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氏烷型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72244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莲花氏烷型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涉及5个莲花氏烷型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下:R1、R2、R3、R4为氢、C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莲花氏烷型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涉及莲花氏烷型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涉及5个莲花氏烷型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千金藤(Stephania japonica(Thunb.)Miers)为防己科(Menispermaceae)千金藤属(Stephania)植物,又名公老鼠藤、无膏药、小青藤、野桃草等,常见于我国四川、湖北、湖南、及江浙一带。味苦性寒,有祛风活络、利尿消肿等功效。
[0003]近年来,对千金藤中生物碱的结构和生物活性报道相对较少。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从千金藤中分离鉴定的5个新生物碱的结构、制备方法及其在开发抗肿瘤、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中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系列莲花氏烷型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新的医药用途。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莲花氏烷类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异构体或溶剂化物,其具有如下结构:
[0006][0007]R1、R2为氢、C1-C4烷基、肉桂酰基、3,4-二甲氧基苯甲酰基;
[0008][0009]R3、R4为氢、C1-C4烷基、肉桂酰基、3,4-二甲氧基苯甲酰基;
[0010]本专利技术优选如下5个具体化合物
[0011][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莲花氏烷型生物碱1,2,3,4和5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3](1)千金藤(Stephania japonica(Thunb.)Miers)用乙醇/甲醇经过冷浸或回流提取,回收提取液得粗提物;
[0014](2)步骤(1)所得乙醇粗提物经水溶解后,用有机溶剂萃取,所述有机溶剂为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
[0015](3)步骤(2)所得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法分离,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溶剂、氯仿和丙酮混合溶剂、二氯甲烷和丙酮混合溶剂、氯仿和甲醇混合溶剂、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剂梯度洗脱;
[0016](4)上述步骤(3)中所得100:1~100:25流分经ODS色谱分离,以甲醇和水混合溶剂、或乙腈和水混合溶剂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0017](5)上述步骤(4)中所得甲醇和水1:9~9:1、乙腈和水1:9~8:2流分经制备型HPLC-UV色谱进一步分离,以甲醇和水混合溶剂4:6~8:2,或乙腈和水混合溶剂2:8~6:4为流动相洗脱,得到生物碱1,2,3,4和5。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莲花氏烷型生物碱类化合物1,2,3,4和5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提取方法为冷浸或热回流法提取3-6次,每次24h,所用溶剂为:50%~100%的乙醇或甲醇,优选为70%~95%。药材:溶剂重量体积比为1:5~1:15g/mL,优选1:8~1:12g/mL。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莲花氏烷型生物碱类化合物1,2,3,4和5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有机溶剂萃取法,采用水溶解粗提物,按照体积比1:1,分别使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3-6次,减压回收以上有机溶剂。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的莲花氏烷型生物碱1,2,3,4和5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洗脱溶剂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例为100:10~1:1,优选10:1~10:5;二氯甲烷和丙酮混合溶剂、氯仿和丙酮混合溶剂、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剂、或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例为100:0~100:15,优选100:3~100:8。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莲花氏烷型生物碱1,2,3,4和5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所述甲醇和水混合溶剂体积比为1:9~9:1,优选3:7~8:2;乙腈和水混合溶剂的体积比例为1:9~8:2,
优选1:9~6:4。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莲花氏烷型生物碱1,2,3,4和5的制备方法,步骤(5)中所述流动相甲醇和水混合溶剂的比例为4:6~8:2,优选5:5~8:2;乙腈和水混合溶剂的比例为2:8~6:4,优选2:8~5:5。
[0023]本专利技术以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模型,对制备得到的新莲花氏烷型生物碱类化合物1,2,3,4和5的抗神经炎症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1,2,3和4能够显著抑制LPS诱导的BV-2小胶质细胞释放NO。
[0024]本专利技术评价了制备得到的新生物碱1,2,3,4和5的抗肺癌活性。结果显示,这些化合物在不影响肺癌细胞A549存活率的情况下,表现出一定的抑制A549细胞生长的作用,从而对肺癌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制备的新生物碱可在开发抗肺癌药物方面应用。
[0025]本专利技术评价了制备得到的新生物碱1,2,3,4和5的抗肝癌活性。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新生物碱在不影响肝癌细胞HepG2存活率的情况下,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从而对肝癌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制备的新生物碱可在开发抗肝癌药物方面应用。
[0026]本专利技术首次提供了以千金藤全株为原料,制备、鉴定的5个莲花氏烷型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并系统评价了其在制备预防或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药物中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的实施例将对本专利技术予以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8]实施例1
[0029](1)千金藤1kg用75%乙醇冷浸3次,每次24h(每次用量:12L),减压回收提取液得粗提物;
[0030](2)步骤(1)所得乙醇提取物经水溶解,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提取液与萃取溶剂的体积比为1:1,每种溶剂萃取5次,得到萃取物;
[0031](3)步骤(2)所得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法分离,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100:3,100:7,100:10,100:15,100:20洗脱;
[0032](4)上述步骤(3)中所得100:7~100:15流分经ODS色谱分离,以甲醇/水1:9,3:7,5:5,7:3,9:1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0033](5)上述步骤(4)中所得甲醇:水(3:7~9:1)流分经HPLC-UV色谱分离,210nm检测,流速为4mL/min,以甲醇:水(63:37)为流动相洗脱得到化合物1(t
R
=18.2min),2(t
R
=25.0min),3(t
R
=29.9min),4(t
R
=32.0min)和5(t
R
=40.4min)(收率各为0.00006%)。
[0034]根据新莲花氏烷型生物碱1,2,3,4和5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了其结构。
[0035]莲花氏烷型生物碱1的结构鉴定数据如下:
[0036]无色结晶(CH3OH),改良碘化铋钾反应阳性,27.8(c 0.1,CH3O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异构体或溶剂化物,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通式:R1、R2、R3、R4为氢、C1-C4烷基、肉桂酰基、3,4-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异构体或溶剂化物,其特征在于,其为以下结构中的一个或几个: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千金藤(Stephania japonica(Thunb.)Miers)用乙醇或甲醇冷浸或回流提取,回收提取液得粗提物;(2)步骤(1)所得乙醇粗提物经水溶解后,用有机溶剂萃取,所述有机溶剂为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萃取物;(3)步骤(2)所得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法分离,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混合溶剂、石油醚和丙酮混合溶剂、氯仿和丙酮混合溶剂、二氯甲烷和丙酮混合溶剂、氯仿和甲醇混合溶剂或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剂梯度洗脱;(4)上述步骤(3)中所得流分经ODS色谱分离,以甲醇和水混合溶剂、或乙腈和水混合溶剂为流动相梯度洗脱;(5)上述步骤(4)中所得甲醇和水3:7~9:1或乙腈和水3:7~8:2流分经制备型HPLC色谱进一步分离,以甲醇和水混合溶剂,或乙腈和水混合溶剂为流动相洗脱,得到生物碱1,2,3,4和5。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提取方法为冷浸或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