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373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架,包括本体、设于所述本体顶部的第一开口、设于所述本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的容置腔,以及设于所述本体底部的第二开口;所述容置腔包括用于容置药袋的药袋腔以及定位腔,所述定位腔设于药袋腔的两端,并与所述药袋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固定架,参照开口的药袋的形状设计了本体的第一开口和容置腔,使得药袋放置于容置腔内部并处于开口状态,便于往药袋内部配药,便于机械化配药,是中药颗粒配药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必要条件之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中药颗粒包装设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固定架。
技术介绍
我国的中药文化源远流长,资源丰富,但是目前在全世界的中药出口量中,中国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仍然采用原始的生药、手抓和秤称的配药方式,在中药发药过程中,速度慢,计量误差大,而且很难与配药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国际市场接轨。随着科技发展,部分医院开始使用机械自动配药,为了满足机械化配药的需求,现有的配药机械采用形状固定的药盒,中药装入药盒后,通过塑料膜对药盒表面进行密封。但是,药盒占用空间大,成本高,而且携带不便,如果能使用袋装包装的方式,则可以节省成本,而且便于携带。现有的袋装包装手段主要有两种,一是利用成批制作好的包装袋,配药前利用真空吸盘等方式将其开口打开,但是此方法涉及的机械结构复杂,而且开口效果不可控,容易由于开口不完全而导致配药泄漏,另一方面,真空噪音大,影响医生工作,不利于医院配药房使用,撑开袋口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污染,也不适用于配方变化的配药领域。二是利用包装膜直接包裹于产品表面,然后封口成袋。此方法仅用于待包装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较为固定的包装场景,但是,中药颗粒的配药包装受医嘱影响,不同人的情况千差万别,故此包装方法不宜使用。因此需要在线制作药袋、在线配药,而药袋安放的同时需要保持张口,还需保证外部机构能够对其施力,便于移动药袋,目前仍然并未有一种装置能够实现该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架,药袋放置于其中能够保持张口状态,便于配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架,包括本体、设于所述本体顶部的第一开口、设于所述本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的容置腔,以及设于所述本体底部的第二开口;所述容置腔包括用于容置药袋的药袋腔以及定位腔,所述定位腔设于药袋腔的两端,并与所述药袋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包括向外弯曲的弧形结构和与所述弧形结构相连接的凵字形结构,所述凵字形结构位于所述弧形结构的两端。优选地,所述定位腔的宽度等于所述药袋腔的最小宽度,药袋两侧伸入所述定位腔的内部。优选地,所述药袋腔的宽度从顶部到底部逐渐减小。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从所述本体的底部向上延伸,使得所述本体的底部形成两个固定脚。优选地,所述固定脚的底部设有若干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设有向外伸出的固定条。优选地,还包括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设于所述本体的两侧,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本体上,另一端凸出于所述本体的表面之外。优选地,所述弹性卡件与所述本体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本体由塑料制成。实施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固定架,其包括本体,设于本体顶部的第一开口、设于本体内部并与第一开口相连通的容置腔,其中,容置腔包括用于容置药袋的药袋腔以及定位腔,上部敞口的药袋置于其中,药袋腔与药袋相互接触,药袋的两侧伸入定位腔,既可以起到固定药袋的作用,也能保证药袋处于开口状态,便于往药袋内部配药,有利于实现机械化配药,是中药颗粒配药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必要条件之一。所述本体底部设有第二开口,药袋通过第二开口部分裸露在外,一方面便于外部的施力机构对药袋进行后续的操作,便于机械化配药过程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药袋进行检测,便于智能化配药过程的顺利进行。进一步,所述固定架还包括弹性卡件和固定条,便于固定架的安装及拆卸。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固定架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固定架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固定架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固定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固定架装入药袋一种实施方式的受力分析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定。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固定架,包括本体1、设于所述本体1顶部的第一开口2、设于所述本体1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开口2相连通的容置腔3,以及设于所述本体1底部的第二开口4;所述容置腔3包括用于容置药袋的药袋腔31以及与所述药袋腔31相连通的定位腔32。所述本体1一体成型,其由塑料制成,用于放置药袋,保证置于其内的药袋能够保持开口状态,从而便于配药过程的顺利进行。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将药袋置于所述容置腔3内部,所述本体1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2,所述第一开口2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容置腔3顶部的形状及大小相匹配,便于保证药袋处于张口状态。具体的,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开口2呈镜面对称结构,其包括向外弯曲的弧形结构21和与所述弧形结构21相连接的凵字形结构22,所述凵字形结构22位于所述弧形结构21的两端,当药袋置于所述容置腔3内部时,所述第一开口2的弧形结构与药袋相互接触,药袋在舒展的过程中,被所述第一开口2限制,受到向内挤压的力,从而使得药袋处于开口状态,药袋两侧伸入所述凵字形结构22内部,实现药袋的定位。所述容置腔3位于所述本体1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开口2相连通,其形状参照药袋的形状进行设置,具体的,所述容置腔3包括用于容置药袋的药袋腔31以及与所述药袋腔31相连通的定位腔32,所述药袋腔31用于容纳开口状态的药袋,其宽度从顶部到其底部逐渐减小,且其中心区域的宽度大于其两侧的宽度。所述定位腔32位于所述药袋腔31的两端,并与所述药袋腔31相连通,其宽度等于所述药袋腔31的最小宽度,便于药袋的两侧伸入所述定位腔内部,实现药袋的定位,并保证药袋处于伸展状态,防止药袋内凹,保证中药颗粒全部落入药袋内部。如图2和4所示,所述第二开口4设于所述本体1的下半部,便于外部的施力机构、检测机构等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开口4对药袋进行施力或检测,操作方便,便于机械化配药过程的顺利进行。所述第二开口4从所述本体1的底部向上延伸,使得所述本体1的底部形成两个固定脚5,用以支撑所述本体1及药袋,保证外部机构能够顺利的对中药袋进行施力或检测,保证配药过程的顺利进行。更佳的,如图5所示,为了防止污染,便于清洁,所述固定脚5的底部设有若干通孔51,所述通孔51贯穿所述固定脚5底部,便于灰尘或溢出的中药颗粒从所述通孔51中漏出,保证所述本体内部清洁卫生,防止污染。为了实现所述固定架的可拆卸连接,还包括弹性卡件6,所述弹性卡件6设于所述本体1的两侧,其与所述本体1一体成型,用于实现固定架的固定。所述弹性卡件6由塑料制成,其一端固定于所述本体1上,另一端凸出于所述本体1的表面之外,安装时,直接将所述固定架伸入外部固定机构内部,使得弹性卡件6产生微变形并与外部固定机构相互抵接即可,拆卸时,只需按压所述弹性卡件6,使得弹性卡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于所述本体顶部的第一开口、设于所述本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的容置腔,以及设于所述本体底部的第二开口;/n所述容置腔包括用于容置药袋的药袋腔以及定位腔,所述定位腔设于药袋腔的两端,并与所述药袋腔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31 CN 20202045129211.一种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设于所述本体顶部的第一开口、设于所述本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一开口相连通的容置腔,以及设于所述本体底部的第二开口;
所述容置腔包括用于容置药袋的药袋腔以及定位腔,所述定位腔设于药袋腔的两端,并与所述药袋腔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包括向外弯曲的弧形结构和与所述弧形结构相连接的凵字形结构,所述凵字形结构位于所述弧形结构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腔的宽度等于所述药袋腔的最小宽度,药袋两侧伸入所述定位腔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跃动机械设备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