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普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成象设备中的压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017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成象设备的压力装置含有一对将一片带有封装着无色染料和一种光照硬化的光固剂的微囊的中介片跟带有一种在中介片经成象光曝光后使无色染料致色的显象剂的受象片压在一起的压力辊,一对可转动地支承着辊对并在一端上可绕一支点相对摆动的导块,导块上装有将辊对相互压靠的辊加压装置,一个改变压力的装置装在两导块上,该改变压力的装置按受象片沿垂直于其运送方向所测得的长度来改变由辊加压装置施加于辊对的压力。(*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成象设备中的压力装置。该设备中,一已经曝光的介质板同一图象接收板压在一起,以将图象复制在该图象接收板上。已知的一种成象方法,在该方法中,将一张使光敏微胶囊对图象曝光而在其上形成局部硬化图象的介质板,同一张涂有显影剂的图象接收板压在一起,从而,含在介质板中的未硬化的光敏微胶囊破裂,胶囊中的无色染料流出并与显影剂反应,而在图象接收板上复制出与原版相应的图象。通常,在一套采用这样成象方法的成象设备中,用一对滚轴作为压力装置,以便将介质板和图象接收板紧压在一起。由于要使介质板上未硬化的光敏微胶囊破裂,大约需要90kg/cm的传输压力,所以,在滚轴对的端部施加一很大的压力使它互相挤压,以便在接触部分获得所需的传输压力,该接触部分是平行于滚轴的轴向形成的。另一方面,要在图象接收板上保持良好的成象条件,必须这样来构造上述的压力装置,要使得介质板的整个表面与图象接收板均匀地相对挤压,以防止所复制图象密度变化。这意味着必须在滚轴对的整个接触部分上均匀地施加传输压力。有关滚轴的材料、形状和其它结构上的改进已采取了各种措施,例如,用空心结构的下滚轴,以便使施加在滚轴上的传输压力,即一个施加在其端部上的很大的传输压力保持在可允许的限度之内,以防滚轴的弯曲。然而,传统的成象设备的压力装置所具有的这样的构造,是为了使宽度具有与滚轴整个接触部分的长度相当的板通过接触部分,并在整个接触部分得到一个指定的传输压力。这就使得当一张不同尺寸的图象接收板通过滚轴之间时,由于应力集中造成滚轴上传输压力增加而难于处理。如图7所示,当一张较小尺寸的图象接收板73通过上下滚轴71和72之间时,施加在滚轴71和72端部的力F沿垂直于图象接收板73输送方向的长度作用在上下滚轴71和72上,因此导致了单位长度上传输压力的增加。这可能使作用在滚轴71和72上的传输压力超过最大设计极限(不引起弯曲所能允许的限度),导致以图象接收板73的两面为支点的滚轴的弯曲。这种弯曲使得上下滚轴71和72的接触部分不能彼此平行配合,导致垂直作用在图象接收板73和介质板74上接近图象接收板73边缘区域的传输压力比作用在它们的中心区域上的传输压力小,这就使得不能在图象接收板73的整个表面上均匀地施加传输压力,从而导致了所复制图象密度的变化。传统的压力装置还存在另一个问题,由于作用在图象接收板73和介质板74上的传输压力是倾斜的(相对于沿表面的方向),就会在沿表面的方向产生一个作为上述传输压力的分力,从而会在介质板74,尤其在图象接收板73上造成皱纹。本专利技术用于成象设备中的压力装置,克服了上述的及已有技术中的许多其它的缺点和不足,该压力装置包括一对压力滚轴,利用该滚轴,一张具有许多封装有无色染料和一种通过曝光硬化的光致固化剂微胶囊的介质板和一张具有显影剂的图象接收板压在一起,上述显影剂在所述介质板作成象曝光后对所述无色染料具有一种色素生成的效应;还包括一对支撑所述滚轴对旋转的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在一端可绕一个支点彼此相对旋转;上述压力装置还包括一个通过所述导向装置安装的给滚轴加压的装置,该加压装置给要彼此相对挤压的上述滚轴对施加压力;上述加压装置还包括一个装在所述导向装置对之间的压力改变装置,所述压力改变装置按照与所述图象接收板传输方向垂直的方向所测得的图象接收板的长度,通过所述滚轴加压装置来改变施加在所述滚轴上的压力。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滚轴加压装置是指一个穿过所述导向装置对安装的螺栓和一个装在所述导向装置对的下方处的螺栓裸露部位上的弹簧。在最佳实施例中,压力改变装置包括一个置于上述导向装置对之间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具有几根平行的连杆,这些连杆间的距离通过一个与电动机相连的螺杆的转动来改变,压力改变装置还包括支撑所述平行连杆的支撑杆,所述螺杆穿过每一支撑杆的一端拧住,每一支撑杆的另一端以平行连杆为枢轴。因此,在这里所描述的专利技术可能完成提供一个成象设备压力装置的任务,该压力装置能够按照通过滚轴之间的图象接收板的长度(即图象接收板沿滚轴的轴向长度)来改变施加于压力装置的滚轴上的压力,以便不管上述的图象接收板的尺寸如何总是能施加一个几乎恒定的传输压力,这样就防止了滚轴的弯曲,从而防止了所复制图象密度的变化,而且也防止了在图象接收板上,尤其是介质板本身皱纹的产生。通过参考如下附图,可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并使本专利技术的众多目的及优点变得更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装有本专利技术压力装置的成象设备的正视剖面图。图2是图1中的压力装置的正视剖面图。图3是上述成象设备中压力装置的控制部分的方框图。图4是表示板的尺寸和电机转数R之间关系的表格。这些关系贮存在作为上述压力装置的控制部分的一部分的一个ROM中。图5是一个RAM的主要区域的存储图。该RAM为上述压力装置控制部分的一部分。图6是压力装置控制部分的操作程序流程图。图7是传统的压力装置中压力是如何作用的侧视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力装置,在该装置中,施加在介质板和图象接收板上的压力按照图象接收板的长度而改变,而该长度是沿垂直于所述图象接收板传输方向度量的。因此,即使将一张在垂直于其传输方向上具有较短长度的图象接收板送进压力装置,作用在介质板和图象接收板上的传输压力将基本上不增加,而这样一来就不会引起压力装置的结构变形。图1表示一个装备了本专利技术压力装置的成象设备。在成象设备21的中间部分内部,介质板34成一卷缠绕在送料转轴35上。从介质板34送出位置,通过曝光部分30到压力转印部分6,包括滚轴8、37、38、4和1构成一条板传输通道。在通过压力转印部分之后,介质板34利用滚轴7被送到卷片轴36上。在成象设备的一侧装有盛片盒42和43。盛片盒42和43中各自装有不同尺寸的图象接收板46a和46b,并安装有送片滚轴44和45以构成一个送片部分41。在成象操作中,送片滚轴44或45不管用哪一个,它们都要转动,而图象接收板46a或46b通过阻挡滚轴5被送到压力转印部分6。图象接收板46a(或46b)通过压力转印部分6的压力滚轴2和3同介质板34压在一起。经过压力转印部分6后,在通过一个出片滚轴56排放到出片盘57前,图象接收板46a(或46b)处于一条传送带53上被送到一个上光单元31,在那里给图象上光。一个由硬透明玻璃制的原象台29装在成象设备21顶部表面上。原象台29的上表面可由一原象盖板20盖住。一个包括有光源23,反射镜24至27和透镜28的光学系统22置于原象台下面。在成象过程中,光学系统22中的光源23和反射镜24至27按箭头G和H所示方向在原稿台下移动,使光源23的光对置于原稿台上的原象进行扫描。被原象所反射的光源23的光通过反射镜24至27和透镜28投射到曝光部分30,以使介质板34曝光。通过在曝光部分30的曝光,介质板34上形成了一个光敏微胶囊局部硬化的象,而在局部硬化的象中未硬化区域的光敏微胶囊在压力转印部分6处破裂。光敏微胶囊的破裂使得包含在所述胶囊里的无色染料流到图象接收板46a(或46b)上。上述无色染料通过与图象接收板上的显影剂反应而上色,从而在图象接收板上复制出图象。图2表示了成象设备上压力装置的构造。该压力装置包括滚轴对2和3,一对导向装置11和12,一个由螺栓15和弹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成象设备的压力装置包括:  一对压力滚轴,利用该滚轴可将一张介质板和一张图象接收板紧压在一起,所述介质板带有密封有一种无色染料和一种可通过曝光硬化的光致固化剂的微胶囊,所述图象接收板带有一种显影剂,该显影剂具有一种对所述介质板对成象光曝光后的所述无色染料生成色素的效应。  一对导向装置,利用该导向装置可旋转地支撑上述滚轴对,所述导向装置对可绕其一端上的一个支点相对转动。  一个滚轴加压装置,该装置通过所述导向装置安装,所述滚轴加压装置使上述滚轴对彼此相对加压。和  一个压力改变装置,该装置安装在上述导向装置对上,所述压力改变装置改变所述滚轴加压装置施加到所述各滚轴上的压力是根据所述图象接收板沿与该板被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测得的长度来进行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渊良明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