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拆卸互换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53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拆卸互换模具,包括前模组件、后模组件以及设置于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中的模腔、前快速拆卸件和后快速拆卸件;前模组件包括安装板、前面板和前模仁,前模仁与前模仁安装部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前模仁凸条,前模仁凸条卡设在前模仁卡槽中,前快速拆卸件与前模仁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凸条,前模仁与前快速拆卸件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凸条卡设在第一卡槽中;后模组件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后模板、方铁、底板、隔热板和后面板;后快速拆卸件与后模仁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凸条,后模仁与后快速拆卸件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凸条卡设在第二卡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模具的利用率较高,较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拆卸互换模具
本技术属于模具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拆卸互换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具有特定的内腔形状,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现有的模具在装配完成后,因为无法更换模仁,只能生产单一的产品,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更换模仁的快速拆卸互换模具。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快速拆卸互换模具,包括前模组件、后模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中的模腔、前快速拆卸件和后快速拆卸件;所述前模组件包括安装板、前面板和前模仁,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前面板堆叠设置,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处设有与所述模腔相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前面板沿朝向所述后模组件方向延伸设有前模仁安装部,所述前模仁安装部与所述前模仁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前模仁卡槽,所述前模仁与所述前模仁安装部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前模仁凸条,所述前模仁凸条卡设在所述前模仁卡槽中,所述前快速拆卸件与所述前模仁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凸条,所述前模仁与所述前快速拆卸件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条卡设在第一卡槽中;所述后模组件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后模板、方铁、底板、隔热板和后面板,所述后模板沿朝向所述前模组件方向延伸设有后模仁安装部,所述后模仁安装部与所述后模仁相对的表面开设有后模仁卡槽,所述后模仁与所述后模仁安装部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后模仁凸条,所述后模仁凸条卡设在所述后模仁卡槽中;所述后快速拆卸件与所述后模仁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凸条,所述后模仁与所述后快速拆卸件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凸条卡设在所述第二卡槽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前面板通过螺丝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快速拆卸件上设有把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顶棍柱,所述顶棍柱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后面板、隔热板、底板与顶针板连接,所述顶针板穿设在所述方铁中,所述顶棍柱的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底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针板与所述后模板通过滚珠中托司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吊模量,所述吊模梁通过螺丝分别与前面板和后面板连接,所述吊模梁上设有吊环。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将前快速拆卸件和后快速拆卸件拆卸下来即可快速更换前模仁和后模仁,操作方便,并且前快速拆卸件和后快速拆卸件易于拆卸,方便前模仁和后模仁的更换,使得模具的利用率较高,较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快速拆卸互换模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快速拆卸互换模具的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快速拆卸互换模具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快速拆卸互换模具。如图1至图3所示,该快速拆卸互换模具包括前模组件、后模组件、设置在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中的模腔、前快速拆卸件3、后快速拆卸件4和吊模梁5。前模组件包括安装板11、前面板12和前模仁13。安装板11与前面板12堆叠设置,且安装板11与前面板12通过螺丝连接。安装板11上设有定位环111。定位环111穿设在安装板11中,并通过螺丝与前面板12连接。定位环111处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模腔相连通。前模仁13安装在前面板12上。具体地,前模仁13的侧边设有前模仁凸条131。前面板12沿朝向后模板22方向延伸设有前模仁安装部121。前模仁安装部121内开设有与前模仁凸条131相配合的前模仁卡槽。前模仁凸条131卡设在前模仁卡槽中,由此将前模仁13安装在前面板12上。前快速拆卸件3与前模仁13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凸条31。前模仁13与前快速拆卸件3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与第一凸条31相配合的第一卡槽。前快速拆卸件3的第一凸条31卡设在前模仁13的第一卡槽中。由此前使快速拆卸件3与前模仁13相连接。将前快速拆卸件3从前模仁13上拆卸下来,即可将原前模仁13拆卸下来,换取新的前模仁13。为了便于装配和拆卸前快速拆卸件3,前快速拆卸件3上设有第一把手32。后模组件包括后模仁21、后模板22、底板23、隔热板24、后面板25和方铁26。后模仁21和前模仁13堆叠设置。后模板22朝向前面板12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后模仁安装部221。后模仁安装部221与后模仁21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后模仁卡槽。后模仁21与后模仁安装部221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与后模仁卡槽相配合的后模仁凸条211。后模仁凸条211卡设在后模仁卡槽中。后快速拆卸件4与后模仁21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凸条41。后模仁21与后快速拆卸件4相对的表面上设有与第二凸条41相配合的第二卡槽。后快速拆卸件4的第二凸条41的卡设在后模仁21的第二卡槽中。将后快速拆卸件4从后模仁21上拆卸下来,即可将原后模仁21拆卸下来,换取新的后模仁21。为了便于装配和拆卸后快速拆卸件4,后快速拆卸件4上设有第二把手42。后模板22和方铁26堆叠设置。方铁26和隔热板24堆叠设置。方铁26和隔热板24通过螺丝连接。隔热板24与后面板25堆叠设置。顶棍柱71的一端部依次穿过后面板25、隔热板24、底板23与顶针板72相连接。顶棍柱71的另一端突出于所述底板23。顶针板72卡设在方铁26中。顶棍柱71与顶针板72相连接的端部的直径小于顶棍柱71主体的直径,由此便于顶棍柱71与顶针板72的连接。顶针板72与后模板22通过滚珠中托司6连接。具体地,导套穿设在顶针板72中,导柱的端部分别与后模板22和底板23连接。由此,在顶针板72顶出时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前快速拆卸件3和后快速拆卸件4还可以相连接。由此,便于前快速拆卸件3和后快速拆卸件4同时拆卸,一次性更换前模仁13和后模仁21。吊模梁5通过螺丝分别与前面板12和后面板25连接。吊模梁5上设有吊环51。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很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拆卸互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组件、后模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中的模腔、前快速拆卸件和后快速拆卸件;/n所述前模组件包括安装板、前面板和前模仁,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前面板堆叠设置,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处设有与所述模腔相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前面板沿朝向所述后模组件方向延伸设有前模仁安装部,所述前模仁安装部与所述前模仁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前模仁卡槽,所述前模仁与所述前模仁安装部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前模仁凸条,所述前模仁凸条卡设在所述前模仁卡槽中,/n所述前快速拆卸件与所述前模仁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凸条,所述前模仁与所述前快速拆卸件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条卡设在第一卡槽中;/n所述后模组件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后模板、方铁、底板、隔热板和后面板,所述后模板沿朝向所述前模组件方向延伸设有后模仁安装部,所述后模仁安装部与所述后模仁相对的表面开设有后模仁卡槽,所述后模仁与所述后模仁安装部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后模仁凸条,所述后模仁凸条卡设在所述后模仁卡槽中;/n所述后快速拆卸件与所述后模仁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凸条,所述后模仁与所述后快速拆卸件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凸条卡设在所述第二卡槽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拆卸互换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组件、后模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前模组件和后模组件中的模腔、前快速拆卸件和后快速拆卸件;
所述前模组件包括安装板、前面板和前模仁,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前面板堆叠设置,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处设有与所述模腔相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前面板沿朝向所述后模组件方向延伸设有前模仁安装部,所述前模仁安装部与所述前模仁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前模仁卡槽,所述前模仁与所述前模仁安装部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前模仁凸条,所述前模仁凸条卡设在所述前模仁卡槽中,
所述前快速拆卸件与所述前模仁相对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凸条,所述前模仁与所述前快速拆卸件相对的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条卡设在第一卡槽中;
所述后模组件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后模板、方铁、底板、隔热板和后面板,所述后模板沿朝向所述前模组件方向延伸设有后模仁安装部,所述后模仁安装部与所述后模仁相对的表面开设有后模仁卡槽,所述后模仁与所述后模仁安装部相对的表面上设有后模仁凸条,所述后模仁凸条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金栢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