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等离子体放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080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等离子体放电源,包括封箱,所述封箱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滑槽,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封箱内腔的放电源本体,所述封箱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机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冷风机、封箱、集风槽、通风孔的相互配合,利用在封箱的内壁内开设集风槽,通过冷风机产生冷风进入集风槽内,冷风经过通风孔吹入到封箱的内部,从而对封箱内的放电源本体进行降温,避免了放电源本体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若不对热量及时去除,造成电源内部元件高温烧坏,且高温影响离子运动轨迹,导致装置的使用寿命短,导电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等离子体放电源
本技术涉及电源装置
,具体为一种等离子体放电源。
技术介绍
等离子体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团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离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等离子体是一种很好的导电体,利用经过巧妙设计的磁场可以捕捉、移动和加速等离子体,现代常采用等离子体制作离子源,离子源是使中性原子或分子电离,并从中引出离子束流的装置,它是各种类型的离子加速器、质谱仪、电磁同位素分离器、离子注入机、离子束刻蚀装置、离子推进器以及受控聚变装置中的中性束注入器等设备的不可缺少的部件。现代等离子体放电源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放电源本体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若不对热量及时去除,造成电源内部元件高温烧坏,且高温影响离子运动轨迹,导致装置的使用寿命短,导电效率低的问题,同时由于放电源本体的封盖常采用螺栓进行连接,不方便检修,在电源损坏时需要消耗工人大量的劳动力检修,影响检修进度,导致检修难度大,劳动力浪费的问题,现推出一种等离子体放电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等离子体放电源,具备寿命长、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等离子体放电源,包括封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箱(1)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滑槽(2),且滑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轨(4),所述导轨(4)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封箱(1)内腔的放电源本体(3),所述封箱(1)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机箱(5),且机箱(5)内腔底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冷风机(8),所述冷风机(8)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吸附箱(7),所述吸附箱(7)的左侧延伸至机箱(5)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进风口(6),所述封箱(1)的侧壁内开设有集风槽(13),所述冷风机(8)的输出端延伸至集风槽(13)的内部,所述集风槽(13)的侧面开设有通风孔(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等离子体放电源,包括封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箱(1)内腔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滑槽(2),且滑槽(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轨(4),所述导轨(4)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封箱(1)内腔的放电源本体(3),所述封箱(1)底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机箱(5),且机箱(5)内腔底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冷风机(8),所述冷风机(8)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吸附箱(7),所述吸附箱(7)的左侧延伸至机箱(5)的外部且固定连接有进风口(6),所述封箱(1)的侧壁内开设有集风槽(13),所述冷风机(8)的输出端延伸至集风槽(13)的内部,所述集风槽(13)的侧面开设有通风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等离子体放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源本体(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条(10),且限位条(10)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封盖(11),所述封盖(11)两侧的内部均开设有定位槽(18),且定位槽(18)内腔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6),且移动板(16)的侧面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因福明沈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福钻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