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宏林专利>正文

空心袋栽食菌的工艺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6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心袋栽食用菌的工艺和设备。它是用浸泡池,水槽撕裂机、甩干机、装袋接种机等组成的成套设备,将稻草、麦秸、玉米芯和棉籽壳等原料处理后制成空心袋栽食用菌培养基,悬挂培养菌丝体和子实体。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食用菌栽培通气、降温、抗杂、补水等技术难题,生料栽培各种食用菌(包括香菇、木耳)成功百分之百,是对传统实心栽培袋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率。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广泛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心袋栽食菌的工艺和设备一种空心袋栽食用菌的工艺和设备,属于生产食用菌的范畴。现有的袋栽食用菌机械化生产工艺,一般是将原料粉碎,搅拌后装成实心袋,经高温灭菌后无菌操作接种作熟料栽培,其缺点,实心栽培袋由于不通气,菌丝活力差,易烧菌染杂导致栽培失败;无菌操作技术难度高,环境条件要求严格,工艺繁琐复杂;而且它只能装屑状料,不适合装秸杆类料,又不能同时完成接种工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心袋栽食用菌的工艺和设备,一举解决栽培过程中通气、降温、抗杂、补水和悬挂栽培等技术难题,能广泛适合装屑状料,颗粒料和秸秆料,并能同时完成接种工序,生料栽培各种食用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空心袋栽食用菌的工艺,它包括原料处理、装袋、接种和悬挂培养等工序,其特征在于:稻草、麦秸、玉米芯等秸秆类原料浸泡后,在环形水槽内由撕裂机(图3)冲洗撕裂成丝绒状或颗粒状,用分料器(38)分料,棉籽壳类屑状料浸泡后由分料器(38)分料,将分料器(38)放入甩干机(图4)内甩去原料中多余水份,由装袋接种机(图5)装成空心栽培料并于料层间接种,然后向空心内插入芯管(图2)之管身(1),料外套塑料薄膜筒袋,扎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涉及空心袋栽食用菌的工艺,包括原料处理、装袋、接种和悬挂培养等工序,其特征在于:稻草、麦秸、玉米芯等秸杆类原料浸泡后,在环形水槽内由撕裂机(图3)冲洗撕裂成丝绒状或颗粒状,用分料器(38)分料,棉籽壳等屑状料浸泡后用分料器(38)分料,将分料器放入甩干机(图4)内甩去原料中多余水份,由装袋接种机(图5)装成空心料并于料层间接种,然后向空心内插入芯管(图2)之管身(1),料外套塑料薄膜筒袋,扎紧袋口在管身(1)的两端,成为空心袋栽食用菌培养基,将培养基中央的芯管(图2)串连后悬挂培养菌丝体和子实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涉及空心袋栽食用菌的工艺,包括原料处理、装袋、接种和悬挂培养等工序,其特征在于:稻草、麦秸、玉米芯等秸杆类原料浸泡后,在环形水槽内由撕裂机(图3)冲洗撕裂成丝绒状或颗粒状,用分料器(38)分料,棉籽壳等屑状料浸泡后用分料器(38)分料,将分料器放入甩干机(图4)内甩去原料中多余水份,由装袋接种机(图5)装成空心料并于料层间接种,然后向空心内插入芯管(图2)之管身(1),料外套塑料薄膜筒袋,扎紧袋口在管身(1)的两端,成为空心袋栽食用菌培养基,将培养基中央的芯管(图2)串连后悬挂培养菌丝体和子实体。2.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空心袋栽食用菌培养基的设备,包括浸泡池,水槽撕裂机(图3),清洗分料池,分料器(38),甩干机(图4),装袋接种机(图5),其特征在于:是由浸泡池,水槽撕裂机(图3),清洗分料池,分料器(38),甩干机(图4),装袋接种机(图5)所组成的一套系统设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心袋栽食用菌培养基附件中的芯管(图2),是一种用不能被微生物所利用的材料制成的硬管,它包括管身(1),托盘(2),连结套(3)和插销(4),其特征在于:管身(1)由两爿半管形的管片(5)组成,管身(1)内有中空(6),中空(6)两端有瓶颈(7),管身(1)周壁有壁上孔(8),管身(1)内壁有横肋(9),管身(1)两端有销孔(10),托盘(2)位于管身(1)下部,托盘(2)下方是连结套(3),由插销(4)插入销孔(10)与管身(1)相连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设备中的水槽撕裂机(图3),包括环形水槽(11),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宏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宏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