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预防皮肤病的羧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0651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0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治疗/预防皮肤病的羧酸,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其中羧酸以含羧酸的水凝胶的形式递送,其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包括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治疗/预防皮肤病的羧酸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用于治疗/预防皮肤病的羧酸。

技术介绍

[0002]皮肤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环境空气污染对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造成多种危害,尤其是容易发生皮肤感染等皮肤病。此外,由于与过敏原接触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在人类中越来越常见。虽然不同类型的皮肤病有不同的症状,但是它们全部都具有某些共同的病症,包括皮肤发红、肿胀、瘙痒、皮肤损伤,有时还有渗出和瘢痕形成。
[0003]使用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经典地治疗疾病,诸如:(1)特应性接触性皮炎:皮肤反应可以如下处理:清洁与化学品接触的皮肤区域,使用湿布冷却皮肤,并在必要时使用局部皮质类固醇来减少炎症和抗组胺类。应小心地且按照处方指导使用皮质类固醇霜,因为如果长时间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皮肤变薄。此外,在某些情况(如毒葛皮炎)下,炉甘石洗剂和凉爽的燕麦浴可以缓解瘙痒。(2)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引起的其他症状可以通过冷敷来缓解以止痒。通过避免摩擦性皮肤刺激或避免使用具有香水和染料的肥皂,可以减轻由症状引起的不适。通常,症状可在2至4周内无需治疗即可消退,但只要避免触发,特定药物可加速愈合。
[0004]因此,皮肤屏障完整性的影响是显著的。当屏障完整性降低时,会发生感染和直接的化学和/或过敏原暴露。此外,已知身体的屏障表面例如皮肤在出生后继续发展其“屏障功能”。因此,鉴于前述内容,特别是皮质类固醇的已知缺点,迫切需要用于导致症状快速减轻的治疗和/或预防皮肤病、特别是接触性皮炎的改进手段和方法,期望在通过药剂改善屏障功能时,该药剂可以方便地施用,并具有良好的受试者依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共轭亚油酸锌盐的反应收率和高温稳定性,降低锌盐和水凝胶的贮藏难度;能提高羧酸的吸收率和利用度,提高脂质体经皮渗透效率,获得高的渗透量和皮肤内贮存性;所得产物能治疗/预防皮肤病,增强皮肤免疫功能和对过敏原暴露的保护能力的含羧酸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含羧酸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上述羧酸包括羧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
[0008]提供羧酸,上述羧酸中包括2-10个碳原子;
[0009]提供脂质体,上述脂质体中包括1-10wt%的上述羧酸和0.5-1.5wt%的共轭亚油酸锌盐;
[0010]提供凝胶基质,使得上述脂质体发生凝胶化;上述凝胶化操作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优选的pH为7-8;
[0011]上述共轭亚油酸锌盐由共轭亚油酸和氯化锌在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和对甲氧基苯胺存在的环境下合成。
[0012]本专利技术中以水凝胶的形式向皮肤递送含羧酸的有效成分,利用水凝胶的延展性提高对羧酸的吸收率和利用度,并在皮肤温度下形成半固体凝胶,能适应各种肤质尤其是油性肤质,提高脂质体经皮渗透效率,获得高的渗透量和皮肤内贮存性;还能提高共轭亚油酸锌盐的反应收率和高温稳定性,降低了锌盐和水凝胶的贮藏难度。该水凝胶表现出治疗/预防皮肤病,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和屏障完整性,改善皮肤老化和水分保持能力,更能安全地适用于婴儿和儿童,能提供长期甚至终生的良好的皮肤屏障功能,有益地影响皮肤组织的免疫功能和对过敏原暴露的保护。
[0013]对本专利技术而言,羧酸选自α-羟酸类、β-羟酸类、二羟基羧酸中的至少两种以上所形成的组合。
[0014]对本专利技术而言,共轭亚油酸锌盐的合成步骤如下:
[0015]1)在0-10℃、氮气保护下,向质量浓度为10-15%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加入等当量的共轭亚油酸,再加入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和对甲氧基苯胺,搅拌反应3-4h,得到共轭亚油酸钠盐溶液;
[0016]2)向共轭亚油酸钠盐溶液中加入等当量的、质量浓度为15-25%的氯化锌溶液,持续低温氮气保护环境下,搅拌反应2.5-3h至固体析出,液体澄清,除去清液得到共轭亚油酸锌盐粗品;
[0017]3)将共轭亚油酸锌盐粗品用去离子水、乙醇和正己烷依次洗涤,40-45℃下干燥后,得到共轭亚油酸锌盐。
[0018]作为优选,步骤1)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和对甲氧基苯胺的添加量分别为共轭亚油酸重量的0.3-1%和0.2-0.7%。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和对甲氧基苯胺与亚油酸共价链接,能增加亚油酸在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的分散度,避免结团导致反应收率降低;另外还能利用共价后的电子效应,改变电荷分布以钝化如共轭双键中的电子,特别是在较高温度下保持体系电子平衡,使得锌盐及水凝胶在高温下稳定不变质,增强高温稳定性并降低贮藏难度;更优异的表现是,随脂质体被吸收后两者能链接在角蛋白丝上并与角质层中的羟基脂肪酸结合,改变水油间电位差,使得角质细胞粘连性减弱和柔韧性增加,从而能提高脂质体经皮渗透效率,获得高的渗透量和皮肤内贮存性,尤其增强了适应油性肤质的能力,扩大了适用人群范围。
[0019]作为优选,反应用共轭亚油酸是共轭亚油酸的纯品或共轭亚油酸的混合脂肪酸;进一步优选的,混合脂肪酸中共轭亚油酸纯品的重量占比不低于80%。
[0020]对本专利技术而言,脂质体的载体为辛癸酸甘油酯与乳木果脂,其重量比为2:3-5。
[0021]对本专利技术而言,脂质体是在超声条件下,向剪切状态的载体中加入羧酸和共轭亚油酸锌盐,充分乳化后制得的;作为优选,超声功率为150-250W,乳化时间为10-30min,乳化温度为40-45℃。
[0022]作为优选,载体的剪切速度为2000-3000r/min,添加羧酸和共轭亚油酸锌盐后持续剪切时间为5-10min。
[0023]作为优选,脂质体粒径为40-150nm。
[0024]对本专利技术而言,凝胶基质的制备如下:将卡波姆940和泊洛沙姆407置于甘油中润
湿后,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后,溶胀过夜,然后再加入氮酮、羟苯乙酯和EDTA二钠,混匀即得。
[0025]作为优选,凝胶基质中各物质的重量百分比含量如下:卡波姆940 0.15-0.5%、泊洛沙姆407 15-18.5%、甘油10-12%、氮酮1-2%、羟苯乙酯0.15-0.5%和EDTA二钠0.03-0.1%。
[0026]对本专利技术而言,凝胶化操作如下:将脂质体添加进凝胶基质中,搅拌均匀后,再添加氢氧化钠将体系pH调节为7-8,继续搅拌10-30min,再加入2-2.5倍量去离子水并搅匀,即得含羧酸的水凝胶。
[0027]作为优选,脂质体与凝胶基质的重量比为1:2.8-3.5;氢氧化钠添加量为脂质体重量的0.8-1.5%。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预防皮肤病的羧酸,包括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水凝胶作为活性成分。优选的,上述水凝胶在常温下为自由流动的液体,在35℃及以上温度表现为有一定生物粘附性和附着力的半固体凝胶,有利于改善使用感,并使凝胶在皮肤上的延展性增强,进而提高吸收性和有效利用率。具体的,上述含羧酸的水凝胶能治疗/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羧酸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所述羧酸包括羧酸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提供羧酸,所述羧酸中包括2-10个碳原子;提供脂质体;所述脂质体中包括1-10wt%的所述羧酸和0.5-1.5wt%的共轭亚油酸锌盐;提供凝胶基质,使得所述脂质体发生凝胶化;所述凝胶化操作在碱性条件下进行,优选的,pH为7-8;所述共轭亚油酸锌盐由共轭亚油酸和氯化锌在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和对甲氧基苯胺存在的环境下合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羧酸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羧酸选自α-羟酸类、β-羟酸类、二羟基羧酸中的至少两种以上所形成的组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羧酸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轭亚油酸锌盐的合成步骤如下:1)在0-10℃、氮气保护下,向质量浓度为10-15%的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加入等当量的共轭亚油酸,再加入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和对甲氧基苯胺,搅拌反应3-4h,得到共轭亚油酸钠盐溶液;2)向共轭亚油酸钠盐溶液中加入等当量的、质量浓度为15-25%的氯化锌溶液,持续低温氮气保护环境下,搅拌反应2.5-3h至固体析出,液体澄清,除去清液得到共轭亚油酸锌盐粗品;3)将共轭亚油酸锌盐粗品用去离子水、乙醇和正己烷依次洗涤,40-45℃下干燥后,得到共轭亚油酸锌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硕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