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孢蘑菇杂交新菌株及其选育方法本专利技术属于食用菌菇类新菌株的选育技术,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双孢蘑菇杂交新菌株CGMCC NO.0214及其选育方法。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Lange)Inbach]味道鲜美,外表美观,营养价值高,是世界上广为栽培的蘑菇品种。然而由于双孢蘑菇性特征为次级同宗配合,要众多的异核可育孢子中选择出同核孢子用于杂交育种,除要做大量的孢子分离工作外,寻找易于推定同核单孢,证实杂交的标记是育种技术关键。1972年Raper等人曾提出利用营养缺陷型标记杂交育种程序;1972年Elliott提出利用抗性标记杂交育种的策略;Fritsche于1981年应用不育单孢分离株配对杂交培养杂种;1982年May和Rogse提出利用同工酶分析验证杂交。食用菌栽培是以生产子实体为目的,当用诱变方法去获取营养缺陷型或抗性作为杂交育种标记时,常常会使出发菌株产生子实体的优良性受到破坏,所以实用性不大,同工酶的变异自然产生并存在于不同类型的菌株中,早先的研究,仅仅应用它作为遗传标记,无法解决早期鉴别新菌株特性的问题,育种仍然摆脱不了单一纯依靠机率和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孢蘑菇杂交新菌株[Agaricus bisporus(Lange)Imbach]其保存号为CGMCC NO.0214,其特征在于该菌株是以高产菌株02(H型荷兰种)与优质菌株8213(G型中国福建保留种)的同核不育单孢株经配对杂交选育的杂交子二代菌株,其酯酶同工酶表型为HG↓[4]型,呈典型杂合态,属高产优质类型菌株。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l、一种双孢蘑菇杂交新菌株[Agaricus bisporus(Lange)lnbach]其保存号为CGMCC NO.0214,其特征在于该菌株是以高产菌株02(H型荷兰种)与优质菌株82l3(G型中国福建保留种)的同核不育单孢株经配对杂交选育的杂交子二代菌株,其酯酶同工酶表型为HG4型,呈典型杂合态,属高产优质类型菌株。2、一种双孢蘑菇杂交新菌株CGMCC NO.0214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选择以同核不育单孢株配对杂交育种的技术路线,以同工酶为遗传标记,采用凝胶电泳检测技术分析出发菌株的亲缘关系,鉴定菌株的基因型,推定同核不育单孢株跟踪杂交过程,预测新菌株特性,其具体选育途径为菌株搜集—菌株筛选—单孢分离、培养—菌株类别鉴定—配对培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生,廖剑华,李福根,池致念,王贤樵,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轻工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