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印刷版原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224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红外线激光曝光可书写的,可记录高感度图像,能获得没有污染的高质量画面印刷物的热型平版印刷版原版,特征是在粗面化的铝基体上形成具有规定密度和/或空隙率的阳极氧化皮膜,在这样的支撑体上设置利用红外线激光曝光可书写的记录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01109752.3申请案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01年4月6日”,申请号为“01109752.3”,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平版印刷版原版”。本专利技术是关于平版印刷版原版,特别是关于根据光热变换,将激光的光变换成热、再利用产生的热进行记录的,设有热模式型感热记录层的平版印刷版原版。近年来,伴随着成像技术的发展,受到人们观注的是利用缩成细小光束的激光在其版面上扫描,将文字原稿、图像原稿等直接形成在版面上,而不使用胶片原稿直接制版的技术。作为这样的成像材料,可举出有以下两种平版印刷版,即,存在于感光层中的红外线吸收剂,发现具有光热转换作用,受曝光而发热,由该热可溶化感光层的曝光部分,形成阳性图像的所谓热型的阳性型平版印刷版,和由该热使游离基发生剂和酸发生剂产生游离基和酸,再由它们进行游离基聚合反应和酸交联反应,形成不溶化的阴性型图像的热型的阴性型平版印刷版。在这种热型成像中,利用激光照射,由感光层中的光热转换物质产生热,再由该热引发成像反应,然而,粗面化的形成阳极氧化皮膜的的铝支撑体,与感光层比较,支撑体的热传导率极高,所以在感光层和支撑体界面附近产生的热,在成像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扩散到支撑体内部。其结果,在感光层和支撑体界面处,阳性型感光层的分解反应不充分,在原本的非图像部分上产生残膜,实际上是存在低感度的问题。对于这种问题,为提高阳性型感光层支撑界面处的感光层显像性,就下涂层进行各种各样的研究,另一方面,就调整阴性型感光层进行了试验,通过后加热,使曝光部分强制性硬化,特别是表面层很容易硬化,但是任何一种方法和试验都没能达到充分满意的结果。作为支撑体或中间层,经研究使用传热性低的有机材料,当将有机材料层形成支撑体时,虽然提高了隔热性,但关于和记录层的接合性和非图像部分的亲水性,仍存在难以达到实际应用的水平。特别是,作为最近市场的动向,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而缩短曝光时间,为延长激光器的寿命而使用低输出等提出强烈要求。要求一种平版印刷版原版可直接用激光进行制版,能将产生的热有效地用于成像反应,非图像部分对碱性显像液的溶解性优良,高感度化,和能抑制引起残膜的非图像部分污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利用红外线激光曝光书写的、高感度、而且能获得没有污染的高质量画面印刷物的热型平版印刷版原版。本专利技术人为达到上述目的,经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铝基体上形成低密度、隔热性高的无机皮膜,即可解决上述课题,并至此完成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平版印刷版原版,其特征在于粗面化铝基体上形成阳极氧化皮膜的支撑体上,设置利用红外线激光曝光可书写的记录层,满足下述条件下述式定义的空隙率为20-70%,上述阳极氧化皮膜露出表面的微孔直径在15nm以下,而且,显像处理后非图像部分的接触角在20度以下,空隙率(%)=×100其中氧化皮膜密度(g/cm3)=单位面积的氧化皮膜重量/氧化皮膜膜厚。作为设在该平版印刷版原版上可用红外线激光书写的记录层有以下两种记录层,即,含有红外线吸收剂、利用热产生酸或游离基的化合物、及通过酸或游离基形成交联,引发聚合反应的化合物的阴性型记录层,或者,含有红外线吸收剂、及由热分解结合结构,在碱性水溶液等中形成可溶性的化合物的阳性型记录层。本专利技术的作用虽然不明确,但可认为在铝(合金)基体上形成具有上述规定性质的无机皮膜(阳极氧化皮膜),内部具有大量空隙部分的皮膜起到了隔热层的作用,降低了感光层支撑体界面的热传递性,并提高了感度,仅对阳极氧化皮膜的表层部分进行封孔,而保留内部的空隙部分,实施这样的封孔处理可进一步提高感度。在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式样中,进而,利用封孔处理堵塞住皮膜表面的空隙部分,通过封孔固化成能保持空气的低密度表膜层,能达到感度的进一步提高。这种结构的支撑体,具有的优点,可以说是隔热性极其优良,也能有效防止感光层中的染料、粘合剂等亲油成分产生残膜等。再一个优点是印刷时能抑制油墨向空隙部分渗入,从而提供了良好的防污性,并且经曝光、显像处理露出的非图像部分的接触角,由于存在上述阳极氧化皮膜,而保持在20度以下,亲水性、斥油墨性优良,从而能有效地防止非图像部分被污染,获得高质量画面的成像。进而,将阳极氧化皮膜表面用酸或碱进行处理,能获得规定形状的微孔直径,并能进一步提高感度和亲水性。为了调整规定形状的微孔直径,也可与封孔处理组合进行。这利结构的支撑体,除了隔热性极好,能提高感度外,还能有效防止感光层中的染料,粘合剂等亲油成分产生残膜等,由于提高了亲水性,从而提高了防污性,等等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铝支撑体,在进行电化学粗面化处理时所用交替电流波形图的一例示意图形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平版印刷版原版的铝支撑体,在进行电化学粗面化处理时使用的,装有径向滚筒式压辊的装置简要结构图支撑体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支撑体,特征是在粗面化处理的铝基体上具有阳极氧化皮膜,该阳极氧化皮膜具有规定的低密度和/或规定的空隙率、和规定直径的微孔。即,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在粗面化处理的铝基体上形成阳极氧化皮膜,必须满足下述(i)或(ii)中至少一个条件(i)上述阳极氧化皮膜的密度为1000-3200kg/m3;或(ii)以下述式定义的空隙率为20-70%,上述阳极氧化皮膜露出表面的微孔直径在15nm以下,而且,显像处理后的非图像部分的接触角在20度以下空隙率(%)=×100其中,氧化皮膜密度(g/cm3)=每单位面积的氧化皮膜重量/氧化皮膜膜厚。铝基体作为形成支撑体基板的铝基体,是以尺寸稳定的铝为主成分的金属,即由铝或铝合金形成。本专利技术中称作铝基体的情况是,除了含有不可避免杂质的纯铝板外,还包括将铝作主要成分,含有微量其他元素的合金板,或铝(合金)形成叠层或蒸镀的塑料膜或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铝基体,还可以使用特公昭48-18327号中记载的在聚乙烯对酞酸酯膜上结合了铝片的复合体片等。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上述列举的由铝或铝合金形成的基板统称为铝基板。上述铝合金中所含的其他元素有硅、铁、锰、铜、镁、铬、锌、铋、镍、钛等,合金中其他元素的含量在10重量%以下,在本专利技术中最好是纯铝板,但完全纯的铝,就精炼技术是很难制造的,最好是含极少量的杂元素。适用作本专利技术基板的这种铝板,其组成不是特定的,可适当利用以前公知公用的铝板。本专利技术中所用铝基板的厚度约为0.1-0.6mm。这种厚度可根据印刷机的大小,印刷版的大小及使用者的要求适当变更。基板粗面化处理磨砂目处理将铝板进行磨砂目处理形成更好的形状。作为磨砂目处理方法,有特开昭56-28893号中公开的机械磨砂目,化学腐蚀、电解磨蚀等。进而可使用在盐酸或硝酸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磨砂目的电化学磨砂目法,及将铝表面用金属丝进行挂丝刷磨法、用研磨球和研磨剂将铝表面进行磨砂目的球磨法、用尼龙刷和研磨剂将铝表面进行磨砂目的刷磨法等机械的磨砂目法,上述磨砂目的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其中,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制作磨砂目表面的方法,是在盐酸或硝酸电解液中进行化学磨砂目的电化学方法,适宜的电流密度,阳极时的电量为50-400c/dm2。更具体讲,是在20-100℃的温度、时间1秒-30分钟,电流密度为100-400c/dm3的条件下,用直流或交流电进行。由于电化学的粗面化很容易付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版印刷版原版,其特征在于:粗面化铝基体上形成阳极氧化皮膜的支撑体上,设置利用红外线激光曝光可书写的记录层,满足下述条件:下述式定义的空隙率为20-70%,上述阳极氧化皮膜露出表面的微孔直径在15nm以下,而且,显像处理后非图像 部分的接触角在20度以下,空隙率(%)=[1-(氧化皮膜密度/3.98)]×100其中氧化皮膜密度(g/cm↑[3])=单位面积的氧化皮膜重量/氧化皮膜膜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田久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