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延平专利>正文

晶闸管双环路结构系例交流稳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53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电子计算机等高精度电器设备的一次稳压。现有技术采用交流过零实现晶闸管间的切换,电路的换流,采用触点开关做断路保护,但常因换流失误、触点动作缓慢而造成稳压器及用户设备的损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微型计算机控制双环路结构实行晶闸管辅助换流及断路保护,有效地提高了换流的可靠性和对稳压器、用户设备的保护能力,并对变压器负载进行合闸时刻选择,消除电流冲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试验样机已完成。(*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单相、三相交流稳压器。现有的容量为千伏安级系列的交流稳压器各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可靠性差、响应时间长达100毫秒、效率低达80%、波形失真度大于5%、事故处理能力不强的缺点,因而不能满足电子计算机等高精度电器设备的需要。本技术的目的是为电子计算机等高精度电器设备提供容量为KVA——102KVA级、可靠性好、响应时间短达10毫秒级、效率高达95%、波形失真度≤5%、稳压精度3%、对过压等事故有快速处理能力的交流稳压器。本技术由附图说明图1之主电路与图2之控制电路两主要部分组成。调节电路由主迴路开关K、熔断器RS、输入端电流互感器LH1、降压变压器B1、多抽头自耦变压器B2、晶闸管KS1——KS7形成的无触点开关阵列、以及由补偿变压器B3、(晶闸管)KS8、KS9、KS10、单向晶闸管KP组成的晶闸管双环路结构电路SH、输出电压讯号变压器B4、输出端电流互感器LH2等构成。其中B1-1、B1-2、B1-3、B1-4各与图2中相应端子连接,提供电源或电流电压信号。图2是以单片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电路原理框图。控制电路由直流稳压电源U1、比较器U2、模数转换器U3、主控键U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晶闸管双环路结构系列交流稳压器由多抽头自耦变压器、晶闸管开关阵列、补偿变压器、电压电流信号传感器、单片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电路、各种状态显示器组成,其特征是:补偿变压器原、副边绕组与四只晶闸管形成双环路结构的可变交流电压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延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