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开润滑油冲击的气门室罩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90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避开润滑油冲击的气门室罩盖结构,包括盖合在发动机气缸盖上端的气门室罩盖,所述气门室罩盖的后端面设置有与真空泵的机油出油口连接的机油回油口,所述机油出油口的机油进入气门室罩盖内腔;在与发动机气缸盖配合的所述气门室罩盖底面的内沿边上设置有泄油槽,所述泄油槽靠近真空泵的机油出油口处,并沿机油出油口方向延伸,所述泄油槽的内腔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内侧朝向所述气门室罩盖的内腔;所述真空泵的机油出油口上设置有挡片;所述泄油槽位于挡片的边侧,泄油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挡片的挡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气门室罩盖采用了泄油槽,可以避开真空泵回油的机油直接冲击涂胶层,增加涂胶层的寿命,防止漏机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开润滑油冲击的气门室罩盖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制造
,具体是一种避开润滑油冲击的气门室罩盖结构。
技术介绍
真空泵作为整车的刹车助力及转向助力的动力来源,真空泵与发动机缸盖连接,通过发动机凸轮轴驱动带动其驱动轴转动,真空泵从而运转产生真空压差。真空泵的润滑需由发动机油路取油,现有的真空泵润滑油路通常通过胶管连接,成本较高,且胶管容易老化,影响润滑效果。为了加强润滑效果以及使发动机更加紧凑,因此也可以使真空泵的进油口、出油口直接与缸盖或气门室罩盖的内部油路中的出油口、回油口对接。现有的气门室罩盖的设计中,发动机使用气门室盖盖到气缸盖上,气门室盖与气缸盖之间使用涂胶进行密封,与气门室罩盖的机油回油口相接的真空泵的机油出油口正好对着涂胶层,当真空泵从机油回油出油时不能缓冲真空泵出油的冲击力,容易破坏气门室罩盖与缸盖间的涂胶层。真空泵的传动轴与发动机的转速成正比,发动机转速越高,回油流量越大,机油流速也越高,对涂胶层的破坏力越大,越容易造成漏油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缺陷,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开润滑油冲击的气门室罩盖结构,气门室罩盖采用了泄油槽,可以避开真空泵回油的机油直接冲击涂胶层,增加涂胶层的寿命,防止漏机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避开润滑油冲击的气门室罩盖结构,包括盖合在发动机气缸盖上端的气门室罩盖,所述气门室罩盖的后端面设置有与真空泵的机油出油口连接的机油回油口;在与发动机气缸盖配合的所述气门室罩盖底面的内沿边上设置有泄油槽,所述泄油槽靠近机油回油口处,并沿机油出油口方向延伸,所述泄油槽的内腔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内侧朝向所述气门室罩盖的内腔;所述机油出油口上设置有挡片;所述泄油槽位于挡片的边侧,泄油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挡片的挡面。具体的,所述挡片朝向所述机油出油口的一侧构造成平面。具体的,所述泄油槽的一端往机油回油口方向延伸至少部分包围机油出油口的外侧面。具体的,所述泄油槽内腔的横截面构造为1/4圆弧面。具体的,所述泄油槽和所述机油出油口同轴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气门室罩盖带有泄油槽的结构,机油回油口靠近泄油槽,当发动机开始运转,流经真空泵的机油从挡片位置出来,并往左右两边流走,而随着发动机的转速越高,机油流速越大,冲击力越强。本专利技术在气门室罩盖上开了泄油槽,泄油槽带有圆弧面。当机油从直空泵的挡片出来后,机油冲击到泄油槽的圆弧面上,经过圆弧面的导流,使机油的冲击力得以缓冲,减弱了机油对涂胶层的作用力,有效增加了涂胶层的寿命,防止机油渗漏到发动机外部;2.本专利技术的泄油槽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极具推广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避开润滑油冲击的气门室罩盖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一种避开润滑油冲击的气门室罩盖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气门室罩盖泄油槽的示意图。图中,1-气缸盖,2-气门室罩盖,3-真空泵,4-机油出油口,5-机油回油口,6-泄油槽,7-挡片,8-涂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在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根据本方案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避开润滑油冲击的气门室罩盖结构,如图1、3所示,包括盖合在发动机气缸盖1上端的气门室罩盖2,所述气门室罩盖2的后端面设置有与真空泵3的机油出油口4连接的机油回油口5,所述机油出油口4伸入机油回油口5并进入气门室罩盖2内腔;在与发动机气缸盖1配合的所述气门室罩盖2底面的内沿边上设置有泄油槽6,所述泄油槽6靠近机油回油口5处,并沿机油出油口4方向延伸,所述泄油槽6的内腔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内侧朝向所述气门室罩盖2的内腔;所述机油回油口5上设置有挡片7;所述泄油槽6位于挡片7的边侧,泄油槽6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挡片7的挡面。发动机运行时,发动机的机油泵将机油输送至主油道中对发动机各个零件进行润滑,再输送至气缸盖1中,同时机油通过进油口进入真空泵3;润滑过后,机油从机油出油口4流入气门室罩盖2的机油回油口5中进入内腔,最后回流到油底壳。本专利技术的气门室罩盖2通过设置泄油槽6结构,真空泵3的机油出油口4靠近泄油槽6,如图1所示,当发动机开始运转,流经真空泵3的机油从挡片7位置出来,并往左右两边流走,而随着发动机的转速越高,机油流速越大,冲击力越强。泄油槽7位于挡片7的一侧,当机油从真空泵3的挡片7出来后,导流进泄油槽6,泄油槽6带有圆弧面,冲击到泄油槽6的圆弧面上,经过圆弧面的导流,使机油的冲击力得以缓冲,减弱了机油对涂胶层8的作用力,有效增加了涂胶层8的寿命,防止机油渗漏到发动机外部;达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泄油槽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因此极具推广前景。实施例2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所述泄油槽6的一端往机油回油口5方向延伸至少部分包围机油出油口4的外侧面。当发动机开始运转,流经真空泵3的机油从挡片7位置出来,并往左右两边流走,而随着发动机的转速越高,机油流速越大,冲击力越强,一部分机油沿所述挡片7流入机油回油口5,一部份被所述挡片7挡住后冲向气门室罩盖2与缸盖结合面,并冲刷结合面上的涂胶层后流入机油回油口5,通过将泄油槽6延长至机油出油口4的外围,进一步减少机油对机油出油口4端部的涂胶层8的冲击。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挡片7朝向所述机油出油口4的一侧构造成平面,加工结构简单,便于使机油流向侧面的泄油槽6。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泄油槽6内腔的横截面构造为1/4圆弧面,形成向上导流的结构,机油在重力作用下实现进一步缓冲。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泄油槽6和所述机油出油口4同轴设置,同轴具有相同间隙,使机油在相同间隙下导流方向一致。虽然,上文中已经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专利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开润滑油冲击的气门室罩盖结构,包括盖合在发动机气缸盖(1)上端的气门室罩盖(2),其特征在于:/n所述气门室罩盖(2)的后端面设置有与真空泵(3)的机油出油口(4)连接的机油回油口(5);/n在与发动机气缸盖(1)配合的所述气门室罩盖(2)底面的内沿边上设置有泄油槽(6),所述泄油槽(6)靠近机油回油口(5)处,并沿机油出油口(4)方向延伸,所述泄油槽(6)的内腔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内侧朝向所述气门室罩盖(2)的内腔;/n所述机油出油口(4)上设置有挡片(7);所述泄油槽(6)位于挡片(7)的边侧,泄油槽(6)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挡片(7)的挡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开润滑油冲击的气门室罩盖结构,包括盖合在发动机气缸盖(1)上端的气门室罩盖(2),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门室罩盖(2)的后端面设置有与真空泵(3)的机油出油口(4)连接的机油回油口(5);
在与发动机气缸盖(1)配合的所述气门室罩盖(2)底面的内沿边上设置有泄油槽(6),所述泄油槽(6)靠近机油回油口(5)处,并沿机油出油口(4)方向延伸,所述泄油槽(6)的内腔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内侧朝向所述气门室罩盖(2)的内腔;
所述机油出油口(4)上设置有挡片(7);所述泄油槽(6)位于挡片(7)的边侧,泄油槽(6)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挡片(7)的挡面。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维樊心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