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车门内开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74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车门内开总成,涉及汽车开门部件技术领域,包括连接装置、复位装置、支撑装置、固定装置以及按钮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内手柄轴、连接块、定位孔、转动柄以及内开手柄,所述复位装置还包括内开回位簧、装配孔、连接槽以及转动槽,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内开支座、支撑座、转动支座、连接孔,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以及扣合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内开回位簧的压缩,使得装置打开,通过内开回位簧复位,使得装置完成门锁开启工作,内开手柄、内开支座等采用注塑模具进行注塑生产加工;内开手柄、内开按钮表面去油污、抛光处理,后电镀镍铬,耐久性使用性能可以达到5万次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车门内开总成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开门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车门内开总成。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汽车车门内开总成是车门开闭附件中重要的零件之一,通过它与门锁锁体配合实现车门开启工作,通过内开手柄、内开支座、内锁止按钮采用注塑模具进行注塑生产加工;内开手柄、按钮表面去油污、抛光处理,后电镀镍铬,耐久性使用性能可以达到5万次以上,表面进行镀铬处理,大大提升车辆品质感。现有的车门内开总成存在零部件型位不准确、孔位精度不高,生产时组装不方便、不便于操作,稳定性和可靠性较低等缺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车门内开总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车门内开总成,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材标牌板在切割过程中稳定性不佳、切割不精准,只能适用切割少量种类的标牌板,使得标牌板切割的加工成本增加,且在切割过程中容易出现切割危险等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新型车门内开总成,包括连接装置、复位装置、支撑装置、固定装置以及按钮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内手柄轴、连接块、定位孔、转动柄以及内开手柄,所述复位装置还包括内开回位簧、装配孔、连接槽以及转动槽,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内开支座、支撑座、转动支座、连接孔,所述连接槽和转动槽均设置于内开支座上表面,所述连接块上表面与内开手柄下表面连接,所述转动柄下表面与内开手柄下表面连接,所述连接块设置于连接槽内,所述转动柄与转动槽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槽和转动槽均为梯形槽体,所述支撑座下表面与内开支座上表面连接,所述转动支座下表面与内开支座上表面连接,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以及扣合卡,所述按钮装置包括内开按钮以及散热孔,所述定位孔分别设置于支撑座一侧表面和内开按钮一侧表面,所述定位孔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装配孔设置于转动支座一侧表面和固定板一侧表面,所述内手柄轴与装配孔旋转配合,所述内开回位簧设置于内手柄轴外表面,所述内开回位簧一端与扣合卡一端连接,所述内开手柄上表面设有回位轴,所述内开按钮上表面设轴孔,所述回位轴与轴孔滑动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为圆柱形槽体,通过定位孔使得内开按钮可以与内开支座稳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孔为圆柱形槽体,通过装配孔使得内手柄轴和内开回位簧被支撑,可以使得装置复位。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均为圆柱形槽体,通过连接孔可以使得本专利技术可以与其他装置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扣合卡一侧表面与固定板一侧表面连接,通过固定板使得内开手柄被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为圆柱形槽体,通过散热孔使得装置内部热量可以与外界连通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地,所述内开按钮一侧表面设置散热条,通过散热条方便装热量快速散去。进一步地,所述内开支座四周均设有倒角,通过设置倒角使得装置的安全性增加。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内开按钮和内开手柄使得装置启动,采用内手柄轴对内开手柄进行支撑,通过内开回位簧的压缩,连接块使得内开手柄一端被固定,转动柄下压,使得装置打开,通过内开回位簧复位,使得装置完成门锁开启工作。2、本专利技术通过内开手柄、内开支座等采用注塑模具进行注塑生产加工;内开手柄、内开按钮表面去油污、抛光处理,后电镀镍铬,耐久性使用性能可以达到5万次以上,同时本专利技术零部件型位要求准确、孔位精度较高,生产时组装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表面进行镀铬处理,大大提升车辆品质感。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车门内开总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车门内开总成的内开手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车门内开总成的内手柄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车门内开总成的内开回位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车门内开总成的内开支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00、连接装置;101、内手柄轴;102、连接块;103、定位孔;104、转动柄;105、内开手柄;200、复位装置;201、内开回位簧;202、装配孔;203、连接槽;204、转动槽;300、支撑装置;301、内开支座;302、支撑座;303、转动支座;304、连接孔;400、固定装置;401、固定板;402、扣合卡;500、按钮装置;501、内开按钮;502、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新型车门内开总成,包括连接装置100、复位装置200、支撑装置300、固定装置400以及按钮装置500,连接装置100包括内手柄轴101、连接块102、定位孔103、转动柄104以及内开手柄105,复位装置200还包括内开回位簧201、装配孔202、连接槽203以及转动槽204,支撑装置300包括内开支座301、支撑座302、转动支座303、连接孔304,连接槽203和转动槽204均设置于内开支座301上表面,连接块102上表面与内开手柄105下表面连接,转动柄104下表面与内开手柄105下表面连接,连接块102设置于连接槽203内,转动柄104与转动槽204滑动配合,连接槽203和转动槽204均为梯形槽体,支撑座302下表面与内开支座301上表面连接,转动支座303下表面与内开支座301上表面连接,固定装置400包括固定板401以及扣合卡402,按钮装置500包括内开按钮501以及散热孔502,定位孔103分别设置于支撑座302一侧表面和内开按钮501一侧表面,定位孔103通过螺钉连接,装配孔202设置于转动支座303一侧表面和固定板401一侧表面,内手柄轴101与装配孔202旋转配合,内开回位簧201设置于内手柄轴101外表面,内开回位簧201一端与扣合卡402一端连接,内开手柄105上表面设有回位轴,内开按钮501上表面设轴孔,回位轴与轴孔滑动配合。其中,定位孔103为圆柱形槽体,通过定位孔103使得内开按钮501可以与内开支座301稳定连接。其中,装配孔202为圆柱形槽体,通过装配孔202使得内手柄轴101和内开回位簧201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车门内开总成,包括连接装置(100)、复位装置(200)、支撑装置(300)、固定装置(400)以及按钮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00)包括内手柄轴(101)、连接块(102)、定位孔(103)、转动柄(104)以及内开手柄(105),所述复位装置(200)还包括内开回位簧(201)、装配孔(202)、连接槽(203)以及转动槽(204),所述支撑装置(300)包括内开支座(301)、支撑座(302)、转动支座(303)、连接孔(304),所述连接槽(203)和转动槽(204)均设置于内开支座(301)上表面,所述连接块(102)上表面与内开手柄(105)下表面连接,所述转动柄(104)下表面与内开手柄(105)下表面连接,所述连接块(102)设置于连接槽(203)内,所述转动柄(104)与转动槽(204)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槽(203)和转动槽(204)均为梯形槽体,所述支撑座(302)下表面与内开支座(301)上表面连接,所述转动支座(303)下表面与内开支座(301)上表面连接,所述固定装置(400)包括固定板(401)以及扣合卡(402),所述按钮装置(500)包括内开按钮(501)以及散热孔(502),所述定位孔(103)分别设置于支撑座(302)一侧表面和内开按钮(501)一侧表面,所述定位孔(103)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装配孔(202)设置于转动支座(303)一侧表面和固定板(401)一侧表面,所述内手柄轴(101)与装配孔(202)旋转配合,所述内开回位簧(201)设置于内手柄轴(101)外表面,所述内开回位簧(201)一端与扣合卡(402)一端连接,所述内开手柄(105)上表面设有回位轴,所述内开按钮(501)上表面设轴孔,所述回位轴与轴孔滑动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车门内开总成,包括连接装置(100)、复位装置(200)、支撑装置(300)、固定装置(400)以及按钮装置(5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00)包括内手柄轴(101)、连接块(102)、定位孔(103)、转动柄(104)以及内开手柄(105),所述复位装置(200)还包括内开回位簧(201)、装配孔(202)、连接槽(203)以及转动槽(204),所述支撑装置(300)包括内开支座(301)、支撑座(302)、转动支座(303)、连接孔(304),所述连接槽(203)和转动槽(204)均设置于内开支座(301)上表面,所述连接块(102)上表面与内开手柄(105)下表面连接,所述转动柄(104)下表面与内开手柄(105)下表面连接,所述连接块(102)设置于连接槽(203)内,所述转动柄(104)与转动槽(204)滑动配合,所述连接槽(203)和转动槽(204)均为梯形槽体,所述支撑座(302)下表面与内开支座(301)上表面连接,所述转动支座(303)下表面与内开支座(301)上表面连接,所述固定装置(400)包括固定板(401)以及扣合卡(402),所述按钮装置(500)包括内开按钮(501)以及散热孔(502),所述定位孔(103)分别设置于支撑座(302)一侧表面和内开按钮(501)一侧表面,所述定位孔(103)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装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网陆昌盛翁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鼎汽车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