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259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9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装置(100),该转向装置包括:马达(110),该马达构造成产生用于使转向轮(200)独立转向的驱动力;减速器(120)该减速器连接至马达(110)的旋转轴本体(111);以及过载保护装置(130),该过载保护装置构造成在发生过载的情况下阻断马达(110)与减速器(120)之间的扭矩传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车辆的转向轮独立转向的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已经存在所谓的线控转向系统,作为用于汽车的转向系统,在该线控转向系统中,转向轮在没有将扭矩在方向盘与转向轮之间机械地传递的机构的情况下基于指示转向角度的信息而被转向。还提出了一种左右独立转向类型的线控转向系统,在该左右独立转向类型的线控转向系统中,在左转向轮与右转向轮之间没有插入机械连接件的情况下,通过单独的马达使左转向轮和右转向轮转向(例如,参见日本未经审查专利申请公开No.2018-58484(JP2018-58484A))。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左右独立转向类型的线控转向系统的情况下,必须为转向轮中的每个转向轮设置包括马达、减速器等的转向操作机构,并且因此,期望转向操作机构应当是较小的。然而,如果比如在转向轮被路缘碰撞时从转向操作机构输入了突然的反向输入,则转向装置可能被损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即使在从转向操作机构输入了意外的突然的反向输入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损坏的转向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包括:马达,该马达构造成产生用于使转向轮独立转向的驱动力;减速器,该减速器连接至马达的旋转轴本体;以及过载保护装置,该过载保护装置构造成在发生过载的情况下阻断马达与减速器之间的扭矩传递。在上述构型中,提供了一种对已经通过减速器的反向输入进行阻止的过载保护装置。因此,可以提供一种即使在存在突然的反向输入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免被损坏、同时抑制过载保护装置的尺寸的较小的且安全的转向装置。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以及技术和工业意义进行描述,在附图中,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的元件,并且在附图中:图1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悬架机构以及转向轮;以及图2是图示了根据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进行描述。数值、形状、材料、构成元件、构成元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连接状态、步骤、步骤的顺序等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在限制本专利技术。可以关于下面的一个实施方式来描述多个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中未描述的构成元件根据权利要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可选项来描述。附图是示意图,这些示意图包括适当地夸大、省略和比例调整以便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且可能与实际的形状、位置关系或比例不同。图1图示了转向轮和悬架。转向装置100是可以使多个转向轮200独立转向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转向装置100例如经由悬架机构使转向轮200转向。图1图示了支柱型的悬架机构,该支柱型的悬架机构是悬架机构的一种类型。转向装置100设置在支柱式悬架机构与车身210、比如轮胎罩之间,并且转向装置100通过使转向轮200绕支柱轴230以及减震器220和弹簧240转动来使转向轮200转向。支柱式悬架机构还包括附接至转向轮200的转向节250、联接至转向节250的下部部分的下臂260、将各部分连接以便能够进行铰接操作的铰接构件等。图2是图示了转向装置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如图所示,转向装置100包括马达110、减速器120和过载保护装置130。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转向装置100包括第一旋转传感器141和第二旋转传感器142。马达110是产生用于使转向轮200转向的驱动力的驱动源。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马达110是包括旋转轴本体111、转子112、磁体113和线圈114的伺服马达。旋转轴本体111是将马达110的旋转驱动力输出的杆状的刚性本体。旋转轴本体111是具有比转子112、磁体113和线圈114在轴向方向(图中的Z轴方向)上的长度更长的长度的构件。具体地,旋转轴本体111从输出侧构件171的附近延伸,该输出侧构件171连接至减速器120的(随后将讨论的)外齿轮124,并且旋转轴本体111贯穿波动发生器121的中心部分、过载保护装置130和制动器150。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旋转轴本体111具有被中空部分115沿轴向方向贯穿的管状形状。转子112是将在磁体113与线圈114之间产生的扭矩传递至旋转轴本体111的构件。转子112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转子112包括保持部分116和连接部分117,其中,保持部分116具有保持磁体113的短筒形形状,并且连接部分117连接在保持部分116与旋转轴本体111的外周表面之间。保持部分116与旋转轴本体111同轴地设置。连接部分117沿轴向方向一体地附接至保持部分116的一个端部部分。转子112具有容器形状。在转子112中容纳有用于制动旋转轴本体111的制动盘151和制动衬块152。因此,可以抑制转向装置100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磁体113是通过与由线圈114产生的磁力相互作用而产生使旋转轴本体111旋转的扭矩的构件,并且磁体113沿周向方向彼此并排地附接至转子112的保持部分116的外周表面。磁体113设置成使得磁体113的N极和S极以预定的模式布置。线圈114是通过将构成电磁体的导电线材料卷绕而获得的构件,该电磁体产生作用在磁体113上的磁场。线圈114的卷绕轴线的方向绕旋转轴本体111的轴线沿着径向方向延伸。线圈114设置在相对于磁体113旋转的区域的稍靠外侧的位置,并且线圈114沿周向方向并排地设置以包围磁体113。线圈114固定至具有筒形形状的壳体160的内周表面。线圈114可以包括聚集磁场的芯。减速器120是连接至马达110的旋转轴本体111以将马达110产生的旋转扭矩放大为能够使转向轮200转向的旋转扭矩的装置。减速器120的类型不受特别限制。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采用输入轴和输出轴同轴的波动减速器作为减速器120。该波动减速器包括刚性筒形内齿轮123、外齿轮124和波动发生器121,其中,外齿轮124具有与内齿轮123的内齿啮合的外齿,并且外齿轮124是管状的并且在径向方向上是挠性的,而波动发生器121是椭圆形的,并且波动发生器121使外齿轮124相对于内齿轮123变形为椭圆形形状以使这两个齿轮在多个位置处彼此啮合,并且使这些啮合位置沿着内齿轮123循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外齿轮124是所谓的礼帽状类型,并且外齿轮124包括筒形部分125和凸缘部分126,外齿形成在该筒形部分125的一个端部部分处,而凸缘部分126在筒形部分125的另一个端部部分处径向向外突出。凸缘部分126相对于外齿设置在输入侧。凸缘部分126的外周端部部分固定至壳体160,线圈114固定至该壳体160。通过以这种方式设置外齿轮124,将内齿轮123固定成使得内齿轮123能够相对于壳体160旋转的第一轴承127、比如交叉滚子轴承可以在外齿与凸缘部分126之间设置在相对于筒形部分125的外侧处,并且过载保护装置130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筒形部分125的内侧。因此,可以抑制转向装置100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波动发生器121包括通孔128,该通孔128与旋转轴本体111同轴地设置成沿轴向方向(图中的Z轴方向)延伸并贯穿波动发生器121。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向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100)包括:/n马达(110),所述马达(110)构造成产生用于使转向轮(200)独立转向的驱动力;/n减速器(120),所述减速器(120)连接至所述马达(110)的旋转轴本体(111);以及/n过载保护装置(130),所述过载保护装置(130)构造成在发生过载的情况下阻断所述马达(110)与所述减速器(120)之间的扭矩传递。/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919 JP 2019-1706771.一种转向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100)包括:
马达(110),所述马达(110)构造成产生用于使转向轮(200)独立转向的驱动力;
减速器(120),所述减速器(120)连接至所述马达(110)的旋转轴本体(111);以及
过载保护装置(130),所述过载保护装置(130)构造成在发生过载的情况下阻断所述马达(110)与所述减速器(120)之间的扭矩传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100)还包括:
第一旋转传感器(141),所述第一旋转传感器(141)构造成检测所述减速器(120)的输出侧的旋转角度;以及
第二旋转传感器(142),所述第二旋转传感器(142)构造成检测所述马达(110)的所述旋转轴本体(111)的旋转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装置(100),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器(120)包括波动发生器(121),所述波动发生器(121)具有沿轴向方向贯穿所述波动发生器(121)的通孔;并且
所述第一旋转传感器(141)包括检测轴本体(143),所述检测轴本体(143)贯穿所述通孔以连接至所述减速器(120)的所述输出侧,并且所述第一旋转传感器(141)构造成在所述减速器(120)的输入侧基于所述检测轴本体(143)来检测所述减速器(120)的所述输出侧的所述旋转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吉正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