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以及全地形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4895 阅读:4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以及全地形车,发动机包括:曲轴箱,曲轴箱包括:箱体和油底壳,油底壳安装于箱体的底部,箱体内形成有油腔和出油道,油腔与出油道相连通;第一油泵,第一油泵设置于油底壳和油腔之间,第一油泵用于将油底壳内的润滑油泵入油腔;第二油泵,第二油泵设置在油腔和出油道之间。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双油泵的方式,第一油泵用于将油底壳内的润滑油泵入油腔内,这样可以保证油腔内的储油充足,第二油泵可以将油腔内的润滑油泵取并供应给各个运动副的表面,从而可以保证各个运动副的润滑效果,而且相对于单油泵的方式,双油泵的方式至少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油压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以及全地形车
本技术涉及全地形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发动机以及全地形车。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发动机通过多个运动副的协同动作能够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能够驱动车辆行驶在路上。其中,为了保证多个运动副的工作可靠性,多个运动副均需要润滑油进行润滑,常用的润滑方式为利用油泵泵取油底壳内的润滑油,然后供应到各个运动副的表面,但是由于采用了单油泵的形式,而且油泵由曲轴等相关结构带动,所以存在油压不稳定的问题,油压易变化,导致运动副出现磨损,稳定性差,寿命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可以持续稳定地为各个运动副供油。本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全地形车。根据本技术的发动机,包括:曲轴箱,所述曲轴箱包括:箱体和油底壳,所述油底壳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箱体内形成有油腔和出油道,所述油腔与所述出油道相连通;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设置于所述油底壳和所述油腔之间,所述第一油泵用于将所述油底壳内的润滑油泵入所述油腔;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设置在所述油腔和所述出油道之间。由此,本技术采用了双油泵的方式,第一油泵用于将油底壳内的润滑油泵入油腔内,这样可以保证油腔内的储油充足,第二油泵可以将油腔内的润滑油泵取并供应给各个运动副的表面,从而可以保证各个运动副的润滑效果,而且相对于单油泵的方式,双油泵的方式至少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油压不稳定的问题,可以保证持续稳定地供油给各个运动副,从而可以减小各个运动副的磨损,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工作稳定性,以及可以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油腔包括: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泵与所述第一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油腔与所述第二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油泵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腔和所述出油道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箱体包括:主体、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所述主体的侧向表面形成有敞开的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一箱盖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腔的敞开侧,所述第二箱盖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腔的敞开侧。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的侧向表面设置有从上向下分布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不共面,所述第一箱盖设置于所述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箱盖设置于所述第二倾斜面。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第二油腔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第二油腔的第一油孔。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第一油孔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安装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油底壳之间,所述第一主体的侧向表面形成有所述第一油腔,所述第二主体的侧向表面形成有所述第二油腔。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出油道包括:第一出油道、第一出油管和第二出油道,所述第一出油道连通所述第二油泵和所述第一出油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出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油道相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出油道上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油腔内。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曲轴箱还包括:机油滤清器,所述机油滤清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主体设置有第三出油道,所述第三出油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油管和所述机油滤清器,所述机油滤清器还与所述第二出油道相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曲轴箱还包括:第三箱盖,所述第三箱盖设置在所述主体的轴向一侧,所述机油滤清器设置于所述第三箱盖,所述第三箱盖上设置有第四出油道和第五出油道,所述第四出油道连通所述第三出油道和所述机油滤清器之间,所述第五出油道连通所述机油滤清器和所述第二出油道。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箱盖设置有水泵轴安装孔;所述第四出油道和所述水泵轴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向泵轴供应润滑油的第六出油道。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安装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油底壳之间,所述第一主体的侧向表面形成有所述第一油腔,所述第二主体的侧向表面形成有所述第二油腔,所述第一出油道在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内延伸,所述第二出油道和所述第一出油管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出油道设置于所述第一主体内,所述第一出油管设置于所述第一油腔内,所述第一出油道的出油口和所述第三出油道的进油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油腔内且连接有所述第一出油管。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出油管的两端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油腔内。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内形成有曲轴安装孔和平衡轴安装孔,所述第一出油道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曲轴安装孔和所述平衡轴安装孔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内形成有曲轴安装孔和平衡轴安装孔,所述出油道还包括:第七出油道和第八出油道,所述第七出油道连通所述第二出油道和所述曲轴安装孔,所述第八出油道连通所述第二出油道和所述平衡轴安装孔。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曲轴安装孔和所述平衡轴安装孔均为多个,所述第二出油道的轴线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轴线平行,所述第七出油道和所述第八出油道均为多个且轴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七出油道与多个所述曲轴安装孔一一对应,多个所述第八出油道与多个所述平衡轴安装孔一一对应。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油泵的进油口设置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设置于所述第二油腔内。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滤网呈圆柱状,所述第一滤网的轴线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轴线平行。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一油腔之间设置有进油道,所述进油道连接有油冷器。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箱体包括:主体、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安装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油底壳之间,所述第一主体的的侧向表面形成有所述第一油腔,所述第二主体的侧向表面形成有所述第二油腔,所述第一箱盖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腔上,所述第二箱盖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腔上,所述油冷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箱盖上。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二主体设置有第一进油道和第四进油道,所述第二箱盖设置有第二进油道和第三进油道,所述第一油泵的出油口和所述油冷器的进油口通过所述第一进油道和所述第二进油道相连通,所述油冷器的出油口和所述第一油腔通过所述第三进油道和所述第四进油道相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主体设置有第一进油管,所述第一油腔与所述第四进油道通过所述第一进油管相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油泵和所述第二油泵同轴设置且两者设置有共用泵轴。根据本技术的全地形车,包括:所述的发动机。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曲轴箱,所述曲轴箱包括:箱体和油底壳,所述油底壳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箱体内形成有油腔和出油道,所述油腔与所述出油道相连通;/n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设置于所述油底壳和所述油腔之间,所述第一油泵用于将所述油底壳内的润滑油泵入所述油腔;/n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设置在所述油腔和所述出油道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22 CN 2020201454816;20200122 CN 2020100744831.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曲轴箱,所述曲轴箱包括:箱体和油底壳,所述油底壳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底部,所述箱体内形成有油腔和出油道,所述油腔与所述出油道相连通;
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设置于所述油底壳和所述油腔之间,所述第一油泵用于将所述油底壳内的润滑油泵入所述油腔;
第二油泵,所述第二油泵设置在所述油腔和所述出油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腔包括: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泵与所述第一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一油腔与所述第二油腔相连通,所述第二油泵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腔和所述出油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主体、第一箱盖和第二箱盖,所述主体的侧向表面形成有敞开的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一箱盖设置在所述第一油腔的敞开侧,所述第二箱盖设置在所述第二油腔的敞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侧向表面设置有从上向下分布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不共面,所述第一箱盖设置于所述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箱盖设置于所述第二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第二油腔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连通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第二油腔的第一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油孔在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安装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油底壳之间,所述第一主体的侧向表面形成有所述第一油腔,所述第二主体的侧向表面形成有所述第二油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道包括:第一出油道、第一出油管和第二出油道,所述第一出油道连通所述第二油泵和所述第一出油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出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油道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油道上设置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油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油滤清器,所述机油滤清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主体设置有第三出油道,所述第三出油道连通所述第一出油管和所述机油滤清器,所述机油滤清器还与所述第二出油道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还包括:第三箱盖,所述第三箱盖设置在所述主体的轴向一侧,所述机油滤清器设置于所述第三箱盖,所述第三箱盖上设置有第四出油道和第五出油道,所述第四出油道连通所述第三出油道和所述机油滤清器,所述第五出油道连通所述机油滤清器和所述第二出油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箱盖设置有水泵轴安装孔;
所述第四出油道和所述水泵轴安装孔之间设置有向泵轴供应润滑油的第六出油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九号智能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