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房车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70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4
本申请涉及房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整体式房车顶盖,其包括顶板,顶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挡水凸棱,顶板的一端设有位于两条挡水凸棱之间的阻水凸棱;挡水凸棱的长度方向与阻水凸棱的长度方向垂直。两条挡水凸棱之间设有若干与顶板连接的加强凸棱;加强凸棱的长度方向与挡水凸棱的长度方向平行,加强凸棱靠近阻水凸棱的一端与阻水凸棱之间形成汇流槽,相邻加强凸棱之间形成导流槽。挡水凸棱和阻水凸棱将顶板上的雨水引流到指定位置后,雨水脱离顶板,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本申请具有雨水利用率高、收集效率高、节约水资源、绿色环保和提高了房车的使用舒适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整体式房车顶盖
本申请涉及房车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整体式房车顶盖。
技术介绍
房车是一种兼具房与车两大功能的车种,通常房车上配置有卧具、炉具、桌椅、空调和电视等设备,集衣食住行于一身,是自驾旅行的最佳车辆。而在房车的使用中,专利技术人发现房车的顶盖具有较好的排雨性能,但不利于收集雨水,造成雨水资源浪费,环保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雨水利用率,节约水资源,绿色环保,本申请提供一种整体式房车顶盖。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整体式房车顶盖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整体式房车顶盖,包括顶板,所述顶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挡水凸棱,所述顶板的一端设有位于两条所述挡水凸棱之间的阻水凸棱;所述挡水凸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阻水凸棱的长度方向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凸棱位于顶板的两侧,具有阻挡水流的作用,使顶板上的雨水不易从顶板的两侧脱离顶板。两条挡水凸棱之间的水流与阻水凸棱接触后,又受到阻水凸棱阻挡,从阻水凸棱与挡水凸棱之间的空隙流走。由于顶板上的水流流出的位置相对固定,因此在水流流出的位置预设用于盛装雨水的容器即可对雨水进行收集。提高雨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绿色环保。可选的,两条所述挡水凸棱之间设有若干与所述顶板连接的加强凸棱;所述加强凸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挡水凸棱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加强凸棱靠近所述阻水凸棱的一端与阻水凸棱之间形成汇流槽,相邻所述加强凸棱之间形成导流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凸棱具有提高顶板强度的作用。此外,若干加强凸棱形成的导流槽有助于对顶板上的水流进行分流,避免水流统一向一侧流动,越过挡水凸棱,从顶板的两侧流失。可选的,所述加强凸棱的上表面呈弧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设置的加强凸棱有利于雨水的收集。当雨水击打在弧形设置的加强凸棱上时,不易飞溅过远。从而使顶板上积蓄有更多的雨水,提高雨水的收集效率,节约水资源,绿色环保。可选的,所述顶板远离所述阻水凸棱的一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倾斜板,所述第一倾斜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倾斜板,所述第二倾斜板远离所述第一倾斜板的一侧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三倾斜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倾斜板、第二倾斜板和第三倾斜板均倾斜设置,减少空气阻力,使房车行驶时,外界阻力小。减少油耗和电耗,节约能源。可选的,所述第一倾斜板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角度小于所述第二倾斜板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角度;所述第二倾斜板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角度小于所述第三倾斜板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角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房车内的空间面积,从而提高了房车的使用舒适度。可选的,所述第一倾斜板上开设有天窗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天窗通槽用于安装天窗,便于房车内部透光,提高房车的使用舒适度。可选的,所述顶板远离所述挡水凸棱的侧面上设有隔热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层降低房车内部热量与外界热量的交换效率,使房车内部开空调后,温度不易急剧下降。从而减少空调的开启时间,节能环保。可选的,所述隔热层远离顶板的侧面连接有减噪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噪层具有减小噪声的作用,一方面减少外界传到房车内部的噪音,提高房车的使用舒适度;一方面减少房车内部传到外界的噪音,绿色环保。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挡水凸棱和阻水凸棱将顶板上的雨水引流到指定位置后,雨水脱离顶板,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绿色环保;2.加强凸棱形成的导流槽有助于对顶板上的水流进行分流,避免水流统一向一侧流动,越过挡水凸棱,从顶板的两侧流失,提高了雨水的收集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整体式房车顶盖安装到房车车体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整体式房车顶盖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顶板;2、挡水凸棱;3、阻水凸棱;4、加强凸棱;41、导流槽;42、汇流槽;5、第一倾斜板;51、天窗通槽;6、第二倾斜板;7、第三倾斜板;8、隔热层;9、减噪层;10、车体。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整体式房车顶盖。参照图1,整体式房车顶盖包括顶板1、挡水凸棱2、阻水凸棱3和加强凸棱4。顶板1用于与房车车体10的上端连接,将车体10内部与车体10外界分隔。挡水凸棱2和阻水凸棱3均具有挡水作用,便于将顶板1上的雨水引流到指定位置,从而便于人们对雨水进行收集。加强凸棱4一方面便于提高顶板1的强度,一方面便于提高雨水的收集效率,从而便于人们收集到更多的雨水,对雨水进行利用,提高雨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节能环保。参照图1,挡水凸棱2设置有两个,两个挡水凸棱2分别与顶板1上表面的两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顶板1的上表面即顶板1远离车体10一侧的侧面。挡水凸棱2的纵截面呈矩形,且挡水凸棱2的长度方向与顶板1的长度方向平行。参照图1,阻水凸棱3位于两个挡水凸棱2之间,且与顶板1上表面的一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人们对雨水进行收集,在将顶板1安装到车体10中时,使阻水凸棱3位于靠近车尾的一端。阻水凸棱3的长度方向与挡水凸棱2的长度方向垂直,且阻水凸棱3与挡水凸棱2之间留有用于供水流脱离顶板1的空隙。雨天时,雨水落到顶板1上,受到挡水凸棱2的阻挡,从挡水凸棱2与阻水凸棱3之间的空隙脱离顶板1。人们在雨水脱离顶板1的位置放置集雨装置即可对雨水进行收集。参照图1,加强凸棱4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加强凸棱4相互平行设置且均位于两个挡水凸棱2之间。加强凸棱4的长度方向与挡水凸棱2的长度方向平行。加强凸棱4靠近阻水凸棱3的一端与阻水凸棱3之间形成汇流槽42,相邻加强凸棱4之间形成导流槽41。雨水落到顶板1上后,分别进入到各个导流槽41中,沿导流槽41流动到汇流槽42中,而后从挡水凸棱2与阻水凸棱3之间的空隙脱离顶板1。加强凸棱4的上表面呈弧形设置,使雨水与加强凸棱4接触后,不易溅射到顶板1之外,有助于提高雨水的收集效率。参照图2,顶板1远离加强凸棱4的侧面上连接有隔热层8,隔热层8降低车内温度与车外温度的交换效率。隔热层8远离顶板1的侧面连接有减噪层9,减噪层9有助于减小噪音的传播,提高整体式房车顶盖的环保性能。参照图1,顶板1远离阻水凸棱3的一端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一倾斜板5,第一倾斜板5远离顶板1的一侧连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倾斜板6,第二倾斜板6远离第一倾斜板5的一侧连接有第三倾斜板7。第一倾斜板5、第二倾斜板6和第三倾斜板7均向远离加强凸棱4的方向倾斜,且第一倾斜板5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角度小于第二倾斜板6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角度;第二倾斜板6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角度小于第三倾斜板7与水平面之间的锐角角度。第一倾斜板5上开设有天窗通槽51,便于安装天窗,提高房车的舒适度。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整体式房车顶盖的实施原理为:雨天时,雨水落到顶板1上,进入到各个导流槽41中。由于受到挡水凸棱2、阻水凸棱3和若干加强凸棱4的限制,水流沿导流槽41流动到汇流槽42中。多股水流在汇流槽42汇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整体式房车顶盖,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挡水凸棱(2),所述顶板(1)的一端设有位于两条所述挡水凸棱(2)之间的阻水凸棱(3);所述挡水凸棱(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阻水凸棱(3)的长度方向垂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整体式房车顶盖,包括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挡水凸棱(2),所述顶板(1)的一端设有位于两条所述挡水凸棱(2)之间的阻水凸棱(3);所述挡水凸棱(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阻水凸棱(3)的长度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房车顶盖,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挡水凸棱(2)之间设有若干与所述顶板(1)连接的加强凸棱(4);所述加强凸棱(4)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挡水凸棱(2)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加强凸棱(4)靠近所述阻水凸棱(3)的一端与阻水凸棱(3)之间形成汇流槽(42),相邻所述加强凸棱(4)之间形成导流槽(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体式房车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凸棱(4)的上表面呈弧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房车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远离所述阻水凸棱(3)的一端连接有倾斜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琦张建华卢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霍夫勒苏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