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油离合器的壳体用打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29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油离合器的壳体用打磨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操作台的上方靠后侧连接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的顶板上且对应两侧传动螺母的位置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侧所述传动螺母的外侧且位于对应侧移动槽的内部均套设有移动块,左侧所述移动块的下方连接有左移动壳体,右侧所述移动块的下方连接有右移动壳体,所述左移动壳体和右移动壳体均为L型结构设置。能够在打磨时使打磨空间呈现封闭状态,避免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碎屑飞溅的问题发生,提高打磨时的安全性,而且还能够在不打磨时使打磨空间呈现封闭状态,避免灰尘以及水分进入,延长打磨组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油离合器的壳体用打磨装置
本技术属于硅油离合器零部件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硅油离合器的壳体用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硅油离合器,用硅油作为介质,利用硅油剪切粘力传递扭矩,风扇的转速是考虑在使用条件最恶劣时保证发动机不过热的条件下设计的,因此,在车辆通常行驶过程中,应该把风扇的转速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这样才能降低噪声,提高发动机经济性。硅油离合器通常由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其中,壳体在生产时需要进行打磨,以保证尺寸的精准,且两个壳体之间能完美的配合,虽然现有金属工件的生产打磨装置的生产工艺正在日渐成熟,但仍有部分不足待改进。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随着安全生产的要求,现有硅油离合器用的壳体在生产中打磨装置一般没有设置防护结构,导致打磨过程中容易出现产生的碎屑飞溅的情况,从而导致对工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影响,降低了打磨时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改进打磨装置,满足生产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硅油离合器的壳体用打磨装置,具有提高打磨时的安全性、延长打磨组件的使用寿命以及低噪音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油离合器的壳体用打磨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夹持组件,所述操作台的上方靠后侧连接有L型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板的上方中间位置连接有打磨组件,所述L型支撑板的顶板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头螺杆,所述L型支撑板的顶板一侧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双头螺杆的一端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端连接,所述双头螺杆的两侧均移动连接有传动螺母,所述L型支撑板的顶板上且对应两侧传动螺母的位置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侧所述传动螺母的外侧且位于对应侧移动槽的内部均套设有移动块,左侧所述移动块的下方连接有左移动壳体,右侧所述移动块的下方连接有右移动壳体,所述左移动壳体和右移动壳体均为L型结构设置,所述左移动壳体的前板靠近右移动壳体的一侧以及右移动壳体的前板靠近左移动壳体的一侧均连接有观察窗。优选的,所述双头螺杆上的两段螺纹走向相反。优选的,所述左移动壳体和右移动壳体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连接垫片。优选的,所述左移动壳体包括微孔板、吸音棉、空腔和钣金面板,所述微孔板的外侧设置有钣金面板,所述微孔板与钣金面板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填充有吸音棉,所述微孔板与吸音棉以及吸音棉与钣金面板间均通过胶水连接。优选的,所述微孔板和钣金面板的厚度小于吸音棉的厚度。优选的,所述右移动壳体的结构与左移动壳体的结构组成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减速电机、双头螺杆、移动槽、传动螺母、移动块、左移动壳体、右移动壳体和观察窗,结构间的相互配合,不妨碍打磨组件的正常打磨工作,同时还能够在打磨时使打磨空间呈现封闭状态,避免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碎屑飞溅的问题发生,提高打磨时的安全性,而且还能够在不打磨时使打磨空间呈现封闭状态,避免灰尘以及水分进入,延长打磨组件的使用寿命。左移动壳体和右移动壳体的上下两侧均设置连接垫片,能够避免左移动壳体和右移动壳体与L型支撑板和操作台间发生移动摩擦,从而延长左移动壳体和右移动壳体的使用寿命。左移动壳体和右移动壳体均由微孔板、吸音棉和钣金面板构成,因此打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会由微孔板进入吸音棉中,由吸音棉对噪音进行初步吸附,钣金面板可对未吸附完全的噪音进行隔绝,避免噪音向外传递,提高打磨时的安静度,避免噪音对工作人员的听觉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打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不打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剖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3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左移动壳体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腿;2、操作台;3、L型支撑板;4、左移动壳体;41、微孔板;42、吸音棉;43、空腔;44、钣金面板;5、右移动壳体;6、观察窗;7、夹持组件;8、连接垫片;9、打磨组件;10、传动螺母;11、移动槽;12、双头螺杆;13、移动块;14、减速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硅油离合器的壳体用打磨装置,包括操作台2,操作台2的下方四角均连接有支撑腿1,操作台2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夹持组件7,操作台2的上方靠后侧连接有L型支撑板3,L型支撑板3的上方中间位置连接有打磨组件9,L型支撑板3的顶板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头螺杆12,L型支撑板3的顶板一侧安装有减速电机14,双头螺杆12的一端与减速电机14的输出轴端连接,双头螺杆12的两侧均移动连接有传动螺母10,L型支撑板3的顶板上且对应两侧传动螺母10的位置均开设有移动槽11,两侧传动螺母10的外侧且位于对应侧移动槽11的内部均套设有移动块13,左侧移动块13的下方连接有左移动壳体4,右侧移动块13的下方连接有右移动壳体5,左移动壳体4和右移动壳体5均为L型结构设置,左移动壳体4的前板靠近右移动壳体5的一侧以及右移动壳体5的前板靠近左移动壳体4的一侧均连接有观察窗6。双头螺杆12上的两段螺纹走向相反,使两个移动块13在双头螺杆12转动过程中具有向相反方向移动的功能。左移动壳体4和右移动壳体5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连接垫片8,能够避免左移动壳体4和右移动壳体5与L型支撑板3和操作台2间发生移动摩擦。左移动壳体4包括微孔板41、吸音棉42、空腔43和钣金面板44,微孔板41的外侧设置有钣金面板44,微孔板41与钣金面板44间形成空腔43,空腔43的内部填充有吸音棉42,微孔板41与吸音棉42以及吸音棉42与钣金面板44间均通过胶水连接,使左移动壳体4具有降噪的功能。微孔板41和钣金面板44的厚度小于吸音棉42的厚度,较厚的吸音棉42,能够吸附更多的噪音,从而使左移动壳体4具有更好的的降噪功能。右移动壳体5的结构与左移动壳体4的结构组成相同,使右移动壳体5具有与左移动壳体4相同的降噪功能。本技术中夹持组件7的结构为现有常用部件,在此不做过多累述。本技术中打磨组件9包括打磨电机和打磨盘,原理为:打磨电机带动打磨盘转动,从而使打磨盘对硅油离合器零部件进行打磨。打磨前,将待打磨的硅油离合器零部件通过夹持组件7固定在操作台2上,再通过减速电机14驱动双头螺杆12正向旋转,双头螺杆12正向旋转的过程中,两个移动块13在对应传动螺母10的作用下在双头螺杆12上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两个移动块13分别带动左移动壳体4与右移动壳体5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直至两个移动块13的侧壁分别抵至对应侧移动槽11的侧壁时,减速电机14停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油离合器的壳体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夹持组件(7),所述操作台(2)的上方靠后侧连接有L型支撑板(3),所述L型支撑板(3)的上方中间位置连接有打磨组件(9),所述L型支撑板(3)的顶板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头螺杆(12),所述L型支撑板(3)的顶板一侧安装有减速电机(14),所述双头螺杆(12)的一端与减速电机(14)的输出轴端连接,所述双头螺杆(12)的两侧均移动连接有传动螺母(10),所述L型支撑板(3)的顶板上且对应两侧传动螺母(10)的位置均开设有移动槽(11),两侧所述传动螺母(10)的外侧且位于对应侧移动槽(11)的内部均套设有移动块(13),左侧所述移动块(13)的下方连接有左移动壳体(4),右侧所述移动块(13)的下方连接有右移动壳体(5),所述左移动壳体(4)和右移动壳体(5)均为L型结构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油离合器的壳体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夹持组件(7),所述操作台(2)的上方靠后侧连接有L型支撑板(3),所述L型支撑板(3)的上方中间位置连接有打磨组件(9),所述L型支撑板(3)的顶板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头螺杆(12),所述L型支撑板(3)的顶板一侧安装有减速电机(14),所述双头螺杆(12)的一端与减速电机(14)的输出轴端连接,所述双头螺杆(12)的两侧均移动连接有传动螺母(10),所述L型支撑板(3)的顶板上且对应两侧传动螺母(10)的位置均开设有移动槽(11),两侧所述传动螺母(10)的外侧且位于对应侧移动槽(11)的内部均套设有移动块(13),左侧所述移动块(13)的下方连接有左移动壳体(4),右侧所述移动块(13)的下方连接有右移动壳体(5),所述左移动壳体(4)和右移动壳体(5)均为L型结构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离合器的壳体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螺杆(12)上的两段螺纹走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离合器的壳体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人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