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送餐机器人移动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789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器人领域,涉及一种送餐机器人移动底盘,为了解决现有机器人移动底盘很多都不带有悬挂结构,越障、过砍能力差,相关技术中带悬挂结构的机器人移动底盘多采用拉簧悬挂结构,且底盘重心较高,对于餐厅送餐机器人在承载量允许的情况下,底盘重心过高会造成行走不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移动地盘包括盘体、两个驱动轮、两个悬挂机构和两组从动轮;本设计安装方便,轮毂电机的扁轴随摆臂可以上下摆动,对移动底盘起到了良好的减震效果,并且这种脚轮以及减震结构的设计有效的降低了移动底盘的重心,使得送餐机器人在送餐的过程中更加平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餐机器人移动底盘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领域,涉及一种送餐机器人移动底盘。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餐饮业的迅猛发展和现代人精神消费需求的增长,酒店、餐饮业纷纷引进自动送餐机器人,由此不仅提高了送餐服务的效率,带来了可观的收益,更为消费者在享用菜肴的同时增添了一份惬意的享受和消遣娱乐的方式。在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的背景下,用智能送餐机器人实现自动化的送餐服务就成了餐饮行业的需求。现有机器人移动底盘很多都不带有悬挂结构,不带悬挂结构移动底盘在越障、过砍能力方面就会差很多,相关技术中带悬挂结构的机器人移动底盘多采用拉簧悬挂结构,且底盘重心较高,对于餐厅送餐机器人在承载量允许的情况下,底盘重心过高会造成行走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机器人移动底盘很多都不带有悬挂结构,不带悬挂结构移动底盘在越障、过砍能力方面就会差很多,相关技术中带悬挂结构的机器人移动底盘多采用拉簧悬挂结构,且底盘重心较高,对于餐厅送餐机器人在承载量允许的情况下,底盘重心过高会造成行走不稳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送餐机器人移动底盘。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送餐机器人移动底盘,该移动地盘包括盘体、两个驱动轮、两个悬挂机构和两组从动轮;所述两个驱动轮分别设置在所述盘体的两侧,每个驱动轮通过一个悬挂机构与盘体连接,每组所述从动轮包括两个从动轮,所述两组从动轮分别对称安装于所述盘体的底部前端两侧和底部后端两侧。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轮为万向轮。再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轮顶端设有从动轮支架,从动轮通过从动轮支架与盘体连接。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驱动轮内部设有轮毂电机。再进一步地,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支架、减震器、摆臂、压板、螺母;所述支架可拆卸的固定在盘体上,支架的一端与减震器的一端连接,支架的另一端与摆臂的一端连接,减震器的另一端与摆臂连接,摆臂的另一端处设有压板,驱动轮的一端设有扁轴,驱动轮的扁轴设置在摆臂与压板连接处,并通过螺母锁紧固定。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为C字型的直角梯形框架,支架的直腰设置在盘体上,支架的上底长度大于下底长度,支架的上底设置在远离驱动轮的一侧,且与减震器的一端连接,支架下底设置在靠近驱动轮的一侧,且与摆臂的一端连接。再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器的另一端与摆臂的中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减震器、摆臂和压板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且该平面与驱动轮的轮轴方向垂直。再进一步地,所述摆臂的一端设有轴承,摆臂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架的另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为塑料轴承,所述轴承由尼龙材料制成。有益效果:本设计移动底盘带有三角形的悬挂结构,可有效实现越障过砍,组装方便,成本较低;本设计移动底盘悬挂结构固定在盘体的上侧,脚轮透过盘体大圆孔固定在脚轮支架上,这种设计降低了移动底盘的重心,使机器人在送餐的过程中,行走更加平稳。本设计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安装方便,轮毂电机的扁轴随摆臂可以上下摆动,对移动底盘起到了良好的减震效果,并且这种脚轮以及减震结构的设计有效的降低了移动底盘的重心,使得送餐机器人在送餐的过程中更加平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送餐机器人移动底盘轴测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送餐机器人移动底盘另一轴测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一种送餐机器人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该移动地盘包括盘体1、两个驱动轮4、两个减震机构和两组从动轮5;所述两个驱动轮4分别设置在所述盘体1的两侧,每个驱动轮4通过一个减震机构与盘体1连接,每组所述从动轮5包括两个从动轮5,所述两组从动轮5分别对称安装于所述盘体1的底部前端两侧和底部后端两侧。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从动轮5为万向轮。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从动轮5顶端设有从动轮支架2,从动轮5通过从动轮支架2与盘体1连接。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每个所述驱动轮4内部设有轮毂电机。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支架3、减震器8、摆臂6、压板7、螺母9;所述支架3可拆卸的固定在盘体1上,支架3的一端与减震器8的一端连接,支架3的另一端与摆臂6的一端连接,减震器8的另一端与摆臂6连接,摆臂6的另一端处设有压板7,驱动轮(4)的一端设有扁轴,驱动轮4的扁轴设置在摆臂6与压板7连接处,并通过螺母9锁紧固定。本实施方式中:轮毂电机4的旋转扁轴径向由摆臂6和压板7夹死,扁轴轴向由扁轴止口和螺母9夹死,所述支架3固定在盘体1上,减震器和摆臂6和支架3均为铰接,减震器8两端都可以转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所述支架3为C字型的直角梯形框架,支架3的直腰设置在盘体1上,支架3的上底长度大于下底长度,支架3的上底设置在远离驱动轮4的一侧,且与减震器8的一端连接,支架3下底设置在靠近驱动轮4的一侧,且与摆臂6的一端连接。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七:所述减震器8的另一端与摆臂6的中部连接。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八:所述支架3、减震器8、摆臂6和压板7设置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且该平面与驱动轮4的轮轴方向垂直。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七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九:所述摆臂6的一端设有轴承,摆臂6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支架的另一端连接。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十:所述轴承10为塑料轴承,所述轴承由尼龙材料制成。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九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餐机器人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该移动地盘包括盘体(1)、两个驱动轮(4)、两个减震机构和两组从动轮(5);/n所述两个驱动轮(4)分别设置在所述盘体(1)的两侧,每个驱动轮(4)通过一个减震机构与盘体(1)连接,每组所述从动轮(5)包括两个从动轮(5),所述两组从动轮(5)分别对称安装于所述盘体(1)的底部前端两侧和底部后端两侧;/n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支架(3)、减震器(8)、摆臂(6)、压板(7)、螺母(9);/n所述支架(3)可拆卸的固定在盘体(1)上,支架(3)的一端与减震器(8)的一端连接,支架(3)的另一端与摆臂(6)的一端连接,减震器(8)的另一端与摆臂(6)连接,摆臂(6)的另一端处设有压板(7),驱动轮(4)的一端设有扁轴,驱动轮(4)的扁轴设置在摆臂(6)与压板(7)连接处,并通过螺母(9)锁紧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餐机器人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该移动地盘包括盘体(1)、两个驱动轮(4)、两个减震机构和两组从动轮(5);
所述两个驱动轮(4)分别设置在所述盘体(1)的两侧,每个驱动轮(4)通过一个减震机构与盘体(1)连接,每组所述从动轮(5)包括两个从动轮(5),所述两组从动轮(5)分别对称安装于所述盘体(1)的底部前端两侧和底部后端两侧;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支架(3)、减震器(8)、摆臂(6)、压板(7)、螺母(9);
所述支架(3)可拆卸的固定在盘体(1)上,支架(3)的一端与减震器(8)的一端连接,支架(3)的另一端与摆臂(6)的一端连接,减震器(8)的另一端与摆臂(6)连接,摆臂(6)的另一端处设有压板(7),驱动轮(4)的一端设有扁轴,驱动轮(4)的扁轴设置在摆臂(6)与压板(7)连接处,并通过螺母(9)锁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餐机器人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5)为万向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餐机器人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5)顶端设有从动轮支架(2),从动轮(5)通过从动轮支架(2)与盘体(1)连接。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瑞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