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啉酮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241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吡咯啉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吡咯啉酮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专利属于药物合成领域,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吡咯啉酮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吡咯啉酮是格列美脲,胆红素,胆绿素,藻蓝素等药物和食品添加剂的重要结构片段。对于此类化合物的合成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1)对甲苯磺酰基吡咯法:该方法(Monatsh.Chem.,2014,145,5,775-789)以对甲苯磺酰基吡咯为原料,经溴代,水解,还原等步骤得到吡咯啉酮化合物,水解过程中要使用大量三氟乙酸,污染大,还原使用硼氢化钠,成本较高。2)吡咯酰胺法:该方法(J.Org.Chem.2006,71,6678-6681)以吡咯酰胺为原料,经氢化铝锂还原生成吡咯醛,再经过氧化氢氧化生成吡咯啉酮,该方法使用的氢化铝锂不但价格高,而且使用中十分危险,不适合工业化生产。3)乙基乙酰乙酸乙酯法该方法(TetrahedronLett.,2003,44,4853-4855)以乙基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氰化钠加成,催化氢化和水解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吡咯啉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吡咯啉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其中,R1选自C1~C5烷氧基、苄氧基、C1~C5烷基和苯基中的一种;R2,R3分别独立地选自氢、C1~C5烷基、C1~C5烷氧基、C1~C5烷硫基、C1~C5烷亚磺酰基、C1~C5烷磺酰基、不同取代的苯基、不同取代的苯氧基、不同取代的苯硫基、不同取代的苯亚磺酰基和不同取代的苯磺酰基中的一种;n1,n2取自1~5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咯啉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3为氢,n1为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吡咯啉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n2为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吡咯啉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选自如下结构式中的一种: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吡咯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由式6所示化合物反应制备得到,反应式如下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吡咯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由式6化合物在溶剂中经过碱催化制备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吡咯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式6化合物制备式1化合物步骤中,所使用的溶剂选自四氢呋喃、甲醇、乙醇、水、丙酮、DMF和DMSO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叔丁醇钠、DBU和二甲氨基吡啶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吡咯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6所示化合物由式5化合物反应制备得到,反应式如下所示:



其中,R1选自C1~C5烷氧基、苄氧基、C1~C5烷基和苯基中的一种;R2,R3分别独立地选自氢、C1~C5烷基、C1~C5烷氧基、C1~C5烷硫基、C1~C5烷亚磺酰基、C1~C5烷磺酰基、不同取代的苯基、不同取代的苯氧基、不同取代的苯硫基、不同取代的苯亚磺酰基和不同取代的苯磺酰基中的一种;n1,n2取自1~5的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吡咯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5所示化合物在溶剂中经碱催化与酸酐或酰氯反应生成式6所示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吡咯啉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5所示化合物在溶剂中经碱催化与酸酐或酰氯反应生成式6所示化合物步骤中,所述的碱选自三乙胺、吡啶、二甲氨基吡啶、二异丙基乙胺、碳酸钠、碳酸钾和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选自二氯甲烷、氯仿、四氢呋喃、丙酮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发普石聿新陈发凯
申请(专利权)人:百顺药业有限公司武汉大鹏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