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551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支撑腿,所述机箱正面的左侧栓接有控制器,所述机箱顶部的左侧栓接有送料座,所述机箱的内腔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机箱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机箱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夹持机构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模具进行快速夹持,从而对模具进行快速限位,防止模具在输送时发生偏移,从而无法快速输送至下一道工序,极大的降低了设备的工作效率,通过传送机构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将汽车零件加工模具进行快速输送,极大的缩减了汽车零件加工时所需的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作效率。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零件加工是构成汽车零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零件加工的产品,在汽车零件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模具技术对汽车零件进行加工,而输送模具需要输送设备,输送设备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它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除进行纯粹的物料输送外,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的要求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运输线,所以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
[0003]在汽车零件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模具从而对汽车零件进行加工,由于模具较为沉重,使用者通常利用输送设备对模具进行输送,然而传统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大多是无法对模具进行定位和快速输送,从而导致模具输送过程中发生偏离,进而导致模具无法快速输送到下一道工序,使用者不得不手动将模具矫正,手动矫正会耽误大量的时间,极大地降低了汽车零件加工的效率。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解决了传统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无法对模具进行定位,从而导致模具无法快速输送至下一道工序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支撑腿,所述机箱正面的左侧栓接有控制器,所述机箱顶部的左侧栓接有送料座,所述机箱的内腔设置有传送机构,所述机箱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机箱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机箱顶部背面的左侧栓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收卷筒,所述收卷筒的表面缠绕有绳索,所述绳索远离收卷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底部与机箱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安装箱的内腔设置有夹持机构。
[0007]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正反螺纹杆、螺纹套、移动板和夹持块,所述安装箱内腔背面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正反螺纹杆,所述正反螺纹杆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外圈嵌设于安装箱内腔正面的中心处,所述正反螺纹杆的正面和背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表面嵌设有移动板,所述安装箱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移动板相向一侧的底部贯穿第三通槽并栓接有夹持块。
[0008]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第一旋转轴、主动滚
筒、第二旋转轴、传动滚筒和承载托辊,所述机箱背面的左侧栓接有支撑箱,所述支撑箱内腔背面的底部栓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栓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的内腔栓接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正面贯穿机箱并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外圈嵌设于机箱内腔的正面,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背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且第三轴承的外圈嵌设于支撑箱内腔背面的顶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表面栓接有主动滚筒,所述机箱内腔正面和背面的右侧均嵌设有第四轴承,且第四轴承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表面栓接有传动滚筒,所述机箱内腔的正面和背面从左至右均依次通过第五轴承转动连接有承载托辊,所述主动滚筒、传动滚筒和承载托辊的表面均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内腔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滑轨条,所述滑轨条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底部通过支架与移动板的顶部栓接。
[0010]优选的,所述机箱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横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贯穿滑槽并与安装箱的底部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安装箱右侧正面和背面的中心处均栓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安装箱的一侧栓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机箱顶部右侧的正面和背面栓接,所述安装箱的顶部栓接有盖板。
[0012]优选的,所述送料座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挡板,所述送料座顶部的四周均转动连接有滚珠。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
[0015]1、本技术通过第一伺服电机、正反螺纹杆、螺纹套、移动板和夹持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模具进行快速夹持,从而对模具进行快速限位,防止模具在输送时发生偏移,从而无法快速输送至下一道工序,极大的降低了设备的工作效率,通过第二伺服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第一旋转轴、主动滚筒、第二旋转轴、传动滚筒和承载托辊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将汽车零件加工模具进行快速输送,极大的缩减了汽车零件加工时所需的时间,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0016]2、本技术通过第一伺服电机、正反螺纹杆、螺纹套、移动板和夹持块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加工用模具进行限位,防止模具在输送时发生偏移,通过第二伺服电机、主动轮、从动轮、第一旋转轴、主动滚筒、第二旋转轴、传动滚筒和承载托辊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模具进行快速输送,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通过滑轨条和滑轮的配合,便于使用者对移动板进行限位,防止夹持块旋转对模具造成磨损,通过滑块和滑槽的配合,辅助安装箱进行左右移动,同时便于使用者对安装箱进行限位,通过弹簧和固定板的配合,加快安装箱向右移动的速度,从而对模具进行快速传送,提高了整个装置的输送速度,极大的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通过盖板的配合,便于使用对安装箱内部的零件进行维护和更换,通过挡板的配合,防止模具在送料的过程中发生偏移从而掉落,通过滚珠的配合,加快了模具从送料座顶部下落的速度,缩短了模具输送到输送带的时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的结构局部剖视图;
[0019]图3为图1所示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的结构左视剖面图。
[0020]图中标号:1、机箱;2、送料座;3、夹持机构;31、第一伺服电机;32、正反螺纹杆;33、螺纹套;34、移动板;35、夹持块;4、传送机构;41、第二伺服电机;42、主动轮;43、从动轮;44、第一旋转轴;45、主动滚筒;46、第二旋转轴;47、传动滚筒;48、承载托辊;5、第一通槽;6、第二通槽;7、步进电机;8、收卷筒;9、绳索;10、安装箱;11、支撑箱;12、滑轨条;13、滑轮;14、滑块;15、滑槽;16、弹簧;17、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底部的四周均栓接有支撑腿,所述机箱(1)正面的左侧栓接有控制器,所述机箱(1)顶部的左侧栓接有送料座(2),所述机箱(1)的内腔设置有传送机构(4),所述机箱(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槽(5),所述机箱(1)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槽(6),所述机箱(1)顶部背面的左侧栓接有步进电机(7),所述步进电机(7)的输出轴栓接有收卷筒(8),所述收卷筒(8)的表面缠绕有绳索(9),所述绳索(9)远离收卷筒(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箱(10),所述安装箱(10)的底部与机箱(1)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安装箱(10)的内腔设置有夹持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第一伺服电机(31)、正反螺纹杆(32)、螺纹套(33)、移动板(34)和夹持块(35),所述安装箱(10)内腔背面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一伺服电机(3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1)的输出轴栓接有正反螺纹杆(32),所述正反螺纹杆(32)的正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且第一轴承的外圈嵌设于安装箱(10)内腔正面的中心处,所述正反螺纹杆(32)的正面和背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套(33),所述螺纹套(33)的表面嵌设有移动板(34),所述安装箱(10)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三通槽,所述移动板(34)相向一侧的底部贯穿第三通槽并栓接有夹持块(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零件加工模具移动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4)包括第二伺服电机(41)、主动轮(42)、从动轮(43)、第一旋转轴(44)、主动滚筒(45)、第二旋转轴(46)、传动滚筒(47)和承载托辊(48),所述机箱(1)背面的左侧栓接有支撑箱(11),所述支撑箱(11)内腔背面的底部栓接有第二伺服电机(41),所述第二伺服电机(41)的输出轴栓接有主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林汉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麦卡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