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具有结晶组分的两亲性共聚粘合剂的有机溶胶液体调色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762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体电子照相色调剂组合物,其包含:    (a)具有贝壳杉脂-丁醇值低于30的液体载体;及    (b)大量分散在液体载体中的色调剂颗粒,    其中所述色调剂颗粒包含至少一种两亲性共聚物,该两亲性共聚物包括一个或多个S材料部分和一个或多个D材料部分,且其中一个或多个D材料部分包含一种或多种可聚合和可结晶的化合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子照相的液体色调剂组合物。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源于有机溶胶的液体电子照相色调剂,所述有机溶胶中混有两亲性共聚粘合剂颗粒,该共聚粘合剂颗粒包含以化学方法引入到共聚粘合剂分散部分中的可聚合和可结晶的化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混有两亲性共聚粘合剂颗粒的有机溶胶,所述共聚粘合剂颗粒包括一个或多个分散(D)部分及一个或多个溶剂化(S)部分,其中该一个或多个D部分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且在D部分,S部分,或者D部分和S部分中通过化学方法引入至少一种可聚合和可结晶的化合物。
技术介绍
在电子照相和静电印刷工艺(统称电成像工艺)中,静电图像分别形成于感光元件或介电元件的表面上。所述感光元件或介电元件可以是中间转印鼓或转印带,或者是用于最终色调剂图像本身的基材,详见Schmidt,S.P.和Larson,J.R.,Handbook of Imaging Material Diamond,A.S.,EdMarcel DekkerNew York;Chapter 6,pp227-252,以及美国专利US4728983、4321404和4268598。在静电印刷中,潜像通常是这样形成的(1)用静电记录笔或其等同物在介电元件(通常为接收基材)表面的选定区域内形成电荷图像;(2)在该电荷图像上施用色调剂;及(3)固定(fixing)色调剂的图像。这种类型工艺的实例见美国专利US5262259。在电子照相印刷(也称之为静电印刷)的工艺中,利用电子照相技术在诸如纸张、薄膜等最终图像接收体上产生图像。电子照相技术已经引入到包括影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等的广泛范围的设备中。通常,电子照相包括利用可重复使用的感光性临时图像接收体(也称之为感光体),在最终的永久性图像接收体上产生电子照相图像的过程。代表性的电子照相过程包括一系列的在接收体上产生图像的步骤,这些步骤包括充电,曝光,显影,转印,熔化,以及清洁和擦除。在充电步骤中,通常借助于电晕或者充电辊筒,使感光体覆以所需极性的电荷,或者是负电荷或者是正电荷。在曝光步骤中,光学系统通常为激光扫描仪或者二极管阵列,以对应于最终图像接收体上所需要形成的图像的成像方式,通过使已充电的感光体选择性地曝光,进而形成潜像。在显影步骤中,一般是使极性合适的色调剂颗粒与感光体上的潜像接触,通常使用电偏压至一定电位的极性与色调剂极性相反的显影剂。色调剂颗粒迁移至感光体并通过静电力选择性地附着在潜像上,从而在感光体上形成色调剂的图像。在转印步骤中,色调剂的图像从感光体转印到所需最终图像接收体上;有时采用中间转印元件从感光体上转印图像,随后将色调剂图像转印到最终的图像接收体上。在熔化步骤中,加热最终图像接收体上的色调剂图像以软化或者熔融色调剂颗粒,从而将色调剂图像定影在最终的接收体上。一种可选的定影方法包括在高压、加热或不加热的条件下将色调剂固定在接收体上。在清洁步骤中,除去感光体上残余的色调剂。最后,在擦除步骤中,通过曝光于特定波长的光,将感光体电荷减少到基本上均匀的低值,进而除去残余的原始潜像,并为下一次成像循环准备好感光体。商业上广泛使用两种类型的色调剂液体色调剂和干式色调剂。术语“干式”并不意味着干式色调剂完全不含任何液体成分,而是意味着色调剂颗粒不含有任何显著量的溶剂,例如,一般低于10%重量的溶剂(总的来说,干式色调剂就溶剂含量而言其干的程度为可合理地实用),并且色调剂颗粒能够携带摩擦静电荷。这是干式色调剂颗粒与液体色调剂颗粒的区别。一般液体色调剂组合物包括悬浮或分散在液体载体中的色调剂颗粒。液体色调剂一般是非导电性的分散体,以避免使潜在静电图像放电。在液体载体(或液体载体)中,通常液体色调剂颗粒在一定程度上会溶剂化,一般在大于50重量%的低极性、低介电常数、充分无水的载体溶剂中进行。因为其具有从约5微米到亚微米的小粒度,液体色调剂能产生非常高分辨率的色调剂图像。用于液体色调剂组合物的典型色调剂颗粒通常包括视觉效果增强剂(例如彩色颜料颗粒)和聚合物粘合剂。聚合物粘合剂在电子照相过程中以及过程后都发挥作用。在操作性方面,粘合剂的特性影响色调剂颗粒的充电和电荷稳定性、流动、以及熔化特性。这些特性对获得显影、转印和熔化过程中的优良性能而言很重要。在最终接收体上形成图像之后,粘合剂的性质(例如,玻璃态转化温度、熔体粘度、分子量)以及熔化条件(例如,温度、压力和熔化剂构型)影响耐久性(例如,抗结块和擦除性)、与接收体的附着力、光泽度及其它类似性质。适用于液体色调剂颗粒的聚合粘合剂材料一般显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24~55℃,其低于一般用于干式色调剂颗粒的聚合粘合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50~100℃)。具体来说,在液体电子照相成像工艺中,已知一些液体色调剂掺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于室温(25℃)的聚合粘合剂以便快速自身固定,例如通过成膜的方法;例如,参见US6255363。但是,也已知在将色调剂图像熔合到最终图像接收体上之后,由于低的Tg,这种液体色调剂显示优良的图像耐久性(例如,抗差的粘连性和耐擦性)。为克服这些耐久性的缺陷,所选择的用于干式色调剂的聚合材料更典型地具有至少约55~65℃的Tg以便在熔合之后得到良好的抗粘连性,然而一般要求约200~250℃的高熔合温度以便软化和熔化色调剂颗粒,且进而足够将色调剂熔合到最终图像接收体上。对于干式色调剂来说,高熔合温度是不利的,原因是长时间的加热和与高温熔合有关的较高能量的消耗,而且在温度接近纸的自燃温度(233℃)下,存在与将色调剂熔合到纸上有关的起火危险。尽管已知一些液体色调剂使用具有较高Tg(高于或等于约60℃)的聚合粘合剂,已知这种色调剂存在与聚合粘合剂的选择相关的其它问题,包括由于在成像过程中不能使液体色调剂快速自我固定而导致的图像缺陷,差的充电和电荷稳定性,与储存中团聚或聚集作用相关的差的稳定性,储存中差的沉积稳定性和要求使用约200~250℃高熔合温度以便软化或熔化色调剂颗粒,进而充分将色调剂熔合到最终图像接收体上。除此之外,已知使用高Tg聚合粘合剂的一些液体和干式色调剂显示,在温度高于或低于最佳熔合温度下,从最终图像接收体到熔凝器表面,色调剂图像不合需要的部分转印(油墨沾污),在熔凝器表面要求使用低表面能材料或使用熔凝器油以防止油墨沾污。另外,在制造期间,可以物理方式将各种润滑剂或蜡混合到干式色调剂颗粒中作为脱模剂或防粘剂;但是,这些蜡不能以化学方式结合到聚合粘合剂中,它们会负面影响色调剂颗粒的摩擦带电或可以从色调剂颗粒中迁移出且污染光受体、中间转印元件、熔凝器元件或电子照相工艺中的其它关键性表面。除了聚合粘合剂和任选视觉效果增强剂之外,液体色调剂组合物可以任选包括其它添加剂。例如,添加电荷控制剂以赋予色调剂颗粒静电电荷。添加分散剂以提供胶体稳定性、帮助图像定影和提供颗粒表面带电或充电位置。通常将分散剂添加到液体色调剂组合物中,因为色调剂颗粒浓度高(内部颗粒距离小)且仅仅电双层效果不足以稳定与团聚或聚集作用相关的分散体。当使用时,脱膜剂可用于防止色调剂粘附在熔凝器辊上。其它添加剂包括抗氧剂、紫外稳定剂、杀真菌剂、杀菌剂、流动调节剂等。一种制造技术包括合成分散在液体载体中的两亲性共聚粘合剂以形成有机溶胶,然后将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姆斯·A·贝克盖伊·L·赫曼朱莉·Y·钱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