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芯片和光电芯片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芯片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光电芯片和光电芯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光电探测器芯片的制备工艺中,扩散工艺作为直接影响光电探测器芯片性能的一环,在光电探测器芯片扩散后通常需要测量光电探测器芯片的扩散深度,然而测量光电探测器芯片的扩散深度的操作较为复杂且精度有限。一般会通过测试其他参数,例如通过测试击穿电压的大小来确定光电探测器芯片的扩散深度。但是高速的光电探测器芯片的速率在25Gbps以上、单光子探测器芯片、或者其他特殊要求的光电芯片,通常由于其扩散区域非常小,从而导致在光电芯片扩散掺杂后,探针测试台无法直接测试光电芯片的性能,例如击穿电压、暗电流等。在这种情况下,对光电芯片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工艺,往往会有很大风险,造成良品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光电芯片的性能测试不便、良品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芯片和光电芯片的制备方法。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芯片,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其中,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衬底、设于所述衬底上的外延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外延结构上的掩蔽膜;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衬底、设于所述衬底上的所述外延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外延结构上的第一扩散掺杂层;所述第三区域包括所述衬底、设于所述衬底上的所述外延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外延结构上的第二扩散掺杂层;所述第一扩散掺杂层与所述第二扩散掺杂层彼此间隔分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包括衬底、设于所述衬底上的外延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外延结构上的掩蔽膜;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衬底、设于所述衬底上的所述外延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外延结构上的第一扩散掺杂层;所述第三区域包括所述衬底、设于所述衬底上的所述外延结构、以及设于所述外延结构上的第二扩散掺杂层;所述第一扩散掺杂层与所述第二扩散掺杂层彼此间隔分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三区域的数量为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三区域之间的最短间隔间距大于10u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掺杂层和所述第二扩散掺杂层的扩散浓度相同,且所述第一扩散掺杂层和所述第二扩散掺杂层的扩散深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区域的表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散掺杂层的外部轮廓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颜,杨彦伟,张续朋,
申请(专利权)人:芯思杰技术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