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中间转印装置的成像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660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像设备,它包括能够使中间转印带的膨胀和收缩程度变化缓慢的中间转印装置。设置清洁辊的位置和移动范围,以便当中间转印带清洁器摆动并移动到清洁器的接触位置时,中间转印带后表面上的后表面接触位置相对于清洁辊接触中间转印带的接触位置远离清洁支撑辊。因为中间转印带不会被夹在清洁辊和支撑辊之间,因此能使中间转印带的膨胀和收缩程度变化缓慢,并且使中间转印带的膨胀和收缩程度保持在预定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间转印装置和一种成像设备。
技术介绍
在将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然后再将该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诸如纸张的记录介质上的成像设备中,必需清除残留在中间转印带的调色剂承载面上的调色剂(转印后剩余的调色剂)。通常,使用一条沿拉伸方向没有弹性的带子作为中间转印带。最近几年中,提出一种使用弹性中间转印带的成像设备,以提高对感光器等的粘合性,从而能够提高图像的质量,并且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设计出较小的成像设备。例如,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3-98839公开了使用弹性中间转印带的清洁器,该清洁器包括一个在与拉伸辊相对的位置与中间转印带接触的清洁辊,该清洁器使中间转印带沿着每个清洁辊的一部分周围表面,该清洁器还包括一个挤压中间转印带的辅助辊。根据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3-98839的描述构造而成的清洁器,清洁辊能够远离中间转印带运动,该操作有时会导致中间转印带夹在清洁辊和拉伸辊或者清洁辊和辅助辊之间。特别是在清洁辊等的制造或组装过程中出现不平整的情况下,中间转印带夹在它们之间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中间转印具有弹性,所以在循环过程中当转印带部分置于辊之间时,转印带的膨胀和收缩程度会发生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中间转印装置,它包括中间转印带、清洁部件和清洁部件支撑机构。中间转印带呈环形且至少沿着循环方向具有弹性,它被多个带支撑部件支撑且能够循环。清洁部件与中间转印带的调色剂承载面接触以便清除中间转印带的调色剂承载面上的调色剂。清洁部件支撑机构可移动地支撑清洁部件以使清洁部件的清洁面接触或者脱离调色剂承载面。在该中间转印装置中,清洁部件布置为使处于接触位置的中间转印带的后表面远离带支撑部件,在该接触位置清洁面通过清洁部件支撑机构与调色剂承载面接触。在该中间转印装置中,处于接触位置的中间转印带的后表面远离带支撑部件,在该接触位置清洁面与调色剂承载面接触。因此,当清洁面与调色剂承载面接触时,中间转印带不会被置于清洁部件和带支撑部件之间。从而,在清洁作业过程中,中间转印带的膨胀和收缩程度的变化很缓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具有上述的中间转印装置,将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装置上的一次转印部分,和将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二次转印部分。根据该成像设备,图像首先由一次转印部分转印到中间转印装置上,这样得到的图像进一步被二次转印部分二次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所需的图像就形成在记录介质上。因为成像设备包括上述的中间转印装置并且能够使中间转印带的膨胀和收缩程度变化缓慢,所以能够得到几乎没有紊乱的高质量图像。附图说明以下面的附图为基础,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剖视图,典型地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中间转印装置的内部和应用该中间转印装置的彩色打印机的内部。图2是放大的剖视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中间转印装置的中间转印带清洁器的相邻部件,且中间转印带清洁器与中间转印带接触。图3是放大的剖视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中间转印装置的中间转印带清洁器的相邻部件,且中间转印带清洁器与中间转印带不接触。图4是放大的剖视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中间转印装置的清洁辊的相邻部件,且清洁辊与中间转印带接触。图5是放大的剖视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中间转印装置的清洁辊的相邻部件,且中间转印带处于弯曲状态。图6是放大的剖视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中间转印装置的刮板的相邻部件,且中间转印带处于弯曲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以采用电子照相制版术的彩色打印机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中间转印装置和成像设备的应用示例进行描述。应该注意,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成像设备并不局限于将要描述的彩色打印机,而可以是任何其它类型的成像设备,诸如复印机、传真机或者多功能机。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实施例中不详细描述与本专利技术的特性没有直接关系的元件。图1概要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中间转印装置62和彩色打印机10,其中所述中间转印装置62连接在彩色打印机主体12上。装置62的细节将在后面描述。彩色打印机10包括彩色打印机主体12。可旋转打开和关闭的盖子16设置在彩色打印机主体12的上部的旋转支点14的周围。供纸单元18设置在彩色打印机主体12的下部。供纸单元18包括容纳记录纸张P的供纸盒22。送纸辊24和延迟辊26设置在供纸盒22的上部最里面的区域。送纸辊24旋转以从供纸盒22供给纸张P,延迟辊26逐一处理供给的记录纸张P。输送路径28是记录纸张P从送纸辊24到排出口30的路径。输送路径28大致垂直地形成在供纸单元18和彩色打印机主体12后侧(图1中的右侧)附近的定影装置(fuser)90之间。二次转印辊80和二次转印支撑辊72设置在定影装置90上游的输送路径28上。阻挡辊32设置在二次转印辊80和二次转印支撑辊72的上游。出纸辊34设置在排出口30附近的输送路径28上。因此,由送纸辊24从供纸单元18的供纸盒22输送出的记录纸张P由延迟辊26处理。只有最上面的记录纸张P被送入到输送路径28,送入的纸张暂时被阻挡辊32阻挡。最上面的纸张P在适当的时间被输送通过二次转印辊80和中间转印带64(二次转印支撑辊72)之间,从而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最上面的记录纸张P上。转印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装置90定影在纸张P上。由此得到的纸张P通过出纸辊34从排出口30被排出到排出部分36,该排出部分36位于打开和关闭盖子16的上部。该排出部分36是倾斜的,以使排出口较低而其他部分沿着向前的方向(图1中向左的方向)逐渐升高。旋转显影装置38设置在彩色打印机主体12的大致中部。旋转显影装置38包括位于显影装置主体40内部的显影单元42a到42d,这些显影单元分别形成黄、品红、青和黑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旋转显影装置38绕着旋转显影装置的中心44向左或者沿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显影单元42a到42d包括显影辊46a到46d,并且分别在显影装置主体40的法向方向受弹性体48a到48d挤压,弹性体诸如为螺旋弹簧。绕着旋转主轴49旋转的感光鼓50被设置成与旋转显影装置38接触。当旋转显影装置38不与感光鼓50接触时,每个显影辊46a到46d的外围沿径向部分地从显影装置主体40的外围突出大约2毫米。直径比显影辊46a到46d的直径稍大的跟踪辊(未示出)位于各个显影辊46a到46d的两端,以便与显影辊46a到46d共轴旋转。也就是说,显影单元42a到42d绕旋转显影装置的中心44相互间隔90度地位于显影装置主体40的外周上。当显影辊46a到46d上的跟踪辊与感光鼓50两端的凸缘(未示出)接触,并且在显影辊46a到46d和感光鼓50之间分别形成预定的间隙时,显影单元42a到42d通过相应的彩色调色剂在感光鼓50上显影潜像。充电辊52位于感光鼓50的下方。通过对充电辊52施加充电偏压,感光鼓50被均匀地充电。感光鼓清洁器54设为悬挂于感光鼓50的旋转轴49。感光鼓50和感光鼓清洁器54彼此形成整体。感光鼓清洁器54包括清洁刮板56和调色剂回收盒58,该清洁刮板56刮掉一次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50的废调色剂,该调色剂回收盒58回收被清洁刮板56刮掉的废调色剂。在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间转印装置,包括:形成为环状的中间转印带,它由多个带支撑部件支撑,并且能够循环,且至少沿着循环方向具有弹性;与所述中间转印带的调色剂承载面接触的清洁部件,用于清除中间转印带的调色剂承载面上的调色剂;和可移动地支 撑所述清洁部件的清洁部件支撑机构,用于使清洁部件的清洁面与调色剂承载面接触或者不接触,其中所述清洁部件布置成,使处于接触位置的中间转印带的后表面远离所述带支撑部件,清洁面与调色剂承载面在该接触位置通过清洁部件支撑机构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河裕介芹泽聪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