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漂浮型填充护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14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漂浮型填充护舷,包括主体碰垫和外部碰垫,所述主体碰垫由主体芯杠和主体加强耐磨层组成,主体芯杠的外侧套设有钢管,钢管的外侧套设有主体加强耐磨层,所述主体加强耐磨层与钢管之间填充有EVA发泡,所述主体芯杠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主体内法兰,主体内法兰上连接有主体外法兰;所述外部碰垫位于主体碰垫的外侧,外部碰垫由外部芯杠和外部加强耐磨层组成,外部芯杠与外部加强耐磨层之间填充有EVA泡沫,外部芯杠的两端连接有外部内法兰,外部内法兰上连接有多个外部外法兰,所述主体碰垫和外部碰垫之间通过链条连接,通过主体碰垫和外部碰垫的组合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大型船舶靠泊时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大型船舶靠泊时的需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满足大型船舶靠泊时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漂浮型填充护舷


[0001]本技术涉及护舷
,具体是涉及一种组合式漂浮型填充护舷。

技术介绍

[0002]护舷又称为船的护木,是码头或船舶边缘使用的一种弹性缓冲装置,有木制的、橡胶的,主要用以减缓船舶与码头或船舶之间在靠岸或系泊过程中的冲击力,减小或消除对船舶、码头的损坏。常规的漂浮护舷为长筒型,其为橡胶材料,通常在护舷的两侧配有吊挂链条,使用时长筒型漂浮护舷呈水平状态置于水中,随水浮动。
[0003]一些大型特殊船舶靠泊时需要大规格碰垫,单一的大规格碰垫体积庞大,成本高且运输不方便。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组合式飘浮型填充护舷,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漂浮型填充护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组合式漂浮型填充护舷,包括主体碰垫和外部碰垫,所述主体碰垫由主体芯杠和主体加强耐磨层组成,主体芯杠的外侧套设有钢管,钢管的外侧套设有主体加强耐磨层,所述主体加强耐磨层与钢管之间填充有EVA发泡,所述主体芯杠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主体内法兰,主体内法兰上连接有主体外法兰;多个所述外部碰垫位于主体碰垫的外侧,外部碰垫由外部芯杠和外部加强耐磨层组成,外部芯杠与外部加强耐磨层之间填充有EVA发泡,外部芯杠的两端连接有外部内法兰,外部内法兰上连接有外部外法兰,所述主体碰垫和外部碰垫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外部外法兰与外部外法兰之间亦通过链条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多个所述链条连接成网状,链条的交汇处通过卸扣连接,所述卸扣为美标锻造连接卸扣,链条外侧套设有橡胶管,所述主体外法兰上固定连接有承重钢圈,位于主体碰垫两端的链条与承重钢圈连接;多个外部碰垫的安装连接采用吊索式,并非简单的链条十字交叉连接,保证了整体网式的结构强度。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芯杠为316L不锈钢,主体芯杠的直径为500mm,所述钢管的外侧直径为800mm,主体芯杠和钢管的内部均填充有混凝土。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芯杠与钢管之间设置有内橡胶层,所述外部芯杠的外侧包覆有内橡胶层,内橡胶层的厚度为10mm,所述外部芯杠为316L不锈钢,外部芯杠的直径为126mm。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加强耐磨层和外部加强耐磨层均由加强层和外橡胶层组成,外橡胶层的厚度为5mm,外橡胶层包覆在加强层外侧。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内法兰与主体外法兰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外部内法兰与外部外法兰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主体外法兰与外部外法兰上
均设置有法兰把手。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碰垫的长度为8000mm,外部碰垫的长度为3000mm,本技术的直径为6000mm,所述主体外法兰、主体内法兰、外部内法兰、外部外法兰以及链条的材质为316L不锈钢。
[0014]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通过主体碰垫和外部碰垫的组合设置,本技术能够满足大型船舶靠泊时的需求;本技术以钢质法兰主导加固,以链条为辅助链接捆绑的方式,可任意调节尺寸,可灵活拆卸,且不受运输限制,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组合式漂浮型填充护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一种组合式漂浮型填充护舷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一种组合式漂浮型填充护舷中链条连接关系图。
[0019]图4为一种组合式漂浮型填充护舷中加强耐磨层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5为主体内法兰和主体外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外部内法兰和外部外法兰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主体碰垫、2-外部碰垫、11-主体加强耐磨层、12-内橡胶层、13-主体芯杠、14-主体内法兰、17-主体外法兰、5-EVA发泡、30-钢管、31-外橡胶层、32-加强层、33-法兰把手、21-外部加强耐磨层、23-外部芯杠、24-外部内法兰、27-外部外法兰、40-卸扣、9-链条、50-承重钢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实施例1
[0026]参见图1至图6,一种组合式漂浮型填充护舷,包括主体碰垫1和外部碰垫2,所述主体碰垫1由主体芯杠13和主体加强耐磨层11组成,主体芯杠13的外侧套设有钢管30,钢管30的外侧套设有主体加强耐磨层11,所述主体加强耐磨层11与钢管30之间填充有EVA发泡5,所述主体芯杠1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主体内法兰14,主体内法兰14上连接有主体外法兰17;多个所述外部碰垫2位于主体碰垫1的外侧,外部碰垫2由外部芯杠23和外部加强耐磨层21组成,外部芯杠23与外部加强耐磨层21之间填充有EVA发泡5,外部芯杠23的两端连接有外部内法兰24,外部内法兰24上连接有外部外法兰27,所述主体碰垫1和外部碰垫2之间通过链条9连接,外部外法兰27与外部外法兰27之间亦通过链条9连接。
[0027]多个所述链条9连接成网状,链条9的交汇处通过卸扣40连接,链条9外侧套设有橡
胶管,所述主体外法兰17上固定连接有承重钢圈50,位于主体碰垫1两端的链条9与承重钢圈50连接;多个外部碰垫2的安装连接采用吊索式,并非简单的链条十字交叉连接,保证了整体网式的结构强度。
[0028]所述主体芯杠13为316L不锈钢,主体芯杠13的直径为500mm,所述钢管30的外侧直径为800mm,主体芯杠13和钢管30的内部均填充有混凝土。
[0029]所述主体芯杠13与钢管30之间设置有内橡胶层12,所述外部芯杠23的外侧包覆有内橡胶层12,所述外部芯杠23为316L不锈钢,外部芯杠23的直径为126mm。
[0030]所述主体加强耐磨层11和外部加强耐磨层21均由加强层32和外橡胶层31组成,外橡胶层31的厚度为5mm,外橡胶层31包覆在加强层32外侧。
[0031]所述主体内法兰14与主体外法兰17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外部内法兰24与外部外法兰27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主体外法兰17与外部外法兰27上均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漂浮型填充护舷,包括主体碰垫(1)和外部碰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碰垫(1)由主体芯杠(13)和主体加强耐磨层(11)组成,主体芯杠(13)的外侧套设有钢管(30),钢管(30)的外侧套设有主体加强耐磨层(11),所述主体加强耐磨层(11)与钢管(30)之间填充有EVA发泡(5),所述主体芯杠(1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主体内法兰(14),主体内法兰(14)上连接有主体外法兰(17);多个所述外部碰垫(2)位于主体碰垫(1)的外侧,外部碰垫(2)由外部芯杠(23)和外部加强耐磨层(21)组成,外部芯杠(23)与外部加强耐磨层(21)之间填充有EVA发泡(5),外部芯杠(23)的两端连接有外部内法兰(24),外部内法兰(24)上连接有外部外法兰(27),所述主体碰垫(1)和外部碰垫(2)之间通过链条(9)连接,外部外法兰(27)与外部外法兰(27)之间亦通过链条(9)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漂浮型填充护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链条(9)连接成网状,链条(9)的交汇处通过卸扣(40)连接,所述卸扣(40)为美标锻造连接卸扣,链条(9)外侧套设有橡胶管,所述主体外法兰(17)上固定连接有承重钢圈(50),位于主体碰垫(1)两端的链条(9)与承重钢圈(5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漂浮型填充护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芯杠(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长恒固特船舶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