采用顶杆上端的螺纹结构与顶块5内的内螺纹结构实现连接。
[0023]下顶面与上顶面的夹角即为顶杆行进方向与脱模方向的夹角。也就是说,斜顶块5的结构确定了顶针2的推出方向。
[0024]导柱3上部设置有限位结构8,用于防止顶板4由导柱上脱落,限位结构8与导柱3上下相对位置可调,可以通过调节达到顶板的行进行程,即改变顶板的最大顶出距离。具体的,限位结构8包括与导柱3螺纹连接的套管9,套管9上半部内壁具有与导柱3相配的螺纹结构10,下半部与导柱3分离,套管9下端具有限位面11。利用套管9与导柱3的螺纹结构10达到套管9与导柱的相对位置调节,并且利用套管9下端的限位面11对顶板4形成限位作用。
[0025]在顶杆7向上顶进的过程中,由于顶板4与斜顶块5接触,二者之间会发生滑移,因此,需要在顶板4与斜顶块5的接触面设置有导向块6,来辅助二者相对滑移。
[0026]导向块6的设置可以采用三种形式:
[0027]第一种:导向块6设置于顶板4上,顶板4上具有与导向块6相配的导向槽12;
[0028]第二种:导向块6设置于斜顶块5上,顶板4上设置有相配的导向槽12;
[0029]第三种:顶板4和斜顶块5上均设置有导向槽12,导向块6上下两部分分别与斜顶块5和顶板4上的导向槽12相配。
[0030]在此,采用第二种方式,即导向块6设置于斜顶块5上,顶板4上设置有相配的导向槽12。完整的脱模过程为:顶杆7沿着其箭头方向顶出,斜顶块5在顶杆7施加力的作用下通
过连导向块6与导向槽12的配合下,使顶板4沿着与顶杆7具备15

30度的夹角的方向行进,并带动顶针2沿着其方向斜向上将产品脱出,达到顺利脱模。
[0031]为了便于进行解释,上述描述中使用特定命名以提供对所述实施方案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实施上述实施方案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其目的并非在于穷举或将实施方案限制到所公开的具体精确形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上述教导内容的基础,还能够进行一定的修改、组合和以及变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用斜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产品(1)对应用于将产品(1)顶出的顶针(2),顶针(2)的后端设置有与其衔接的顶板(4),且顶针(2)与顶板(4)垂直;顶板(4)通过设置于行进机构上使其沿顶针(2)的走向行进或后退,行进机构包括与顶针(2)走向一致的至少两个导柱(3),导柱(3)穿过顶板(4)与顶板(4)配合设置用于引导顶板(4)走向;顶板(4)下方设置有推进机构,推进机构包括顶杆(7)和斜顶块(5),斜顶块(5)具有与顶板(4)接触配合的上顶面,其下顶面与上顶面具有15

30度的夹角,顶杆(7)上端与斜顶块(5)连接,且顶杆(7)与斜顶块(5)的下顶面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用斜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导柱(3)上部设置有限位结构(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用斜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限位结构(8)与导柱(3)上下相对位置可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用斜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限位结构(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山孙姜裕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北仑鑫林机电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