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金相抛光机方形试样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29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相抛光机方形试样夹持装置,包括圆柱底座、圆柱上座、梅花形手柄、上顶块、上限位螺柱、侧顶块和侧顶紧螺柱,圆柱底座在底面上开有六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矩形孔,用于安放方形试样,上限位螺柱穿过圆柱上座与上顶块相连,通过调节上限位螺柱控制上顶块上下移动,实现在高度方向对试样限位,通过调节侧顶紧螺柱控制侧顶块径向移动,压紧试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夹持装置结构简单,试样装夹方便,可同时装夹六个试样,抛光效率高,并且该装置手持方便,避免了试样棱角对操作者手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相抛光机方形试样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相制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金相抛光机方形试样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金相检验技术是分析金属材料缺陷与组织的一种重要方法,而金相试样的制备是金相检验技术中的关键环节。无论是从实际的零部件上截取下来,还是直接制作的实验样品,方形试样和圆柱形试样是最为常见的金相试样。另外,在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与涂层的研究时,也往往选择方形试样作为基底,在表面处理前常常需要对方形试样基底进行表面抛光处理。由于方形试样棱角多,在手持方形试样进行机械抛光的过程中,手指不可避免地受到试样棱角的反作用力而感到疼痛,且由于试样的尺寸通常较小,拿持极不方便,甚至拿持不稳,在抛光机转盘的高速旋转作用下,试样很容易飞出,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相抛光机方形试样夹持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金相抛光机方形试样夹持装置,包括圆柱底座、圆柱上座、梅花形手柄、上顶块、上限位螺柱、侧顶块和侧顶紧螺柱;圆柱底座在底面上开有六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矩形孔,用于安放方形试样;上限位螺柱穿过圆柱上座与上顶块相连,通过调节上限位螺柱控制上顶块上下移动,实现在高度方向对试样限位;通过调节侧顶紧螺柱控制侧顶块径向移动,压紧试样。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底座分别在圆柱面上开有六对侧向螺纹孔和在上底面开有两个定位孔,侧向螺纹孔用于安装侧顶紧螺柱,圆柱底座与圆柱上座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焊接前通过定位孔固定二者的相对位置。进一步地,所述圆柱上座在底面位置开有六对纵向螺纹孔和六个光孔,纵向螺纹孔用于安装上限位螺柱,光孔用于在抛光过程中通冷却水和添加抛光研磨介质,圆柱上座与梅花形手柄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进一步地,夹持装置所有组成部件的材质均为不锈钢。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一种金相抛光机方形试样夹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金相抛光机方形试样夹持装置结构十分简单,且试样的装卸很方便,通过调节上端和侧向的螺柱就可以实现对方形试样的位置限定和紧固;本装置可安装6个方形试样同时进行抛光,效率高;由于试样的下底面与本装置底座的下底面处于同一个平面,在抛光过程中,试样下底面与底座下底面同时与抛光盘接触,大的接触面积使得试样抛光面的平整度高;本装置上座中设计的补给孔有利于在抛光过程中补给冷却水和抛光研磨介质,而且补给的物质直接对准试样,浪费少;由于本装置自身具有一定重量,在抛光时,抛光试样不会被甩出,操作者只需用手轻轻扶住装置最上端的梅花形手柄即可,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也可以通过一个辅助的箍套住本装置实现自动抛光;本装置材质全部为不锈钢,表面耐蚀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方形试样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夹持装置中的圆柱底座的三维视图。图3为本技术夹持装置中的圆柱上座的三维视图。图4为本技术夹持装置中的梅花形手柄的三维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方形试样夹持装置的三维视图。图6本技术的方形试样夹持装置的三维剖视图。图中,1-圆柱底座,11-矩形孔,12-侧向螺纹孔,13-定位孔,2-圆柱上座,21-纵向螺纹孔,22-补给孔,3-梅花形手柄,4-上顶块,5-上限位螺柱,6-侧顶块,7-侧顶紧螺柱,8-方形试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功用及优点。须知,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侧”、“纵向”、“周向”、“径向”、“底面”、“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再者,本技术的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不是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用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本技术提供一种金相抛光机方形试样夹持装置,如图1-6所示,包括圆柱底座1、圆柱上座2、梅花形手柄3、上顶块4、上限位螺柱5、侧顶块6和侧顶紧螺柱7。圆柱底座1在底面上开有六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矩形孔11,用于安放方形试样8。圆柱底座1还分别在圆柱面上开有六对侧向螺纹孔12和在上底面开有两个定位孔13,侧向螺纹孔12用于安装侧顶紧螺柱7,圆柱底座1与圆柱上座2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焊接前通过定位孔13固定二者的相对位置。圆柱上座2在底面位置开有六对纵向螺纹孔21和六个光孔22,纵向螺纹孔21用于安装上限位螺柱5,光孔22用于在抛光过程中通冷却水和添加抛光研磨介质,圆柱上座2与梅花形手柄3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上限位螺柱5穿过圆柱上座2与上顶块4相连,通过调节上限位螺柱5控制上顶块4上下移动,实现在高度方向对试样8限位;通过调节侧顶紧螺柱7控制侧顶块6径向移动,压紧试样8。夹持装置所有组成部件的材质均为不锈钢。本实施例的工作方式为,在水平台面上将方形试样8放入圆柱底座1中的矩形孔11内,试样需要抛光的表面朝下,保证方形试样8的抛光表面与圆柱底座1的下底面平齐;然后,旋转上限位螺柱5,控制上顶块4向下移动,直至顶到方形试样8的上表面;接下来再旋转侧顶紧螺柱7,控制侧顶块6径向向内移动,压紧方形试样8;最后,提起梅花形手柄3将夹持装置连同安装好的试样放在抛光机的抛光盘上进行抛光,抛光方形试样8的下表面连同圆柱底座1的下表面受抛光盘的摩擦与磨损作用得到抛光。在抛光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连续或者间隔性地将冷却水通入补给孔22中,也可以通过补给孔22添加金刚石抛光液、抛光膏、抛光粉等研磨介质。上述实施例仅是例示性地说明了本技术的结构、功用及工作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和等同替换,仍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相抛光机方形试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底座(1)、圆柱上座(2)、梅花形手柄(3)、上顶块(4)、上限位螺柱(5)、侧顶块(6)和侧顶紧螺柱(7);圆柱底座(1)在底面上开有六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矩形孔(11),用于安放方形试样(8);上限位螺柱(5)穿过圆柱上座(2)与上顶块(4)相连,通过调节上限位螺柱(5)控制上顶块(4)上下移动,实现在高度方向对试样(8)限位;通过调节侧顶紧螺柱(7)控制侧顶块(6)径向移动,压紧试样(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相抛光机方形试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底座(1)、圆柱上座(2)、梅花形手柄(3)、上顶块(4)、上限位螺柱(5)、侧顶块(6)和侧顶紧螺柱(7);圆柱底座(1)在底面上开有六个周向均匀分布的矩形孔(11),用于安放方形试样(8);上限位螺柱(5)穿过圆柱上座(2)与上顶块(4)相连,通过调节上限位螺柱(5)控制上顶块(4)上下移动,实现在高度方向对试样(8)限位;通过调节侧顶紧螺柱(7)控制侧顶块(6)径向移动,压紧试样(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相抛光机方形试样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底座(1)分别在圆柱面上开有六对侧向螺纹孔(12)和在上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鲜广蒋繁郭智兴范洪远熊计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