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商用车线控底盘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376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5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型商用车线控底盘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与转向节臂连接的转向拉杆组件,所述转向拉杆组件的长度可调节,转向拉杆组件包括转向内拉杆、与所述转向节臂转动连接的转向外拉杆以及与转向内拉杆和转向外拉杆为螺纹连接的拉杆连接管,转向内拉杆和转向外拉杆具有外螺纹且转向内拉杆和转向外拉杆上的外螺纹的旋向相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大型商用车线控底盘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转向拉杆组件的长度可调节,转向拉杆组件的长度调节效率高,方便与转向节臂的装配,以适配方向盘中位在左右极限行程的中点位置。在左右极限行程的中点位置。在左右极限行程的中点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商用车线控底盘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转向系统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型商用车线控底盘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城市公交和公路客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客车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是车辆实现助力转向的执行单元,同时也是实现车辆完全自动驾驶和高级驾驶辅助功能的转向执行机构。
[0003]现有的客车转向系统基本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或者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这两种转向系统油路布置与安装困难,后期维护成本高,因为需要使用液压油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另外这两种液压转向系统无法完全满足辅助驾驶或自动驾驶的转向功能需求。
[0004]而且现有的客车转向系统的转向外拉杆的长度为固定尺寸,在与转向节臂装配时不便于调整,影响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型商用车线控底盘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目的是方便装配并提供搭载于转向管柱与转向节臂之间更高集成度和更少零件的转向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大型商用车线控底盘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与转向节臂连接的转向拉杆组件,所述转向拉杆组件的长度可调节,转向拉杆组件包括转向内拉杆、与所述转向节臂转动连接的转向外拉杆以及与转向内拉杆和转向外拉杆为螺纹连接的拉杆连接管,转向内拉杆和转向外拉杆具有外螺纹且转向内拉杆和转向外拉杆上的外螺纹的旋向相反。
[0007]所述转向内拉杆上的外螺纹为左旋外螺纹,所述拉杆连接管的一端设置左旋内螺纹;所述转向外拉杆上的外螺纹为右旋外螺纹,拉杆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右旋内螺纹。
[0008]所述的大型商用车线控底盘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还包括输入轴、助力电机、与输入轴连接的转向大齿轮、与转向大齿轮啮合的转向小齿轮、与助力电机连接的助力小齿轮、与助力小齿轮啮合且与转向小齿轮同轴连接的助力大齿轮和与助力大齿轮连接且与所述转向内拉杆连接的滚珠丝杠机构和与滚珠丝杠机构连接。
[0009]所述的大型商用车线控底盘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还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助力电机设置于壳体组件上,所述滚珠丝杠机构、转向大齿轮、转向小齿轮、助力小齿轮和助力大齿轮位于壳体组件的内部。
[0010]所述滚珠丝杠机构包括与所述转向大齿轮连接的丝杠、与丝杠相配合的螺母、与螺母连接的伸缩杆和对螺母进行导向的导向杆,伸缩杆通过关节轴承与所述转向内拉杆连接。
[0011]所述导向杆设置两个,所述螺母上设置有两个无油轴套,各个导向杆分别穿过一
个无油轴套。
[0012]所述关节轴承包括与所述伸缩杆连接的连接杆、与连接杆连接的球形外圈、设置于球形外圈的中心孔中的球形内圈、设置于球形内圈相对两端的垫圈和设置于球形外圈与所述转向内拉杆之间的防尘罩,转向内拉杆通过螺栓与球形内圈连接,螺栓穿过垫圈和球形内圈。
[0013]所述转向内拉杆具有容纳所述关节轴承的容置槽,该容置槽为U形槽,所述防尘罩设置两个,所述球形外圈位于两个防尘罩之间且两个防尘罩分别与容置槽的两个相对内壁面相接触。
[0014]本专利技术的大型商用车线控底盘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转向拉杆组件的长度可调节,转向拉杆组件的长度调节效率高,方便与转向节臂的装配,以适配方向盘中位在左右极限行程的中点位置;而且可以实现转向系统电动化,便于客车实现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功能。
附图说明
[0015]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大型商用车线控底盘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大型商用车线控底盘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客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转向拉杆组件的剖视图;
[0020]图5是螺母与导向杆的配合示意图;
[0021]图6是减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关节轴承的剖视图;
[0023]图8是客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右转方向盘时的动作原理图;
[0024]图9是客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左转方向盘时的动作原理图;
[0025]图中标记为:1、方向盘;2、转向管柱;3、转向传动轴;4、电子控制单元;5、客车用电动转向助力装置;501、助力电机;502、伸缩杆;503、转向外拉杆;504、转向大齿轮;505、转向小齿轮;506、助力小齿轮;507、助力大齿轮;508、第一壳体;509、第二壳体;510、壳体连接管;511、丝杠;512、螺母;513、无油轴套;514、导向杆;515、连接杆;516、球形外圈;517、球形内圈;518、垫圈;519、防尘罩;520、螺栓;521、锁紧螺母;522、输入轴;523、转向内拉杆;524、拉杆连接管;6、转向节臂;7、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0028]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商用车线控底盘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与转向节臂6连接的转向拉杆组件,转向拉杆组件的长度可调节,转向拉杆组件包括转
向内拉杆523、与转向节臂6转动连接的转向外拉杆503以及与转向内拉杆523和转向外拉杆503为螺纹连接的拉杆连接管524,转向内拉杆523和转向外拉杆503具有外螺纹且转向内拉杆523和转向外拉杆503上的外螺纹的旋向相反。
[0029]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拉杆连接管524为两端开口且内部中空的结构,转向内拉杆523的一端设置外螺纹且转向内拉杆523的该端插入拉杆连接管524的内部,转向内拉杆523上的外螺纹为左旋外螺纹,拉杆连接管524的一端设置左旋内螺纹,拉杆连接管524内的左旋内螺纹与转向内拉杆523上的外螺纹啮合;转向外拉杆503的一端设置外螺纹且转向外拉杆503的该端插入拉杆连接管524的内部,转向外拉杆503的另一端与转向节臂6转动连接,转向外拉杆503上的外螺纹为右旋外螺纹,拉杆连接管524的另一端设置右旋内螺纹,拉杆连接管524内的右旋内螺纹与转向外拉杆503上的外螺纹啮合,拉杆连接管524的两端设置的内螺纹的旋向相反。拉杆连接管524在转动过程中,两端的转向外拉杆503和转向内拉杆523能够相向移动或者相背离移动,以达到调节转向拉杆组件的长度的目的。采用螺纹旋转调节的方式,具有调节准确度好、精确高和调节方便的优点。
[0030]因此,转向拉杆组件的长度方向尺寸调整,是由拉杆连接管524的旋转运动完成。由于拉杆连接管524上的左右旋内螺纹的设置,长度调整时效率高(转向内拉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商用车线控底盘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与转向节臂连接的转向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拉杆组件的长度可调节,转向拉杆组件包括转向内拉杆、与所述转向节臂转动连接的转向外拉杆以及与转向内拉杆和转向外拉杆为螺纹连接的拉杆连接管,转向内拉杆和转向外拉杆具有外螺纹且转向内拉杆和转向外拉杆上的外螺纹的旋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商用车线控底盘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内拉杆上的外螺纹为左旋外螺纹,所述拉杆连接管的一端设置左旋内螺纹;所述转向外拉杆上的外螺纹为右旋外螺纹,拉杆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右旋内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型商用车线控底盘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轴、助力电机、与输入轴连接的转向大齿轮、与转向大齿轮啮合的转向小齿轮、与助力电机连接的助力小齿轮、与助力小齿轮啮合且与转向小齿轮同轴连接的助力大齿轮和与助力大齿轮连接且与所述转向内拉杆连接的滚珠丝杠机构和与滚珠丝杠机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商用车线控底盘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助力电机设置于壳体组件上,所述滚珠丝杠机构、转向大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李连祥钟玲玲袁鲁平向坤陈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德孚转向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