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把以及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705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8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把以及单车。车把立管通过连接组件安装于单车的前叉立管。车把立管套设于前叉立管外。车把立管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前叉立管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对设置。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锁固件、第二锁固件和第一矫正件。第一锁固件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矫正件设置于车把立管,第一矫正件位于第二锁固件和车把立管之间。本申请的车把可以解决方向把与前进方向之间的角度难以保持一致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单车,具体涉及一种车把以及单车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交通越来越拥挤,以及汽车尾气排放量的日益增多,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轻便及环保的交通工具。单车由于其操作简单、方便快捷、节能环保且不易受交通拥堵的影响等诸多优点,逐渐成为人们短途出行首选的代步工具。

2、单车配置有车把。车把具有导向作用,用户可以操作车把以调节单车运行的方向。车把立管套设于前叉立管的外部,车把立管与前叉立管之间需要同步运动,以在用户操作车把时,可以同步调节车轮。理想状态下,车把的方向把可以正对前进方向。

3、相关技术中,车把立管的内壁可以铣出第一平面,相对应地,前叉立管的外壁可以铣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抵可以约束车把立管的位置,以使方向把可以保持正对于前进方向。然而,第一平面的面积受限于车把立管的壁厚。现有的车把立管内壁可以铣出的第一平面的面积较小,难以实现较好的定位效果,容易导致方向把与前进方向之间的角度难以保持一致性,从而影响用户骑行体验感,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车把以及单车,可以解决方向把与前进方向之间的角度难以保持一致性,而影响用户骑行体验感,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车把,用于单车,所述单车包括前叉立管,所述车把包括车把立管和连接组件,所述车把立管通过所述连接组件安装于单车的前叉立管,所述车把立管套设于所述前叉立管的外部,所述车把立管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前叉立管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锁固件、第二锁固件和第一矫正件,所述第一锁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锁固件的端部由所述车把立管的一侧穿出至另一侧,所述第一矫正件设置于所述车把立管,所述第一矫正件位于所述第二锁固件和所述车把立管之间;

3、本申请提供的车把以及单车,车把立管可以通过连接组件与前叉立管相连。其中,连接组件包括第一矫正件。第一矫正件可以具有自动纠正能力。由于第一矫正件固定连接于车把立管上,因此第一矫正件不易发生偏转。当第一锁固件或第二锁固件发生偏转时,第一矫正件可以约束第二锁固件发生偏转,并纠正第二锁固件的位置,使其归位,从而可以降低车把立管相对前叉立管发生偏转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方向把与前进方向之间角度的一致性。

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矫正件具有面向所述第二锁固件的第一矫正平面,所述第二锁固件具有面向所述第一矫正平面的第一配合平面,所述第一矫正平面与所述第一配合平面贴合,所述第一矫正件还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对应设置。

5、所述第一矫正件与所述车把立管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

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同轴度小于或等于0.2毫米。

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锁固件包括螺母本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所述第一配合平面,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矫正件的外径。

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矫正件,沿所述第一锁固件的轴向,所述第二矫正件和所述第一矫正件分别位于所述车把立管的两侧,所述第二矫正件具有第二矫正平面,所述第一锁固件具有面向所述第二矫正件的第二配合平面,所述第二矫正平面和所述第二配合平面贴合,所述第二矫正件还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锁固件可穿设于所述第四通孔。

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锁固件包括螺钉头和螺柱,所述第一矫正件、所述第二矫正件以及第二锁固件均套设于所述螺柱的外部,所述螺钉头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所述第二配合平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矫正件的外径。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把立管的管壁上还设有第五通孔,沿所述第一锁固件的轴向,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相对设置,部分所述第二矫正件位于所述第五通孔内,所述第二矫正件抵接于所述前叉立管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锁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以与所述第二锁固件锁紧连接。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五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矫正件具有面向所述车把立管的配合曲面,所述配合曲面与所述前叉立管的外表面贴合。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车把立管面向所述第二矫正件的一侧,所述加强件与所述车把立管贴合,所述加强件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五通孔对应设置,所述第六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五通孔的直径。

13、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单车,包括前叉立管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车把,所述车把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前叉立管。

14、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把以及单车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把,用于单车,所述单车包括前叉立管,所述车把包括车把立管,所述车把立管套设于所述前叉立管的外部,所述车把立管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前叉立管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锁固件、第二锁固件和第一矫正件,所述第一锁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锁固件的端部由所述车把立管的一侧穿出至另一侧,所述第一矫正件设置于所述车把立管,并位于所述第二锁固件和所述车把立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矫正件具有面向所述第二锁固件的第一矫正平面,所述第二锁固件具有面向所述第一矫正平面的第一配合平面,所述第一矫正平面与所述第一配合平面贴合,所述第一矫正件还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矫正件与所述车把立管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同轴度小于或等于0.2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固件包括螺母本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所述第一配合平面,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矫正件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矫正件,沿所述第一锁固件的轴向,所述第二矫正件和所述第一矫正件分别位于所述车把立管的两侧,所述第二矫正件具有第二矫正平面,所述第一锁固件具有面向所述第二矫正件的第二配合平面,所述第二矫正平面和所述第二配合平面贴合,所述第二矫正件还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锁固件可穿设于所述第四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固件包括螺钉头和螺柱,所述第一矫正件、所述第二矫正件以及第二锁固件均套设于所述螺柱的外部,所述螺钉头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所述第二配合平面,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矫正件的外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立管的管壁上还设有第五通孔,沿所述第一锁固件的轴向,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相对设置,部分所述第二矫正件位于所述第五通孔内,所述第二矫正件抵接于所述前叉立管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锁固件依次穿设于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以与所述第二锁固件锁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径,所述第二矫正件具有面向所述车把立管的配合曲面,所述配合曲面与所述前叉立管的外表面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于所述车把立管面向所述第二矫正件的一侧,所述加强件与所述车把立管贴合,所述加强件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与所述第五通孔对应设置,所述第六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五通孔的直径。

11.一种单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叉立管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车把,所述车把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前叉立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把,用于单车,所述单车包括前叉立管,所述车把包括车把立管,所述车把立管套设于所述前叉立管的外部,所述车把立管的管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前叉立管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锁固件、第二锁固件和第一矫正件,所述第一锁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锁固件的端部由所述车把立管的一侧穿出至另一侧,所述第一矫正件设置于所述车把立管,并位于所述第二锁固件和所述车把立管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矫正件具有面向所述第二锁固件的第一矫正平面,所述第二锁固件具有面向所述第一矫正平面的第一配合平面,所述第一矫正平面与所述第一配合平面贴合,所述第一矫正件还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矫正件与所述车把立管形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同轴度小于或等于0.2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固件包括螺母本体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所述第一配合平面,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矫正件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矫正件,沿所述第一锁固件的轴向,所述第二矫正件和所述第一矫正件分别位于所述车把立管的两侧,所述第二矫正件具有第二矫正平面,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龙盛杨涛吴波
申请(专利权)人:九号智能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