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抵抗正碰的车辆结构及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01354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抵抗正碰的车辆结构及制造方法,针对本发明专利技术车辆结构来说,包括防撞梁(1);吸能盒(2);前纵梁(3);前连接件(4);防火墙横梁(5),门槛梁(6);后连接件(7);侧围框架(8)以及底板后横梁(9);以上部件形成了横向闭环和纵向闭合框架。针对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方法来说,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制造吸能盒、前纵梁、防火墙横梁、门槛梁、侧围框架;采用挤压拉弯成型工艺制造前防撞梁、侧围框架;采用铸造成型工艺制造前连接件和后连接件;S2:采用步骤S1中形成的部件来进行车身的装配。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车辆零件的数量和重量,并能实现该正面碰撞中的安全性能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抵抗正碰的车辆结构及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计与碰撞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抵抗正碰的车辆结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正面碰撞安全设计中,车身前防撞横梁、吸能盒、前纵梁等关键结构为正面碰撞主要吸能部件,通过这些结构的溃缩变形,能吸收50%以上的碰撞动能,有效降低对乘员舱的冲击,减少交通事故对人们的伤害。在正面100%刚性墙碰撞中,车身前端吸能结构与壁障完全重合,车身两侧吸能结构基本处于正向轴压,能发挥最大的吸能效果。严苛的碰撞测试工况为车身结构安全性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在要考虑轻量化设计的情况下。为减少乘员伤害,提升汽车产品在正面碰撞中的安全性能,同时满足轻量化设计要求,简化加工,节省成本,需对汽车车身前端关键结构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的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抵抗正碰的车辆结构,能够减少车辆零件的数量和重量,并能实现该正面碰撞中的安全性能提升,而且能在汽车有限的布置空间下,以较轻的重量与较少的成本,在保证正面碰撞性能的同时,简化设计,减少零件和加工工艺流程,满足轻量化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抵抗正碰的车辆结构,包括位于车身前端的防撞梁(1);安装在防撞梁(1)背部两端的吸能盒(2);安装在吸能盒(2)背部的前纵梁(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前纵梁(3)尾端的前连接件(4);安装在两个前连接件(4)之间的防火墙横梁(5),安装在前连接件(4)后端的门槛梁(6);安装在门槛梁(6)后端的后连接件(7);安装在所述前连接件(4)顶部和后连接件(7)顶部的侧围框架(8)以及安装在两个后连接件(7)之间的底板后横梁(9);所述车身在水平面形成由前防撞梁(1),吸能盒(2),前纵梁(3)和防火墙横梁(5)围成的横向闭环;所述车身在纵向平面形成由前连接件(4),门槛梁(6),后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抵抗正碰的车辆结构,包括位于车身前端的防撞梁(1);安装在防撞梁(1)背部两端的吸能盒(2);安装在吸能盒(2)背部的前纵梁(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前纵梁(3)尾端的前连接件(4);安装在两个前连接件(4)之间的防火墙横梁(5),安装在前连接件(4)后端的门槛梁(6);安装在门槛梁(6)后端的后连接件(7);安装在所述前连接件(4)顶部和后连接件(7)顶部的侧围框架(8)以及安装在两个后连接件(7)之间的底板后横梁(9);所述车身在水平面形成由前防撞梁(1),吸能盒(2),前纵梁(3)和防火墙横梁(5)围成的横向闭环;所述车身在纵向平面形成由前连接件(4),门槛梁(6),后连接件(7),侧围框架(8)围成的纵向闭合框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抵抗正碰的车辆结构,其中,所述前连接件(4)为空腔结构,其具有安装所述前纵梁(3)的前端开口;安装所述防火墙横梁(5)的侧面开口;安装所述门槛梁(6)的后端开口;和安装所述侧围框架(8)前端部的顶面开口,所述后连接件(7)也为空腔结构,其具有安装所述门槛梁(6)的前部开口;安装所述侧围框架(8)后端部的顶部开口;安装所述底板后横梁(9)的侧部开口。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抵抗正碰的车辆结构,其中,所述前连接件(4)底面还具有安装前副车架的前副车架安装孔(401)和前地板安装面(402),其上面还有防火墙隔板搭接边(403),所述后连接件(7)其前部上面还具有后地板安装面(701),后部上面还具有行李箱地板安装面(703)以及连接后悬减振结构的搭接边(702),所述后连接件(7)内侧面还设有凸台,管状支撑柱和多条横向和纵向十字交叉的加强筋结构。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抵抗正碰的车辆结构,其中,吸能盒(2)、前纵梁(3)、防火墙横梁(5)、门槛梁(6)、为铝型材挤压成型;所述前防撞梁(1)、侧围框架(8)为挤压拉弯成型;所述前连接件(4)和后连接件(7)通过铝合金铸造成型。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抵抗正碰的车辆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挤压成型工艺,制造所述吸能盒(2)、前纵梁(3)、防火墙横梁(5)、门槛梁(6)、侧围框架(8);采用挤压拉弯成型工艺制造所述前防撞梁(1)、侧围框架(8);采用铸造成型工艺制造所述前连接件(4)和后连接件(7);
S2:采用步骤S1中形成的部件来进行车身的装配。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抵抗正碰的车辆结构的制造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潮韩旭雷飞黄启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