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762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影装置,其包括:    显影剂承载件,其承载显影剂,以对形成在载像件上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具有弹性;    刮擦/补给元件,其与显影剂承载件接触,以给显影剂承载件补给显影剂和刮去显影剂承载件上的显影剂,所述刮擦/补给元件具有弹性;    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硬度高于所述刮擦/补给元件的硬度;所述显影剂承载件和所述刮擦/补给元件满足,在刮擦/补给元件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脱离接触的状态下,在所述刮擦/补给元件和所述显影剂承载件之间的一个接触位置上,所述刮擦/补给元件的曲率半径大于所述显影剂承载件的曲率半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影装置,其采用显影剂来显影形成在载像件(如光敏元件或者介电元件)上的静电图像。特别地,其涉及一种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使用一种干的显影剂,并适用于诸如复印机、打印机等一类使用电子照相或者静电记录方法的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显现形成在成像装置(如复印机或打印机)的载像件(如电子照相光敏元件或静电记录介电元件)上的静电潜像,通常的做法是使用粉末形式的显影剂(色粉)。首先,参照附附图说明图1,叙述根据现有技术的成像装置的示例,该成像装置使用无磁性单组分色粉即一种干显影剂来显影形成在载像件上的静电潜像。成像装置包括圆柱形载像件(在下文中将称其为“感光鼓”)101,其沿图中箭头p所指示的方向旋转,从而承载静电图像;充电装置102;曝光装置103,其根据一组图像成型数据,在感光鼓101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设备(显影装置)104;电荷转移装置105;定影装置106;清洁器107;等等。显影装置104具有直径为16mm的显影剂承载件(在下文中将其称为“显影辊”)110,其沿箭头q所指示的方向以140mm/sec的圆周速度旋转,从而将显影剂(在下文中将其称为“色粉”)输送给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显影辊110是所谓的弹性显影辊,包括直径为8mm的导电金属芯,和环绕该金属芯的圆周表面由橡胶或类似物制成的弹性元件。该显影辊被设置成与感光鼓101相接触。显影辊110还具有色粉剥离-涂布辊111、色粉调节刮刀、和搅拌元件113。色粉剥离-涂布辊111起到给显影辊110的圆周表面供应无磁性单组分色粉的作用,又起到从显影辊110的圆周表面上剥离色粉的作用。该色粉剥离-涂布辊111沿箭头r所指示的方向以100mm/sec的圆周速度旋转。搅拌元件113包括多个搅拌叶片,并向色粉剥离-涂布辊111提供色粉。显影剂剥离-涂布辊111包括直径为5mm的金属支撑轴,和形成在金属支撑轴圆周表面的泡沫物质层。显影剂剥离-涂布辊111的硬度低于显影辊110的硬度。这样设置该显影剂剥离-涂布辊111,使得在显影剂剥离-涂布辊111的径向方向上该显影剂剥离-涂布辊111被显影辊110压缩1mm;显影剂剥离-涂布辊111(其硬度小于显影辊110的硬度)产生变形。参照图1,随着感光鼓101沿箭头p方向旋转,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被充电装置2均匀地充电呈负极性,偏压电源给充电装置2提供电压。在被均匀充电后,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被暴露在曝光装置3发射出的激光束下。结果,静电潜像形成在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上。通过从显影剂容器104将色粉输送到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上,以及通过使感光鼓101接触显影辊110,这个静电潜像被显影成可见图像,即由色粉形成的图像(在下文中将其称为“色粉图像”)。此后,当转印媒体108被输送时,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上的色粉图像经由电荷转移装置转印到转印媒体108(例如,一张纸,OHP片等)上。然后,转印媒体108上的色粉图像通过定影设备106被“焊接”(定影)到转印媒体108上。通过清洁器107从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上移除转印残留色粉颗粒即,转印后残留在该感光鼓101的圆周表面上的色粉颗粒。至于残留在显影辊110上的色粉颗粒,即没有用于显现潜像的色粉颗粒,它们通过显影辊110随后的旋转返回到显影装置104的内部,所述潜像形成在感光鼓101与显影辊110之间接触区域内的该感光鼓101上。更详细地说,在显影辊110和显影剂剥离-涂布辊111间的接触区域上,显影辊110的圆周表面上的色粉颗粒被显影剂剥离-涂布辊111从显影辊110上剥除,落入显影装置104中,而显影装置104内的色粉颗粒由显影剂剥离-涂布辊111补给到显影辊110的圆周表面上。提供给显影辊110的圆周表面上的色粉颗粒被输送到显影刮刀112和显影辊110间的接触区域上。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形成图像。例如,已知的成像装置示例是在日本已公开的专利申请JP2002-108089中所披露的一种装置,在该装置中,不仅显影辊的直径大于显影剂剥离-涂布辊的直径,而且显影辊的硬度也大于显影剂剥离-涂布辊的硬度。如图1所示,对采用现有显影装置的成像装置进行耐久性试验,其中,用重量平均颗粒直径为6μm的色粉制造出10000份复印件,该色粉通过粉碎和分类制得。色粉含有外部添加剂;将重量平均颗粒直径大约为50nm的1份重量硅外加到100份重量的色粉内。在试验过程中,在大约第5000份复印件中,开始产生所谓的灰雾,即色粉粘到感光鼓圆周表面的非图像点上的现象,并且,在大约第8000份复印件中,开始产生色粉落下,即色粉颗粒离开显影辊的圆周表面的现象。本专利技术致力于寻找引起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取得了以下发现。即,在耐久性试验过程中,外加给色粉的外部添加剂颗粒嵌入色粉颗粒的表面内,因此造成色粉性能完全不同于耐久性试验前的色粉性能(如,色粉的电荷量减少以及流动性降低);换句话说,产生了所谓的色粉劣化。上面叙述的色粉劣化的原因如下。在显影辊和显影剂剥离-涂布辊间的接触区域上,色粉颗粒受到由于显影辊和显影剂剥离-涂布辊间之间接触引起的压力,并且由于在两辊间存在不同的圆周速度,色粉颗粒也受到两辊的摩擦。由于色粉颗粒在受到这种接触压力的同时,色粉颗粒被显影辊和显影剂剥离-涂布辊的圆周表面摩擦,因此在接触区域上,色粉颗粒和两辊的圆周表面之间产生了摩擦力,并且一部分这种摩擦力转化成摩擦热。产生的摩擦热软化了色粉颗粒。结果,外部添加剂颗粒嵌入到色粉颗粒的表面内,因此劣化了色粉颗粒。特别地,在显影辊与感光鼓接触的接触式显影方法的情况下,色粉颗粒在接触区域(显影位置)上也受到摩擦力,加剧了色粉劣化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其通过降低产生在成像装置的显影剂承载件和显影剂剥离件之间接触区域上的摩擦力值,从而降低显影剂劣化,能够长时间维持高水平的显影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尤其对于使用弹性显影剂承载件的显影装置来说,该显影装置不会遭遇显影剂劣化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其适于使用弹性显影剂承载件来显影图像。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对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成像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为了叙述本专利技术,显影辊和显影剂剥离-涂布辊的示意图。图3是为了叙述本专利技术,示出了应力分布曲线的图表。图4是为了叙述本专利技术,示出应力总值和显影剂剥离-涂布辊的半径之间关系的图表。图5是为了叙述本专利技术,示出应力总值、显影辊半径和显影剂剥离-涂布辊半径之间关系的图表。图6是为了叙述本专利技术,示出应力分布曲线的图表。图7是为了叙述本专利技术,示出应力分布曲线的另一个图表。图8是为了叙述本专利技术,显影辊和显影剂剥离-涂布辊之间的接触区域和其毗邻的截面示意图。图9是为了叙述本专利技术,显影辊和显影剂剥离-涂布辊之间的接触区域和其毗邻的截面示意图。图10是为了叙述本专利技术,显影辊和显影剂剥离-涂布辊之间的接触区域和其毗邻的截面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成像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13是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中,用以叙述色物形状因数的示意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口真奈实山本毅深津慎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