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饰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3768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饰盖,包括罩盖本体,罩盖本体上设置有加注口,加注口的内缘形成阶梯孔,阶梯孔内设置有盖组件,盖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连接于阶梯孔内的门框,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门框内的盖门。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油口容易进入异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门框和盖门的配合形成阻挡,消除了异物进入机油口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饰盖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饰盖。
技术介绍
发动机饰盖主要用于发动机舱内装饰美化和发动机噪声的吸声隔音。一般由塑料罩盖和吸音材料组成,其中塑料罩盖主要用于满足造型对不同形状特征、颜色的需求,同时起到一定的隔声作用。吸音材料一般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玻纤毛毡或软质泡棉。目前聚氨酯(PUR)泡棉一体发泡材料逐渐被应用到发动机饰盖,能同时兼顾造型美观设计和工程性能需求。通常情况下,发动机饰盖的设计涉及到发动机机油加注的问题。机油加注往往在发动机上方,机油机滤是售后定期保养的项目,常常需要进行机油盖的操作。基于此,如图1所示,设计发动机饰盖时要预留此处的操作空间,导致发动机饰盖上出现开孔的情况。这也削弱了整个发动机饰盖的美化感官的效果,同时这种开孔结构容易导致异物进入机油加注口,造成事故。如不预留此操作口,则增加了售后保养操作难度和时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油口容易进入异物的问题。本技术通过门框和盖门的配合形成阻挡,消除了异物进入机油口的风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饰盖,包括罩盖本体,罩盖本体上设置有加注口,加注口的内缘形成阶梯孔,阶梯孔内设置有盖组件,盖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连接于阶梯孔内的门框,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门框内的盖门。采用上述方案,通过盖门保护加注口防止进入异物,并且由于盖门可拆卸,使用者可以方便地进行注油操作。另一方面,设置可拆卸的门框可以很好地与盖门形成配合,从而解决盖门安装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发动机饰盖,门框的内侧周缘设置有支边,支边用于支撑盖门。采用上述方案,支边阻挡盖门向加注口内部移动,从而起到支撑作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发动机饰盖,门框与盖门为规则对称形状,并且盖门与门框可相对转动。采用上述方案,在拆卸时可以按下盖门的一端,盖门与门框发生相对转动,盖门的另一端翘起,从而方便拆卸。而规则对称形状,可以在盖门与门框发生相对转动时满足开合动作。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发动机饰盖,盖门的内侧面的周缘设置有第一固定构件、第二固定构件和定位构件;门框的支边形成有第一定位凹槽,并且支边靠近第一固定构件的第一部分比支边靠近第二固定构件的第二部分更加远离盖门,第二部分靠近第一部分的位置形成有限位部;并且当盖门卡接于门框上时,第一固定构件卡接于第一定位凹槽内,第二固定构件卡接于支边的相应位置,并且定位构件位于限位部内。采用上述方案,支边在水平面上形成不同的高度,也就是说盖门在翻转时可以将一端容纳于支边高度较低的部分,即第一部分,在未发生翻转时,第二部分起到支撑作用。以限位部为界限,限位部两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水平面上形成不同的高度,并且在发生翻转时,限位部起到支点的作用,也就是说盖门以限位部为支点翘起。第一固定构件卡接于第一定位凹槽内,当盖门靠近第一部分的一端向靠近发动机内侧的方向移动时,位于这一端的第一固定构件同步地沿凹槽的深度方向(盖门朝向发动机内侧的方向)向下移动,当盖门靠近第一部分的一端向远离发动机内侧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固定构件卡接于凹槽的上端部(凹槽的开口朝向发动机内侧)起到定位的作用。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发动机饰盖,第一固定构件为从盖门朝向发动机内侧突出的卡扣,并且卡扣的自由端设置有楔形卡接结构;第二固定构件为从盖门朝向发动机内侧突出的锁扣,并且锁扣的自由端设置有朝向支边伸出的凸台;限位部为沿支边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于第二部分上的至少两个凹槽,并且定位构件为对应的至少两个凸起。采用上述方案,当盖门靠近第一部分的一端向靠近发动机内侧的方向移动时,位于这一端的第一固定构件同步地沿凹槽的深度方向(盖门朝向发动机内侧的方向)向下移动,当盖门靠近第一部分的一端向远离发动机内侧的方向移动时,第一固定构件的楔形自由端被凹槽的上端部阻挡而起到定位的作用。第二固定构件的锁扣上的自由端设置有朝向支边伸出的凸台,凸台卡接于第二部分起到卡固作用。限位部为沿支边的延伸方向均匀分布于第二部分上的至少两个凹槽用于容纳定位构件,在盖门翻转时,凹槽与定位构件匹配并相对转动,实现盖门打开时的旋转动作,并且两个凹槽的连线为盖门翻转的转轴。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发动机饰盖,门框的周缘还设置有朝向发动机内侧突出的至少一个定位杆,并且加注口的内缘相应地形成有至少一个定位孔;当门框固定连接于加注口时,每个定位杆插入相应的定位孔,并且通过锁紧构件锁紧。采用上述方案,定位杆插入定位孔起到定位的作用,然后再通过锁紧构件将定位杆锁紧固定,从而实现对门框的固定。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发动机饰盖,锁紧构件为固定卡合于定位杆上的卡扣。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发动机饰盖,当盖组件设置于加注口内时,盖门的外壁面与罩盖本体的外表面呈平滑过渡。采用上述方案,罩盖本体的外表面不会形成明显凸出而影响原本的外形结构,减小触碰脱落的风险,并且从外部观察时,饰盖的美观性需求也得到满足。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发动机饰盖,罩盖本体采用自结皮泡棉材料制成;并且门框和盖门由塑料材料制成。采用上述方案,结皮泡棉材料应用到发动机饰盖,能同时兼顾造型美观设计和工程性能需求,起到隔音作用。门框和盖门由塑料材料制成,加工方便,且耐腐蚀性较好。采用上述方案,可以通过盖门阻挡外部异物进入加注口,解决了异物进入机油口的问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发动机饰盖,通过门框和盖门的配合,消除了异物进入机油口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中发动机饰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发动机饰盖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发动机饰盖的门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发动机饰盖的盖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发动机饰盖的门框与盖门的装配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发动机饰盖的门框与盖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发动机饰盖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罩盖本体;110:加注口;111:阶梯孔;112:定位孔;20:盖组件;210:门框;211:第一定位凹槽;212:限位部;213:定位杆;2131:锁紧构件;220:盖门;221:第一固定构件;222:第二固定构件;223:定位构件;230:支边;231:第一部分;232:第二部分;2221:锁扣;2211: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饰盖,包括罩盖本体,所述罩盖本体上设置有加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注口的内缘形成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内设置有盖组件,所述盖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阶梯孔内的门框,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门框内的盖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饰盖,包括罩盖本体,所述罩盖本体上设置有加注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注口的内缘形成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内设置有盖组件,所述盖组件包括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阶梯孔内的门框,以及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门框内的盖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的内侧周缘设置有支边,所述支边用于支撑所述盖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饰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与所述盖门为规则对称形状,并且所述盖门与所述门框可相对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饰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门的内侧面的周缘设置有第一固定构件、第二固定构件和定位构件;
所述门框的所述支边形成有第一定位凹槽,并且所述支边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构件的第一部分比靠近所述第二固定构件的第二部分更加远离所述盖门,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第一部分的位置形成有限位部;并且
当所述盖门卡接于所述门框上时,所述第一固定构件卡接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内,所述第二固定构件卡接于所述支边的相应位置,并且所述定位构件位于所述限位部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饰盖,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鹏刘旻孟铭周杰宁超成孙亚兵刘洋刘晓宇骞剑策蒋扬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