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协助拍摄系统及其协助拍摄机器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305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协助拍摄系统及其协助拍摄机器人,协助拍摄系统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模块,用于负责中央控制及数据计算;摄影拍摄模块,用于获取图像信息以制作视频短片和/或图片;跟随拍摄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行走信息以便中央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行走信息控制机器人跟随行走;补光控制模块,用于补偿拍摄所需的光;自动行走小车,用于实现系统的自动行走;网络通讯模块,用于实现网络数据传输;所述摄影拍摄模块、跟随拍摄模块、补光控制模块、自动行走小车和网络通讯模块分别连接中央控制模块。本系统将补光、跟焦、跟随和行走等功能整合一起,从而达到协助拍摄的目的,以便用户轻松完成拍摄,且拍摄质量好。且拍摄质量好。且拍摄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协助拍摄系统及其协助拍摄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机器人,具体是一种协助拍摄系统及其协助拍摄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现时网络视频开始普及化,拍摄制作短片除为了消闲娱乐外,更成为了部分人群的职业(包括近期新兴的网络主播、网络带货等职业)。在智能手机普及应用的今天,拍摄制作短片等操作已经不需要专业的拍摄团队,通过对智能手机的应用即可完成短片的拍摄和后期处理,并可直接上传到网络上分享;实际拍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需要用户独自完成短片的拍摄,对于一些高端用户,他们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拍摄效果往往需要配备大量相关拍摄器具,如:补光灯、避震云台,自拍伸缩杆等,不同的功能需要由不同的拍摄器具实现;实际使用中,同时控制大量拍摄器具具有一定难度,对于简单的定点拍摄,一个人尚且可以勉强应付完成,但对于不定点(需要随意走动)拍摄,且拍摄过程中双手不能同时腾空操作拍摄器具,此时就需要第三方协助拍摄,所以现有的拍摄方式难以实现单独行走拍摄,而且拍摄过程中,往往需要用户迁就拍摄角度,导致限制了用户的发挥。可见,市场对于能够独自操控、便于自我拍摄的系统需求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协助拍摄系统及其协助拍摄机器人,本系统将补光、跟焦、跟随和行走等功能整合一起,从而达到协助拍摄的目的,以便用户轻松完成拍摄,且拍摄质量好。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协助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中央控制模块,用于负责中央控制及数据计算;中央控制模块上装载有一种以上网络交互平台;
[0007]摄影拍摄模块,用于获取图像信息以制作视频短片和/或图片,用户通过手势和/或按键方式向中央控制模块输入相应指令以控制摄影拍摄模块;
[0008]跟随拍摄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行走信息以便中央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行走信息控制机器人跟随行走;
[0009]补光控制模块,用于补偿拍摄所需的光,用户通过手势和/或按键方式向中央控制模块输入相应指令以控制补光控制模块;所述补光控制模块包括一块以上投光角度和/或光强度可调的补光灯板;
[0010]自动行走小车,用于实现系统的自动行走;
[0011]网络通讯模块,用于实现网络数据传输;
[0012]所述摄影拍摄模块、跟随拍摄模块、补光控制模块、自动行走小车和网络通讯模块分别连接中央控制模块。
[0013]本系统还包括用于向中央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和接收中央控制模块反馈信息的遥控模块;所述遥控模块通过网络通讯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沟通互联;所述遥控模块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PC和遥控器。
[0014]一种协助拍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协助拍摄系统、以及机器人壳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和/或网络通讯模块设置于机器人壳体内腔;所述摄影拍摄模块和/或一块以上补光灯板设置于机器人壳体顶部;所述跟随拍摄模块设置于自动行走小车上;所述自动行走小车设置于机器人壳体底部。
[0015]所述机器人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投光角度的投光调节机构;所述投光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固定框架、以及用于上下调节投光角度的上下调节组件和用于翻转调节投光角度的翻转调节组件,上下调节组件设置于调节固定框架上,翻转调节组件设置于上下调节组件上,补光灯板设置于翻转调节组件上。
[0016]所述上下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电机、灯板支架、主动连杆和从动连杆;所述第一调节电机设置于调节固定框架上;所述主动连杆一端连接第一调节电机的电机轴且相对调节固定框架可转动、另一端转动连接灯板支架;所述从动连杆一端转动连接调节固定框架、另一端转动连接灯板支架;所述翻转调节组件设置于灯板支架上。
[0017]所述上下调节组件还包括设置于调节固定框架上的第一限位开关和/或第二限位开关,第一限位开关和/或第二限位开关连接中央控制模块;当所述补光灯板下调至设定的极限位置时,灯板支架、主动连杆或从动连杆触碰第一限位开关;当所述补光灯板上调至设定的极限位置时,灯板支架、主动连杆或从动连杆触碰第二限位开关。
[0018]所述翻转调节组件包括第二调节电机和翻转支架;所述第二调节电机设置于上下调节组件上;所述补光灯板设置于翻转支架上,并通过翻转支架连接第二调节电机的电机轴。
[0019]所述翻转调节组件还包括设置于上下调节组件上的第三限位开关和/或第四限位开关,第三限位开关和/或第四限位开关连接中央控制模块;所述翻转支架上设置有随翻转支架转动的限位拨片;当所述补光灯板向左翻转至设定的极限位置时,限位拨片触碰第三限位开关;当所述补光灯板向右翻转至设定的极限位置时,限位拨片触碰第四限位开关。
[0020]所述机器人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输入控制指令及显示相关信息的操控模块,操控模块连接中央控制模块。
[0021]所述机器人壳体内腔设置有依次连接的供电模块、逆变器和充电模块,供电模块连接中央控制模块;所述机器人壳体上外露式设置有电量显示器和/或驱动开关和/或电源开关,所述电量显示器和/或驱动开关和/或电源开关连接中央控制模块。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本协助拍摄系统具有补光功能、跟焦功能、跟随功能、行走功能等,以便于用户独立的完成定点式或行走式自我拍摄;本系统可应用于网络主播、网络带货、网络演说、网络会议、网络教学等场合,特别适合人数较少的拍摄团队或单独一个人的拍摄,操控方便,拍摄效果好,节省很多后期制作以及剪接工作,而且由于用户双手得到解放,所以可以腾出双手做出相关手势/动作,使拍摄效果更加出众,特别是对于演说者和教学员;本机器人体积小,占用平面空间小,有利于进入狭窄的通道和空间,进而可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其中,补光灯板的投光角度和/或光强度可调,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补光照射和根据环境所需调节光
亮度,保证跟拍过程中获得最佳的补光效果,降低拍摄过程中环境光变化对拍摄效果造成的影响,保证拍摄效果;跟焦和跟随功能分别通过相应的摄像头实现,通过采集用户的位置信息实现跟焦和跟随,确保设定的人体部位和/或物件保持在片屏幕固定位置显示,且可确保机器人准确的跟随用户行走;行走功能则由机器人底部的AGV小车实现,系统根据指令控制AGV小车,进而达到行走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协助拍摄系统的架构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补光灯板的工作模式参数表格。
[0026]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协助拍摄机器人的爆炸图。
[0027]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协助拍摄机器人的主视图。
[0028]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协助拍摄机器人的左视图。
[0029]图6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补光灯板与投光调节机构组合的主视图。
[0030]图7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补光灯板与投光调节机构组合的左视图。
[0031]图8为图6中H-H方向的剖视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协助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模块,用于负责中央控制及数据计算;中央控制模块上装载有一种以上网络交互平台;摄影拍摄模块(12),用于获取图像信息以制作视频短片和/或图片,用户通过手势和/或按键方式向中央控制模块输入相应指令以控制摄影拍摄模块(12);跟随拍摄模块(2),用于获取用户的行走信息以便中央控制模块根据所述行走信息控制机器人跟随行走;补光控制模块,用于补偿拍摄所需的光,用户通过手势和/或按键方式向中央控制模块输入相应指令以控制补光控制模块;所述补光控制模块包括一块以上投光角度和/或光强度可调的补光灯板(22);自动行走小车(1),用于实现系统的自动行走;网络通讯模块,用于实现网络数据传输;所述摄影拍摄模块(12)、跟随拍摄模块(2)、补光控制模块、自动行走小车(1)和网络通讯模块分别连接中央控制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协助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中央控制模块发送控制指令和接收中央控制模块反馈信息的遥控模块;所述遥控模块通过网络通讯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沟通互联;所述遥控模块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PC和遥控器。3.一种协助拍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协助拍摄系统、以及机器人壳体;所述中央控制模块和/或网络通讯模块设置于机器人壳体内腔;所述摄影拍摄模块(12)和/或一块以上补光灯板(22)设置于机器人壳体顶部;所述自动行走小车(1)设置于机器人壳体底部;所述跟随拍摄模块(2)设置于自动行走小车(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协助拍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投光角度的投光调节机构(10),所述投光调节机构(10)包括调节固定框架、以及用于上下调节投光角度的上下调节组件和用于翻转调节投光角度的翻转调节组件,上下调节组件设置于调节固定框架上,翻转调节组件设置于上下调节组件上,补光灯板(22)设置于翻转调节组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协助拍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电机(1006)、灯板支架(1004)、主动连杆(1003)和从动连杆(1002);所述第一调节电机(1006)设置于调节固定框架上;所述主动连杆(1003)一端连接第一调节电机(1006)的电机轴且相对调节固定框架可转动、另一端转动连接灯板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骞誉
申请(专利权)人:路邦数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