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金属管缩径模具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2541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缆等管状部件缩径设备上用的缩径模具安装结构。目的不仅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且能够方便地拆装更换模具。一种薄壁金属管缩径模具的安装结构,包括轧轮,在轧轮两侧设置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上旋转固定有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二轴承座上旋转固定有第二联轴器,所述轧轮同轴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联轴器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联轴器上;所述第一联轴器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还固定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联轴器旋转的驱动电机。插接部大于半圆的约束又可以让旋转轴更稳定地转动。保证拆装方便位置精准,且运行稳定。且运行稳定。且运行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壁金属管缩径模具的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线缆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等管状部件缩径设备上用的缩径模具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电缆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电缆的电压较高,一般需要护套对电缆进行包覆。常用的护套就包括平滑光铝护套和纵包轧纹铝护套。由于平滑光铝护套包覆更为紧密,使得电缆的质量更高,因此被广泛使用。
[0003]例如目前各国都在研究的80WV超高压输电用光铝护套电缆。由于直径尺寸大,一般是先将电缆芯线先放入铝护套中,然后对光铝护套进行拉拔,以减小铝护套的管径,进而铝护套将电缆芯线和绝缘层进行紧密包覆。这种方法得到的铝护套表面会出现拉痕,达不到平滑的效果,并且需要在铝护套的表面涂上润滑油,事后难以清洗。
[0004]现有的通过模具挤压来减小管件管径的技术如CN109681717A和CN209281952U。一般设置4个压头,并呈十字状排列,4个压头沿管周面均匀分布。经过4个压头向中心挤压后,实现对内部绝缘层的压紧固定、甚至铝护套的管径整体减小,这样的设备加工过的管件表面褶皱、折痕较少,能够得到较为平滑的光铝护套电缆。
[0005]但是因为无法保证压头之间的贴合紧密,所以在压头之间的位置往往会出现沿着管长方向分布的多条凸痕,影响美观和力学性能。并且现有的缩径装置中,由于轧轮需要安装得十分稳定,因此多采用一体固定式,防止压头松动造成的误差。但是这样在压头磨损后就难以进行更换,加之压头长期直接与管件接触磨损,属于易损件,不易更换对用户造成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缩径模具安装的缺陷,提供一种薄壁金属管缩径模具的安装结构,不仅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且能够方便地拆装更换模具。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壁金属管缩径模具的安装结构,所述缩径模具包括轧轮,在轧轮两侧设置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上旋转固定有第一联轴器,所述第二轴承座上旋转固定有第二联轴器,所述轧轮同轴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联轴器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联轴器上;所述第一联轴器远离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还固定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联轴器旋转的驱动电机。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联轴器固定所述旋转轴的位置设置有半圆环状的插接部,所述插接部上设置有可拆卸的锁合板;所述旋转轴的两端设置有小于半圆的轴向切面,所述插接部的开口小于所在圆的直径,所述旋转轴的外圆弧面与插接部的内圆弧面相抵持,所述切面与所述锁合板相抵持;所述旋转轴插入所述插接部时,所述锁合板与插接部固定实现所述第一联轴器和所述旋转轴的固定;所述第二联轴器与第一联轴器结构相同并沿轧轮左
右对称布置。
[0009]优选的,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锁合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螺孔,所述插接部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二螺孔,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进而固定所述锁合板和插接部。
[0010]优选的,所述轧轮具有四个,沿着垂直于物料行进方环形均匀排列,每个轧轮由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固定在同一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上沿垂直于物料行进方向外延伸设置两组固定孔,每组所述固定孔分别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
[0011]优选的,所述的定位板布置在卡盘上,所述的卡盘中心设置与物料行进方对应的通孔,所述定位板有多个在卡盘上沿通孔均匀布置。
[0012]优选的,所述卡盘上设置有多个沿物料行进方向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定位槽,定位槽为收口槽,槽内布滑动装配有形状吻合的卡爪;卡爪外侧嵌入定位板上的安装槽,并与定位板固定;卡爪内侧深入定位槽底部的调节孔内,调节孔内装有轴芯固定并可转动的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卡爪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所述卡爪的内侧面上具有与调节螺栓周面与相互配合的螺纹。
[0013]优选的,每个所述卡爪上都具有多个沿卡爪宽度方向的T形槽,每个槽中装入至少两个T型螺母;定位板上对应设置有贯通的沉孔,通过内六角螺栓穿过沉孔与T型螺母连接将卡爪和定位板固定。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设置半圆环状的插接部,旋转轴插入插接部后,旋转轴的轴向切面裸露在外,然后通过锁合板基本贴合轴向切面和插接部固定,进而将旋转轴进行夹合,并将旋转轴固定在插接部上。拆卸时可以先将锁合板拆卸,然后旋转旋转轴,即可拿出旋转轴,拆装方式极为方便。这样转动旋转轴后即可从插接部取出,并更换,然后插接部大于半圆的约束又可以让旋转轴更稳定地转动。保证拆装方便位置精准,且运行稳定。
[0015]本专利的另一个重要的创新点就在于要能实现轧轮位置的多重调整。因为扎轮尺寸和安装精度是保证缩径精度的核心与关键,扎轮磨损后要能及时更换或修正轮面后调整位置,确保形成精确的圆形约束区域对管件进行缩径。本技术的多重调整包括了轧轮轮面可以修正、然后轴承座在在固定板上位置可调、固定板在卡盘上位置可调等。本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电缆护套等金属薄壁管的缩径,当然具有延展性的合成树脂材料也可以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缩径,并且缩径设备和方法也不限于在电缆上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缩径机第一视角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轧轮单元结构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轧轮分布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缩径机第二视角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剖面图。
[0022]元件符号说明
[0023]1、机架;2、轧轮单元;3、卡盘;4、定位板;21、驱动电机;22、第一轴承座;23、第一联
轴器;24、轧轮;25、第二轴承座;26、旋转轴;31、卡爪;32、T型螺母;33、调节螺栓;34、内六角螺栓;35、凹槽;41、固定孔;42、安装孔;231、插接部;232、锁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至图6所示的,管件缩径设备上就包括四个上述轧轮单元2和一个机架1,且四个轧轮单元2沿物料行进方向同一位置环形均匀排列,多个轧轮单元2的轧轮24通过斜面相互紧贴,并且轧轮24轮面组合形成一个圆环,圆环的直径小于被加工护套等管件的直径,圆环之间的区域构成进料口。多个轧轮24之间相互紧贴并咬合,轮面无缝形成一个圆环,加工后的铝护套表面光滑程度高。并且轧轮24之间相互支撑,也提高了轧轮24在加工期间的结构稳定性。在加工不同直径的管件时,只需要更换轧轮24,选用其他轮面弧度不同的轧轮24即可,拆装过程简单,节省了用户的时间。
[0025]本技术的机架1远离进料口的一侧还包括出料口,出料口上也设置有四个轧轮单元2,出料口上轧轮单元2的数量与进料口上轧轮单元2的数量相同。且进料口出与出料口处的轧轮单元2错位排布,也就是将进料口的轧轮24和出料口的轧轮24交错设置,使得进料口和出料口处每两轧轮24形成的交界线,共8个交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金属管缩径模具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模具包括轧轮(24),在轧轮(24)两侧设置第一轴承座(22)和第二轴承座(25),所述第一轴承座(22)上旋转固定有第一联轴器(23),所述第二轴承座(25)上旋转固定有第二联轴器,所述轧轮(24)同轴连接有旋转轴(26),所述旋转轴(2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联轴器(23)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联轴器上;所述第一联轴器(23)远离所述旋转轴(26)的一端还固定有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联轴器(23)旋转的驱动电机(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金属管缩径模具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轴器(23)固定所述旋转轴(26)的位置设置有半圆环状的插接部(231),所述插接部(231)上设置有可拆卸的锁合板(232);所述旋转轴(26)的两端设置有小于半圆的轴向切面,所述插接部(231)的开口小于所在圆的直径,所述旋转轴(26)的外圆弧面与插接部(231)的内圆弧面相抵持,所述切面与所述锁合板(232)相抵持;所述旋转轴(26)插入所述插接部(231)时,所述锁合板(232)与插接部(231)固定实现所述第一联轴器(23)和所述旋转轴(26)的固定;所述第二联轴器与第一联轴器(23)结构相同并沿轧轮(24)左右对称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金属管缩径模具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锁合板(232)上设置有两个第一螺孔,所述插接部(231)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二螺孔,所述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对应的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进而固定所述锁合板(2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仕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益世研电工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