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产断路器接线座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51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6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断路器接线座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下端设置有型腔,所述下模上端设置有型芯,所述上模上端面外圈和所述下模下端面外圈各设置有两组多块减震板。本申请具有降低噪音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断路器接线座的冲压模具
本申请涉及冲压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断路器接线座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冲压模具,是在冷冲压加工中,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加工成零件(或半成品)的一种特殊工艺装备,称为冷冲压模具(俗称冷冲模)。冲压,是在室温下,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现有的冲压模具在生产中容易因变形卡住外导套,或是模具组产生变形使得生产的产品尺寸不稳定,且影响模具寿命降低生产效率。现有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5195609B《冲压模具》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依次层叠且平行设置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夹板、脱背板、脱料板、下模板、下垫板、下模座而形成的模具组;还包括固定块、弹簧固定部及主导柱组件;主导柱组件设置于上模座及下模座中;主导柱组件包括导柱、衬套、外导套、卡簧槽及压盖;导柱与下模座接触的部分还依次套设有衬套及外导套;外导套与下模座接触的部分沿外导套的径向设有卡簧槽;压盖设于上模座中,并与导柱对接,其中,压盖的轴线与导柱的轴线对齐。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该冲压模具在使用时,上模由上至下移动并与下模产生碰撞,上模内的型腔和下模内的型芯同样产生碰撞,使得沿型腔和型芯之间移动的料带被冲压成型,但冲压成型的同时,上模、下模、型芯和型腔碰撞将会产生巨大的噪音,而冲压模具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人员进行看管,而长期处于该种噪音较大的环境中将会使得操作人员听力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对生产中的模具进行降噪,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断路器接线座的冲压模具。本申请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生产断路器接线座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下端设置有型腔,所述下模上端设置有型芯,所述上模上端面外圈和所述下模下端面外圈各设置有两组多块减震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冲压模具在使用时,冲压模具上模和下模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巨大的噪音,且随着上模和下模的不断碰撞,噪音将会持续产生,该方案在上模和下模的接触端,即上模和下模相互靠近的一端的外端设置减震板,一方面通过减震板减轻上模和下模碰撞时产生的振动,从而减小噪音,另一方面通过减震板减小上模和下模碰撞时的接触面积,从而减低噪音的产生。优选的,所述上模上端面外圈和所述下模下端面外端开设有供所述减震板插接的安装槽,所述减震板通过沉头螺栓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减震板固置于安装槽内,并通过沉头螺栓固定,使得减震板在不会影响上模和下模合模的同时,可进行更换,一方面减震板承受着上模和下模合模时的碰撞,当减震板出现损坏时可进行更换,另一方面可通过更换面积大小不同的减震板来找到最适合的减震板。优选的,两组所述减震板相互靠近的一端的面积小于相互远离一端的面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减震板设置成一端大一端小的形状,使得两块减震板碰撞时是两个小面抵紧,该方案通过减小上模和下模碰撞时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碰撞时产生的噪音,另一方面,减震板的接触面积小,但支撑面积大,使得上模落下时,减震板可以提供更好的减震和支撑效果,避免损伤下模。优选的,两组所述减震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吸音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减震板接触的端面开设吸音槽,一方面减少减震板碰触时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噪音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吸音槽将部分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使得产生的噪音可以减小,同时通过在减震板上开设吸音槽使得上模和下模合模后快速分开的过程中,不会因为两组减震板之间有粘连造成损坏。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在所述减震板侧端填充有吸音海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槽内填充吸音海绵,一方面可将上模和下模碰撞时产生的噪音进行部分吸收,吸音海绵位于安装槽内,其距离产生噪音的位置较近,可以更好更快的吸收噪音,减小噪音的扩散,同时吸音海绵还避免了成型过程中产生的碎屑落入安装槽内,使得清理更加方便。优选的,所述型腔的内侧壁为向外倾斜状的上抵接壁,所述型芯的外测壁为与所述上抵接壁碰撞抵紧的下抵接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压模具在使用时产生噪音的部位不光是上模和下模的接触面,还有型芯和型腔的接触面,该方案将型芯和型腔原本平直的接触面变为倾斜状的上抵接壁和下抵接壁,使得冲压模具在合模时,由型芯和型腔产生的噪音降低。优选的,所述上抵接壁和所述下抵接壁相互抵接的一端均匀开设有长条状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橡胶条,所述橡胶条的端面高于所述上抵接壁和所述下抵接壁的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抵接壁和下抵接壁上开设凹槽,并在凹槽内嵌设橡胶条,同时使得橡胶条略高于上抵接壁和下抵接壁的端面,使得型芯和型腔产生碰撞时,橡胶条先接触另一端的金属壁,使得橡胶条可做缓冲,同时橡胶条可进行形变,使得在不影响合模的同时可降低噪音的产生。优选的,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外侧设置有风琴式隔音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风琴式隔音罩设置在外侧,风琴式隔音罩可随着合模进行收缩和展开,并不会影响合模,一方面风琴式隔音罩可隔绝部分噪音,另一方面可防止冲压成型时的产生的碎屑飞出。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减震板降低上模和下模合模时产生的震动和接触面积,从而降低噪音的产生;2.通过将型芯和型腔的接触面设置为倾斜的上抵接壁和下抵接壁,并在上抵接壁和上抵接壁上开设凹槽并嵌设橡胶条,从而降低噪音;3.通过设置风琴式隔音罩,使得在隔音的同时防止成型时产生的碎屑飞出。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生产断路器接线座的冲压模具的结构诗意图;图2为上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下模的局部爆炸图;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图中:1、上模;2、下模;3、型腔;4、型芯;5、下抵接壁;6、上抵接壁;7、凹槽;8、橡胶条;9、安装槽;10、减震板;11、吸音海绵;12、吸音槽;13、风琴式隔音罩;14、上料口;15、下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和图2,一种用于生产断路器接线座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下端设置有型腔3,下模2上端设置有型芯4。型芯4和型腔3的中部为冲压成型的部分,型芯4的外侧为向冲压成型部分倾斜的下抵接壁5,型腔3的外侧为与下抵接壁5平行设置的上抵接壁6,上抵接壁6和下抵接壁5相碰撞抵接。参照图3和图4,上抵接壁6和下抵接壁5间隔开设有长条状的凹槽7,该凹槽7由冲压成型的部分沿着上抵接壁6和下抵接壁5倾斜的方向倾斜,该凹槽7为半圆状长槽,凹槽7内粘接有橡胶条8,橡胶条8的外端面凸出于上抵接壁6和下抵接壁52-3mm,当合模时,上抵接壁6上的橡胶条8抵接在下抵接壁5上,而下抵接壁5上的橡胶条8抵接在上抵接壁6上,且随着合模的进行,橡胶条8产生形变,最终使得上抵接壁6和下抵接壁5碰撞抵接。上模1和下模2在相互靠近的一端的外侧开设有两多个安装槽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生产断路器接线座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下端设置有型腔(3),所述下模(2)上端设置有型芯(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端面外圈和所述下模(2)下端面外圈各设置有两组多块减震板(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断路器接线座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下端设置有型腔(3),所述下模(2)上端设置有型芯(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端面外圈和所述下模(2)下端面外圈各设置有两组多块减震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断路器接线座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上端面外圈和所述下模(2)下端面外端开设有供所述减震板(10)插接的安装槽(9),所述减震板(10)通过沉头螺栓固定于所述安装槽(9)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断路器接线座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减震板(10)相互靠近的一端的面积小于相互远离一端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产断路器接线座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减震板(10)相互靠近的一端开设有吸音槽(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靖克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欣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