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巡检机器人移动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30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巡检机器人移动底盘,为了解决目前市面上巡检机器人挂载设备比较多,下层为行走底盘,上层还需要安装升降机构,这就造成了机器人重心偏高,底盘不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盘体有四个大圆孔,从动轮透过四个大圆孔固定在从动轮支架上,从动轮支架固定在底盘上侧,主动轮在盘体中间与电机直连,电机支架与摆臂固定,摆臂固定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固定在盘体上侧,本设计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将驱动模组以及从动轮全都固定在底盘上侧,降低了移动底盘重心,尤其对于巡检机器人挂载设备较多,质量较大,这种低重心移动底盘设计使巡检机器人行走更加沉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巡检机器人移动底盘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巡检机器人移动底盘。
技术介绍
随着对用电需求的提高,人们越发不能接受长时间停电,因而一旦出现故障,需要快速查找故障点并恢复故障区域。然而供电系统日趋复杂,一旦出现故障,工作人员需要在多个站房之间来回奔波排查,这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精力,并且配电房有辐射,对人的健康也有损害,这个时候配电房巡检机器人应运而生,每个机器人对应一个配电房,每日例行对设备进行各种巡视检查,达到代替人员进行巡视的功能,大大提升了设备的巡检效率。目前市面上巡检机器人挂载设备比较多,下层为行走底盘,上层还需要安装升降机构,这就造成了机器人重心偏高,底盘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是为了解决目前市面上巡检机器人挂载设备比较多,下层为行走底盘,上层还需要安装升降机构,这就造成了机器人重心偏高,底盘不稳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巡检机器人移动底盘。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巡检机器人移动底盘,它包括盘体、减震机构、驱动机构、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盘体中部的两端对称设有槽口,盘体的四角处均设有从动轮轮槽,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主动轮连接,驱动机构的壳体与减震机构连接,减震机构与盘体连接,两个所述主动轮对称设置在盘体的两端,每个从动轮均设置在盘体的一角,任意两个从动轮互相对称。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为变速电机。再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轮为万向轮。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轮通过“几”字形的从动轮支架设置在盘体的角端。再进一步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支架、摆臂、驱动机构支撑板、驱动机构支撑架和两套减震组件;所述减震支架呈“几”字形,减震支架的开口端跨过驱动机构的顶部,减震支架的开口端内部对称设置两组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竖向设置,两套减震组件的顶端均与减震支架连接,两套减震组件的底端通过驱动机构支撑板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驱动机构支撑板上方,驱动机构支撑架呈L形,驱动机构支撑架一端设置在主动轮和驱动机构之间并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支撑架的另一端设置在驱动机构上方,驱动机构支撑架的另一端与摆臂的一端连接,摆臂的另一端设置在盘体的中部。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器和两个U型支架,减震器的顶端通过上端的U型支架与减震支架连接,减震器的底端通过下端的U型支架与驱动机构支撑板连接。再进一步地,所述盘体中部设有摆臂座,两个所述摆臂的另一端均与摆臂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摆臂座包括摆臂座底板、两个转轴、两个轴承侧板和四个轴承;所述每个转轴均与摆臂的另一端连接,两个转轴于同一高度平行并列设置,每个转轴的一端分别通过轴承与一个轴承侧板连接,每个转轴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轴承与另一个轴承侧板连接,两个轴承侧板均固定在摆臂座底板上。再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为“D”形轴,转轴平面端向上设置,并与摆臂的另一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摆臂呈“Z”字形,其上侧与驱动机构支撑架固定,下侧与转轴固定。有益效果:该巡检机器人移动底盘安装有减震器,可以适应不同路况的地面,电机支架、从动轮支架、电机支架、摆臂都是用钣金做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从动轮、轴承座,悬挂机构都安装在盘体的上侧,降低了巡检机器人的整体重心,本设计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将驱动模组以及从动轮全都固定在底盘上侧,降低了移动底盘重心,尤其对于巡检机器人挂载设备较多,质量较大,这种低重心移动底盘设计使巡检机器人行走更加沉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轴测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它包括盘体1、减震机构、驱动机构8、主动轮7和从动轮4;所述盘体1中部的两端对称设有槽口,盘体1的四角处均设有从动轮轮槽,所述驱动机构8的输出端与主动轮7连接,驱动机构8的壳体与减震机构连接,减震机构与盘体1连接,两个所述主动轮7对称设置在盘体1的两端,每个从动轮4均设置在盘体1的一角,任意两个从动轮4互相对称。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驱动机构8为变速电机。其他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从动轮4为万向轮。其他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所述从动轮4通过“几”字形的从动轮支架2设置在盘体1的角端。其他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支架17、摆臂10、驱动机构支撑板、驱动机构支撑架5和两套减震组件;所述减震支架17呈“几”字形,减震支架17的开口端跨过驱动机构的顶部,减震支架17的开口端内部对称设置两组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竖向设置,两套减震组件的顶端均与减震支架17连接,两套减震组件的底端通过驱动机构支撑板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驱动机构支撑板上方,驱动机构支撑架5呈L形,驱动机构支撑架5一端设置在主动轮7和驱动机构8之间并与驱动机构8连接,驱动机构支撑架5的另一端设置在驱动机构8上方,驱动机构支撑架5的另一端与摆臂10的一端连接,摆臂10的另一端设置在盘体1的中部。其他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器18和两个U型支架16,减震器18的顶端通过上端的U型支架16与减震支架17连接,减震器18的底端通过下端的U型支架16与驱动机构支撑板连接。其他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七:所述盘体1中部设有摆臂座,两个所述摆臂10的另一端均与摆臂座连接。其他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六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八:所述摆臂座包括摆臂座底板11、两个转轴12、两个轴承侧板14和四个轴承13;所述每个转轴12均与摆臂10的另一端连接,两个转轴12于同一高度平行并列设置,每个转轴12的一端分别通过轴承13与一个轴承侧板14连接,每个转轴12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轴承13与另一个轴承侧板14连接,两个轴承侧板14均固定在摆臂座底板11上。其他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七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九:所述转轴12为“D”形轴,转轴12平面端向上设置,并与摆臂10的另一端连接。其他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八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十:所述摆臂10呈“Z”字形,其上侧与驱动机构支撑架5固定,下侧与转轴12固定。其他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九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巡检机器人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盘体(1)、减震机构、驱动机构(8)、主动轮(7)和从动轮(4);/n所述盘体(1)中部的两端对称设有槽口,盘体(1)的四角处均设有从动轮轮槽,/n所述驱动机构(8)的输出端与主动轮(7)连接,驱动机构(8)的壳体与减震机构连接,减震机构与盘体(1)连接,两个所述主动轮(7)对称设置在盘体(1)的两端,每个从动轮(4)均设置在盘体(1)的一角,任意两个从动轮(4)互相对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巡检机器人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盘体(1)、减震机构、驱动机构(8)、主动轮(7)和从动轮(4);
所述盘体(1)中部的两端对称设有槽口,盘体(1)的四角处均设有从动轮轮槽,
所述驱动机构(8)的输出端与主动轮(7)连接,驱动机构(8)的壳体与减震机构连接,减震机构与盘体(1)连接,两个所述主动轮(7)对称设置在盘体(1)的两端,每个从动轮(4)均设置在盘体(1)的一角,任意两个从动轮(4)互相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巡检机器人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8)为变速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巡检机器人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4)为万向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巡检机器人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4)通过“几”字形的从动轮支架(2)设置在盘体(1)的角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巡检机器人移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支架(17)、摆臂(10)、驱动机构支撑板、驱动机构支撑架(5)和两套减震组件;
所述减震支架(17)呈“几”字形,减震支架(17)的开口端跨过驱动机构的顶部,减震支架(17)的开口端内部对称设置两组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竖向设置,两套减震组件的顶端均与减震支架(17)连接,两套减震组件的底端通过驱动机构支撑板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驱动机构支撑板上方,驱动机构支撑架(5)呈L形,驱动机构支撑架(5)一端设置在主动轮(7)和驱动机构(8)之间并与驱动机构(8)连接,驱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东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瑞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