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596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其形成方法包括:提供衬底,衬底包括若干器件区单元;在衬底上形成若干分立排布的鳍部;去除器件区单元两侧的鳍部的部分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刻蚀去除器件区单元两侧的鳍部的部分厚度,使得器件区单元两侧的鳍部具有较小的高度,这样后续形成伪栅结构的时候,一方面便于相邻器件区单元之间的伪栅结构的切割,另外一方面去除伪栅结构形成金属栅极结构时,不仅不易造成伪栅结构的残留,而且便于在相邻器件区单元两侧的鳍部上形成质量好的功函数层,从而提高形成的半导体器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半导体产业中,集成电路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型:逻辑、存储器和模拟电路,其中存储器在集成电路产品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对存储器进行更为广泛的应用,需要将存储器与其他器件同时形成在一个芯片上,以形成嵌入式半导体存储装置。例如将存储器内嵌置于中央处理器平坦进行兼容,并且保持原有的存储器的规格及对应的电学性能。一般地,需要将存储器与嵌入的标准逻辑装置进行兼容。对于嵌入式半导体器件来说,其通常分为逻辑区和存储器,逻辑区通常包括逻辑器件,存储区则包括存储器件。随着存储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存储器,例如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StaticRandomAccessMemory)、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OROM,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和闪存(Flash)。由于静态随机存储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包括若干器件区单元;/n在所述衬底上形成若干分立排布的鳍部;/n去除所述器件区单元两侧的所述鳍部的部分厚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衬底,所述衬底包括若干器件区单元;
在所述衬底上形成若干分立排布的鳍部;
去除所述器件区单元两侧的所述鳍部的部分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去除所述鳍部的部分厚度采用的工艺为干法刻蚀法或湿法刻蚀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鳍部去除的厚度与所述鳍部未去除的厚度的百分比为20%~8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鳍部的步骤包括: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第二芯层,在所述第二芯层上形成分立排布第一芯层;
在所述第一芯层的侧壁上形成第一牺牲侧墙;
以所述第一牺牲侧墙和所述第一芯层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二芯层,至暴露出所述衬底的表面;
去除所述第一芯层,以所述第一牺牲侧墙为掩膜,刻蚀所述第二芯层,直至暴露出所述衬底的表面;
在刻蚀后的所述第二芯层的侧壁形成第二牺牲侧墙;
去除刻蚀后的所述第二芯层;
所述第二牺牲侧墙为掩膜,刻蚀部分厚度的衬底,形成所述鳍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上形成所述第二芯层之前,还包括: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硬掩膜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掩膜层为单层结构或叠层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掩膜层为叠层结构时,所述硬掩膜层包括第一硬掩膜层和第二硬掩膜层,所述第一硬掩膜层材料与所述第二硬掩膜层的材料不同。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芯层上形成分立排布第一芯层之前,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芯层上形成保护层。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形成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