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50235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其组成包括含羧基的有机性粘结剂(A)、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光起始剂(C)、有机溶剂(D)、颜料(E);其中含羧基的有机性粘结剂(A)以凝胶渗透色层分析法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为:分子量小于10,000者占全部有机性粘结剂的15~40重量%;分子量为10,000~45,000者占全部有机性粘结剂的55~80重量%;分子量大于45,000者占全部有机粘结剂的5~30重量%;而且,光起如剂(C)是至少一种选自苯乙酮系化合物(acetophenone)及至少一种选自二咪唑系化合物(biimidazole)。上述硬化膜强度佳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具有优异长期贮存稳定性及现像性且密著性、耐热性及耐溶剂性等性质方面均有改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藉光照射而聚合再以碱性溶液进行显像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详言之,即有关一种具有优异长期贮存稳定性及现像性,且密著性、耐热性及耐溶剂性等性质方面均有改善的硬化膜强度佳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一般而言,时下制作彩色滤光片的方法,基于制作成本及品质考虑,较常用的有染色法、印刷法、电著法及颜料分散法四种,彩色滤光片的制作是于玻璃基板上,将红、蓝、绿三原色的有机颜料,制作在每一个画素之内。由于颜料分散法所制作的彩色滤光片,具有高精密度及较佳的耐光性及耐热性,目前已成为彩色滤光片的制造主流。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的固体含量中,占10~60%的颜料,会对曝光时所使用的UV光源产生吸收、散射等效应,故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对UV光的透过率,远较半导体用的正型光阻剂为低,因此颜料分散型光阻剂必须采用高感度的光反应系统。而最具代表性的光反应系统则为丙烯酸系自由基聚合型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丙烯酸系自由基聚合型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为负型光阻剂,具有高感度、材料稳定性佳、设计多样性、低成本等优点,为目前最被广泛使用的材料。其成分包括多官能基单体、颜料、感光性起始剂、有机性粘结剂、溶剂及添加剂等。以往所使用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由于其分子量无法作良好分布控制,且没有选择适当的光起始剂,故无法兼顾其长期贮放的稳定性、涂膜的现像性、耐热性及耐溶剂性。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而锐意研究改进,进而提供一种所含有的有机性粘结性树脂具有特殊分子量分布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并配合特定的光起始剂,使对玻璃基板有良好的密著性、现像性、耐热性及耐溶剂性;且可兼顾其长期贮存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其组成包括含羧基的有机性粘结剂(A)、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光起始剂(C)、有机溶剂(D)、颜料(E);其中含羧基的有机性粘结剂(A)以凝胶渗透色层分析法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为分子量小于10,000者占全部有机性粘结剂的15~40重量%;分子量为10,000~45,000者占全部有机性粘结剂的55~80重量%;分子量大于45,000者占全部有机粘结剂的5~30重量%;而且,光起如剂(C)是至少一种选自苯乙酮系化合物(acetophenone)及至少一种选自二咪唑系化合物(biimidazole)。上述硬化膜强度佳的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具有优异长期贮存稳定性及现像性,且密著性、耐热性及耐溶剂性等性质方面均有改善。以下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各组成做一详细的说明。(一) 含羧基的有机性粘结剂(A)一般而言,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均会加入有机性粘结剂。其可赋予其长期贮存稳定性、密著性、涂布性、现像性、耐热性及耐溶剂性等优点。一般为了使感光性树脂组成物能溶解于碱性显像液中,常使用的配方为含羧基的丙烯酸系或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有机性粘结剂是含羧基的共聚物,尤指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羧基的乙烯性不饱和单体及可共聚合的乙烯性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上述含羧基的不饱和单体可举例如下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烯酸、α-氯丙烯酸、乙基丙烯酸及肉桂酸等的不饱和一元羧酸类;马来酸、马来酸酐、富马酸、衣康酸、衣康酸酐、柠康酸、柠康酸酐及中康酸等的不饱和二元羧酸(酐)类;三价以上的不饱和多价羧酸(酐)类等等。这些含羧基的乙烯性不饱和单体可单独或混合两种以上使用。又,前述其他可共聚合的乙烯性不饱和单体,可举有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等的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丙烯酸苯甲酯及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酰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等的不饱和羧酸酯类;丙烯酸氨乙酯、甲基丙烯酸氨乙酯、丙烯酸氨丙酯、甲基丙烯酸氨丙酯等的不饱合羧酸氨烷酯类;丙烯酸环氧丙基酯,甲基丙烯酸环氧丙基酯等的不饱和羧酸环氧丙基酯类;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安息香酸乙烯酯等的羧酸乙烯酯类;乙烯基甲醚、乙烯基乙醚、烯丙基环氧丙基醚、甲代烯丙基环氧丙基醚等的不饱和醚类;丙烯腈、甲基丙烯腈、α-氯丙烯腈、氰化亚乙烯等的氰化乙烯基化合物;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α-氯丙烯酰胺、N-羟乙基丙烯酰胺、N-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马来酰胺等的不饱和酰胺或不饱和酰亚胺类;1,3-丁二烯、异丙烯、氯丙烯等的脂肪族共轭二烯类;聚苯乙烯、聚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硅氯烷等在聚合物分子链末端具有单丙烯酰基或单甲基丙烯酰基的巨大单体类等。这些其他不饱和单体可单独或混合两种以上使用。前述的含羧基的共聚物是为①丙烯酸及/或甲基丙烯酸与②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2-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丙烯酸苯甲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苯乙烯、聚苯乙烯巨大单体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巨大单体所构成的组群中的至少一种其他不饱和单体的共聚物为佳。较佳含羧基的共聚物的具体例可举有丙烯酸/丙烯酸苯甲酯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苯甲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苯甲酯/聚乙烯巨大单体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苯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巨大单体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甲酯/聚乙烯巨大单体共聚物、丙烯酸/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巨大单体共聚物、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甲酯共聚物、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甲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甲酯/聚乙烯巨大单体共聚物、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巨大单体共聚物、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巨大单体共聚物、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巨大单体共聚物、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聚乙烯巨大单体共聚物、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甲基丙烯苯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巨大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丙烯酸苯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丙烯酸苯甲酯/聚乙烯巨大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丙烯酸苯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巨大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聚乙烯巨大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巨大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甲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甲酯/聚乙烯巨大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巨大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烯巨大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巨大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聚乙烯巨大单体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乙基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巨大单体共聚物等等。这些含羧基的共聚物中,特佳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甲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苯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感光性树脂组成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包括含羧基的有机性粘结剂(A)、含乙烯性不饱和基的化合物(B)、光起始剂(C)、有机溶剂(D)、颜料(E);其中含羧基的有机性粘结剂(A)以凝胶渗透色层分析法测得的分子量分布为:分子量小于10,000者占全部有机性粘结剂的15~40重量%;分子量为10,000~45,000者占全部有机性粘结剂的55~80重量%,分子量大于45,000者占全部有机性粘结剂的5~30重量%;而且,光起始剂(C)是至少一种选自苯乙酮系化合物及至少一种选自二咪唑系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贤盛培华
申请(专利权)人:奇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